书城管理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
11518100000046

第46章 关注“自负指数”

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我们要谨记传统智慧,老子的八字真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诀窍是什么?我称它为“自负指数”,那是一套衡量检讨自我意识、态度和行为的简单心法。我常常问自己,我有否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我有否缺乏预视问题、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周详计划?

我深信“谦虚的心是知识之源”,是通往成长、启悟、责任和快乐之路。在卓越与自负之间,智者会亲前者而远后者。背道而驰的结果,可能是一生净成就得之极少,而懊悔却巨大,成为你发挥最佳潜能的障碍,减弱你主控人生处境的能力。在现今无限可能的计算机时代,大家对“重新启动”按钮相当熟悉。然而,在生命这场永无休止的竞争过程中,我们未必有很多“重新启动”的机会,我相信,给你这个机会,也没有人期望过着一个不断要“重新启动”的人生。

——摘自《自负指数》

背景分析

2008年6月26日,李嘉诚在汕头大学发表了这样一场演讲,过程中,他不仅提到了“骄傲自大”这个人们口中常见的话题,而且还讲到了“自负指数”这样的新鲜词汇:“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诀窍是什么?我称它为‘自负指数’,那是一套衡量检讨自我意识、态度和行为的简单心法。”

关于自负指数的计算方式,李嘉诚着重强调了4个方面,它们分别是:第一,常询问自己是否骄傲自大;第二,反问自己是否没有接受逆耳的忠言;第三,是否没有为自己的言行埋单;第四,预见、解决事情的周详计划。如果实际的行为与这4条中的任何一条发生冲突,都要为“自负指数”增加数值。“自负指数”越高,那么骄傲自大的程度越离谱;反之,则做到了谦虚恭顺。

“自负指数”并不是李嘉诚随口说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也是他自己平日经常用来调节内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坚持,李嘉诚获得了一个平和的处世心态。下面我们就对衡量“自负指数”的4个因素来一一加以说明。

李嘉诚认为,为了避免骄傲自大这一情况的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谦逊的态度,而李嘉诚给予谦虚的褒扬足以说明他以谦虚为美德的正确认知:“我深信‘谦虚的心是知识之源’,在现今无限可能的电脑时代,大家对‘重新启动’按钮相当熟悉。然而,纵观生命的全程,我们不见得会有很多‘重新启动’的机会,而且即使给你这个机会,也没有人期望过着一个不断要‘重新启动’的人生。”

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人也往往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这也是常人内心的一项弱点,每个人总是习惯性地喜欢听人说好话,会说甜言蜜语的人很容易讨得别人的喜欢。不过,那些真正拥有智慧的高手都是喝得下苦口良药的人,也是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讳疾忌医只会让轻微的病情变得愈加严重,但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恢复健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还在发展事业时期的李嘉诚就是因为听取了很多逆耳的忠言,他的企业才逐渐强大起来。

看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稳重,能否为自己的言行埋单便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在思想成熟的人眼中,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本身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自负指数”这项指标能够鞭策当事人在言行上始终保持谨慎,让人保持一种克制的状态,用理性的状态去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说前面的3种因素都是位于人生智慧之列的话,那么“预见与解决问题的详细计划”这一项就是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能力的培养经过需要时间与事件的历练,除了先天所具备的才智以外,后天的努力也是培养事务预见、解决能力的途径,而且是主要途径。一份全面详细的计划无疑是为能力的提高添加筹码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充满了忙乱与恐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安心理,他们不断地浮夸自我的能力,走向自负,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然而,“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庄子的话语似乎向我们说明:虽然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人有三六九等之分,但这些因素都不是造成内心慌乱的真正原因,美德的缺失才是让内心世界失去平衡的真正凶手。而李嘉诚正是通过计算“自负指数”来维持他内心世界的平衡。

在李嘉诚的自负指数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个人自身的修养永远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自负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但过度自负一定是自遗其咎。纵使你真的满腹才学,也可能会因为盲目的自负而断送。

拓展透析

事实上,自负指数不仅仅可以用来自省,还可以用于发掘员工的潜能。

为了给新东方团队吸纳到优秀的人才,俞敏洪秉承着他一贯的用人观点:人才不问年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人才,新东方都欢迎。

基于俞敏洪大胆用人,既敢选也敢用的特点,新东方的用人策略可以用“只要符合条件,什么人都敢用”来加以概括。因此,俞敏洪手下不仅有一群桀骜不驯的海归,他还起用了一批自己找上门来的奇人、怪人、牛人。罗永浩便是其中之一。

罗永浩能当上老师很出乎人的意料,因为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初中时严重偏科、逃学,高三没读完,就退学做生意了。他做生意也是小打小闹,后来无意中听说了新东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探了解,他认为新东方的老师也不怎样,自己也能讲,而且比他们讲得更好。2000年12月,骄傲的罗永浩给俞敏洪写了一封长信,自信满满地介绍自己的“优点”,用很长篇幅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历数新东方老师的种种不足。可以说,当时的罗永浩,是一个十足自负的人。

