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007

第7章 紫外线的由来

太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更给我们带来了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亦称“紫外光”,波长约为0.04~0。39微米,是不能引起视觉的。紫外线通常用光电元件和感光乳胶来检测。人们常用的紫外线光源是水银灯和电弧。在生物学和医学上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诱发突变,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

20世纪初,丹麦有位科学家叫芬森,他家里养了一只猫。夏季的一天中午,芬森在阳台上乘凉,无意中他看见猫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晒太阳。当猫身上晒不到阳光时,它就挪动地点,让阳光能够晒到它的身上。看到这里芬森觉得有些奇怪,心想“这么热的天,猫为什么还要晒太阳呢?”他好奇地走到猫的身边,想了解个究竟。芬森开始没有看到什么,他蹲下来用手轻轻摸着猫的身体。突然发现猫的身上有一处正在化脓的伤口。芬森想“猫是不是利用太阳光治疗伤口呢?那么阳光里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吗?”

芬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对阳光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试验。

人们知道光是有颜色的,用三棱镜可以检测出来。辐射热和光是同一种自然现象。热射线也是有颜色的,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芬森知道氯化银见了光就会变黑,因为照相就是利用这种化学反应。他用氯化银研究光谱,发现光谱紫色一端氯化银的反应比红色一端强烈。更令他惊异的是在紫色端以外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发现氯化银的反应比紫光还要强烈。这说明在紫外区还有辐射存在,芬森把它称为紫外线。

芬森发现了紫外线,它具有杀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疾病,已被广泛应用到医疗事业及食物消毒上。1930年芬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