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123

第123章 磺胺类药的诞生

1933年的一天,是一位38岁的德国人紧张、难过的日子,他守在一个女孩身边,手持医用注射器,双眉紧锁,提心吊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2年的一天,德国生物学家多马克(1895—1964)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了一瓶橘红色物质,他便好奇地问同事:“这是什么?”同事告诉他,这是法奉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染料,叫“2,4—二氨基偶氮苯”。

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这类染料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在此启发下,多马克联想到一些化学家设想在这种染料中加入磺胺基,可改进它对毛料的染色坚牢度,以及提高它对细菌细胞的结合能力的情况。于是多马克和他人一起,合成了“4—磺酰氨基—2,4,—二氨基偶氮苯”,即百浪多息。为了证实百浪多息的杀菌力,他分别将它滴入装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的试管中试验,但却没有观察到其中任何细菌被杀死。

百浪多息真的没有任何医疗价值吗?多马克望着它呆呆地冥思苦想。突然,他偶然想起“606"’的发明者欧立希的一句话: “染料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基础。”他决定用动物做试验。

多马克拿起针筒,给两只被链球菌感染的、已经奄奄一息的小白鼠注射了百浪多息。第二天一看,两只小白鼠都活蹦乱跳了:百浪多息对老鼠链球菌感染有疗效。又在狗身上进行了试验,也成功了。那对人有没有效果呢?人命关天,他不敢贸然用人体做试验。

1933年的一天,多马克心爱的小女儿爱莉莎玩耍时,手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鲜血直流。第二天,手就肿得很厉害了。多马克便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是链球菌感染,怀疑是“败血症”。医生用了各种方法和药物,都不见好转,反而病情日趋恶化,发高烧,昏迷不醒……死亡一天天地逼来。

多马克又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女儿伤口的渗出液,发现有许多链球菌,此时,他又想起他的百浪多息,何不用它试一试?于是,大剂量的百浪多息通过针筒慢慢注入昏迷的女儿体内。几个小时后,奇迹出现了:女儿清醒了,热退了,人有精神了,能吃东西了……几天以后恢复了健康:多马克此时如释重负,高兴、激动、泪流满面。

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美国。

这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因细菌感染发高烧卧床不起,医生判断为血液中毒症,并建议注射新药百浪多息。罗斯福夫妇听从了医生的意见,果然小罗斯福转危为安,不久便出院了。这一消息立即不胫而走。从此百浪多息名声大振,誉满全球。

百浪多息成了灵药之后,引起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只有分子中的“氨苯磺胺”部分才是有效成分。由此,一个生产和应用磺胺类药的时代开始了。

1947年,多马克才领了迟到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原来,因为他发现了百浪多息的抗菌效应,1939年就为他评了奖,但是由于希特勒的阻挠和盖世太保的威胁,他当时被迫拒绝受奖。

鲍尔·海斯德是一个毒蛇研究者。他看到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人注射一定量的蛇毒,能不能产生免疫力的问题。

海斯德也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对象,先注射微量蛇毒,并逐渐加大剂量和毒性。尽管他每注射一次,都要冒生命危险和极端痛苦的折磨,但却“我心依旧”,总共注射了28种蛇毒:他的身体终于产生了抗毒性,先后被极毒的眼镜王蛇、印度兰蛇和澳洲虎蛇等咬过130次,但是却安然无恙。

海斯德是世界上唯一被兰蛇咬过而活着的人。由于他的血液具有抗毒能力,所以每当有人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时,他就赶去用自己的血把人救活。他还根据自己血液中抗毒物质的分析,试制成功了抗毒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