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047

第47章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它是指示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常用于航海,旅行和行军中;早在我国古代战国时已有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的指南针,称为“司南”,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一种铁矿石,它具有磁性,能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抚摸着她的孩子一样,所以当时把磁石叫作“慈石”。开始人们琢磨着把有磁性的铁矿石磨成磁石棒,然后用一根很细的绳子拴在磁石棒中间,使它能平行地吊起来,就会看到它的一端永远指向南方,而另一端就指向北方。

我们的祖先,为了制作出指示方向的工具,动了许多脑筋。他们观察北斗星时,知道北斗星指引人们朝北的方向。见到它的形状像一个大汤匙,从中得到启示。于是把磁石雕琢成很轻的汤匙。汤匙的底部磨成圆形,再把汤匙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用手轻轻转动匙柄,待匙柄停下来时,可以见到匙柄永远指向南方。祖先把它叫“罗盘”,这就是古代的指南针。

人们在使用这种“罗盘”的过程中,觉得它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有时不够灵敏,又改进成指南鱼——用一块铁片制成鱼的形状,再安一块磁石,使鱼形铁片磁化。只要把鱼形铁片往水里一放,它浮在水面上,鱼头是N极便会自然朝向南方。后来人们又经过多次改进,把磁石磨成很细小的磁针,用一根小细棒顶尖顶着磁针的中间,使磁针平行,这样人们使用就很方便了。无论是雨天或雾天,在海上或陆地,都能准确地辨认方向。

我国发明的指南针,在12世纪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又很快传到了世界各地,从而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全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