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016

第16章 人造血液的发明

1965年秋的一天,在美国的亚拉巴马大学医学中心实验室,克拉克教授和助手们正进行着一项生物化学实验。一位助手不小心将一只实验用的小白鼠掉进了盛有氟化碳溶液的玻璃容器里。当时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谁也没有注意到它。

实验结束后,克拉克教授突然发现一只小白鼠在盛满溶液的玻璃缸里游来游去。这只小白鼠怎么没淹死呢?太奇怪了。克拉克教授边看边想边分析着。这玻璃缸里装的是氟化碳溶液,是不是这里有什么原因呢?

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氟化碳溶液能把空气中的氧气提供给小白鼠,又把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这种特性和人的血液有些相似。于是他产生了一种大胆的设想,能不能用它代替人的血液呢?

克拉克教授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把这种设想写成了文章公布于世,立刻引起了世界许多生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兴趣。

日本有位年轻医生名叫内藤良一,看到克拉克教授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世界医学界存在着血浆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特殊血型的病人,血源奇缺。如果能有人工造血的血浆,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内藤良一专程到美国拜访克拉克教授,回国后,他自己建了一个人造血浆实验室,进行利用氟化碳制造人造血浆的研究。他与伙伴们一道进行了上万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乳白色人造血浆。

1979年4月3日,日本有位百岁的老人,因患胃溃疡,吐了大量的血,生命万分危急。挽救这位老人的办法,只有大量地给他输血。可是这位老人的血型很特殊,医院里没有这种血型的血浆。就在病人奄奄一息的时刻,主持手术的医生内藤良一当机立断,决定用1000毫升乳白色人造血浆注射到病人血管中,然后进行手术。结果病人得救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使用“人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