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015

第15章 抗血清的发明

贝林(1854—1917)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于1854年3月15日在西普鲁士的亨斯道夫出生,年轻时在家乡学医,后来去柏林深造,当过军医,在德军的医学院里当过讲师。曾任美国哈勒大学教授,马堡卫生研究所所长。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染病防治中发明和应用“抗血清”。

1890年一天,贝林意外地收到一封邀请信,他拆开信封一看,万分惊喜,这是当时闻名世界的细菌学家科赫邀请他到柏林的科赫研究所工作。

科赫研究所曾发现许多传染病的病原菌,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等。他们还发现这些病原菌会产生毒素,人和动物若感染上,会引发许多病症,甚至死亡。当时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要找到一种能对抗白喉毒素和破伤风毒素的办法,贝林也被这一课题深深地吸引了。

一天,他与一位日本学友谈起自己对课题的想法,那位日本学友受到启发,说:“中国医书上有‘以毒攻毒’的记载,不妨我们也试一试。”贝林想,这句话讲的对呀,病原菌能产生毒素,就一定有攻毒的抗毒素。于是他下决心进行研究。

贝林把白喉杆菌注射到一些小白鼠身上,使它们患上白喉病,然后给小白鼠分别注射各种有毒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希望能找到以毒攻毒的药物。但是这些小白鼠都死了。试验一批死一批,他坚持着试验下去。终于在一次试验中有两只小白鼠活了下来。贝林非常高兴。他又加大剂量在两只小白鼠体内继续试验,真是令人惊奇,这两只小白鼠安然无恙。对这种现象,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找出了答案:这两只小白鼠的体内一定产生了抗体.可以终生对白喉免疫。

于是,贝林取一只体内有抗体的小白鼠,从它体内抽出一定量的血液;又取一只体内没有抗体的小白鼠,从它体内抽出一定数量的血液。他将血清分别装入两只玻璃管中,然后又往两只玻璃管里装进同样多的白喉杆菌。再把这两只玻璃管的血清取出来,分别注射到另外两只小白鼠的体内,结果正如贝林所想的那样:两只小白鼠一只死了,一只活着。

接着贝林又在兔子、狗、羊身上做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抗血清”的功效。

实验证明,抗白喉毒素的物质存在于血清之中:贝林称这种能抗白喉毒素的血清,为“抗血清”。

1891年12月的一天,在勃里格医院里,进行了首例人体白喉“抗血清”试验治疗,结果非常成功。从此宣告“抗血清”诞生了。

1901年贝林由于发明“抗血清”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13年贝林又将白喉毒素抗血清混合剂用于儿童。使儿童产生自动免疫力,终生不得白喉病,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