面对连高中都没毕业的狂妄后生,俞敏洪本可以不加理会,但是,老俞看出了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无风不起浪,敢于自荐,至少说明某些方面出众。至于是不是哗众取宠,一试便知。基于这一点,他给了罗永浩3次试讲机会。

第一次试讲是在新东方四楼会议室,结果罗永浩太紧张,讲砸了,学员们评论说:“这个人没有幽默感。”罗永浩非常沮丧:“我快30岁了,第一次被人说没有幽默感。”俞敏洪安慰他:“你要表现。你回去再准备一下,等消息。”第二次试讲安排在俞敏洪的办公室,给敏洪一个人讲。这次,罗永浩又讲砸了。俞敏洪安慰他:“你再去准备一下,寒假班结束后再来见我。”

一个月后,罗永浩第三次试讲,内容是GRE填空,这次大获成功,好几个满分!罗永浩进入新东方后也不负厚望,确实“整”出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教育方式,证明了当初俞敏洪起用他确实是“慧眼识珠”。

很多企业管理者面对过于自负的员工时,一般采取的措施都是给予这些员工硬性打压,或者干脆不待见。实际上,如何应对自负的员工,也是对企业管理者自负指数的一种考验。有些企业管理者以管理人的身份自居,认为员工不应该在自己的面前太跳脱,这其实也是管理人自负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以平静的心态处理好公司内部自负员工间的关系,才能对公司进行更好的管理。事实上,自负的员工往往都有一技之长,能够撇开自负这层面罩,看到员工的长处,并用这种长处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才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时刻的启示之五:心富成就最卓越的管理者

李嘉诚曾经说,他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已赚了一些钱,一些富贵之家所拥有的都已不缺,也够自己富足半辈子了。那样就满足了吗?不,因为没有心富。看看这些年来,从《福布斯》到胡润,各类财富排行榜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丁磊、陈天桥、施正荣、张茵、杨惠妍……内地首富桂冠几易其主,但他们依然在追求。很早就已经退居幕后的丁磊对于个人财富的激增不愿意再发表任何评论。他只是说,不能太在意网易的股价和自己的身价。他说,他不希望财富的多少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心富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行,更重要的是用“心富”来进行企业的管理与运作。

“心富”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有“德”。不管在哪个领域,道德始终是获胜的首要因素,这也称为“德商”。一个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敬,也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德商”这个概念放在企业这个大的背景之中,则有不同的表现:在企业管理方面,表现为对员工的体贴,能宽容错误;在企业运作方面,表现为对对手的尊重,进行公平竞争;在企业形象方面,表现为对社会的回报,担起社会责任。

在李嘉诚看来,赚取不义之财,就等同于没有怜悯心,因为这份收益是通过一些不公正的手段,在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获得的。这一点有很多商界人士都难以做到。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激烈让不少人铤而走险,为了获得钱财而丧失了自己的良心。李嘉诚深知不法经营会给人民带来多大的灾难,也知道这种做法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做生意至今,李嘉诚始终远离不法行为,他的良心和道义告诉他:“有些生意,无论有多少钱给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也不做。”李嘉诚舍弃了不义之财,换来的是大家给予他“洁身自好一身清”的称赞。业内将李嘉诚誉为“仁慈的狮子”。“狮子”是就李嘉诚个人实力做出的论断,而“仁慈”则是对李嘉诚个人品行的赞许。李嘉诚自己也说过:“我相信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是个庸俗匹夫。”

“心富”外化到社会就是感恩社会。李嘉诚出身于教育之家,父亲的愿望也是能为教育做出贡献。事业有成的李嘉诚为了弥补自己没有读到书的遗憾,也为了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些心意,他决意在自己的家乡创办汕头大学。李嘉诚说:“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原来打算做三年后再从头念书,但现实环境有所改变,我当然有点伤心。后来我想通了,就是我一个人做医生也不过是一个人,假如我的事业成功,我可能每一年也培养一二百个医生,结果会更加好。这目标我达到了!”

“心富”的企业管理者,必然具有最基本的商业诚信,而这种良好的品质,为管理者自身带来的财富也是可见的。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曾经说过:“要学好,因为这也是个趋势。我认为市场经济这么搞下去,最后好人应该能有最多、最大的机会。现在市场上给好人溢价的越来越多了(道德溢价),资本市场上也已经开始给好人溢价。你到证监会去批东西,万科可能三四个月就能批完,金地、万通四五个月能批完,而通常的平均时间是七至九个月。万科比我们快的原因是它上市早,在资本市场和证监会有信誉,是个‘好孩子’,有些审核步骤会省去。我们和金地也还不错,瑕疵少,通过审批也快。但要是一家历史上曾有污点的公司,证监会就要甄别,审批拉长个半年一年,有的可能根本通不过审批。比如有一家公司,已经三年不能募集资金了,证监会一看有不良记录,说只要还是这个老板,就不能办了,不能给他机会。”冯仑口中的“好孩子”,就是遵守“商业道德”的管理者,属于我们提到的“心富”人士。

管理者不仅仅是熟知管理理念的人,不仅仅是一个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新时代的局势为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能够审视自我,用内心的财富进行“魅力管理”,将内心的财富外化,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受益。这才是一名卓越管理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