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祖传药浴
11494900000002

第2章 药浴的基本常识

药浴疗法的概念

药洛疗法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属中医药外治法,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草药,利用药物浸液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浸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根据其不同方法可分为淋洗法、擦洗法、冲洗法、浸洗法、沐浴法、坐浴法、熏洗法等各种类型,能使药液直接作用在人体皮肤或患处,具有疏通经络和调理气血,刺激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各器官功能等作用,是中医治疗学中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外治方法。

药浴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古今医家在采用药浴疗法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实践中,创制出许多卓有成效的药浴方法和药物处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临床上获得了神奇的效果,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病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药浴疗法具有简便易行、作用迅速、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崇尚“回归自然”的风潮中,在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日益严重的今天,药浴疗法更显示出它的独特优势,必将受到世人的重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药浴疗法的形成与发展

药浴疗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自从人类一出现,就懂得沐浴能清洁卫生、强身健体,如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二千多年前写的《离骚》就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礼记·曲礼》中亦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的记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感受外邪引发的疾病,提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法:“其邪者,渍形以为汗”,就是利用热浴发汗以达祛邪治病的方法。

随着药物的发现,医疗活动的不断开展,沐浴方法由纯水浴又逐渐演变出药浴,即在水中加入适当药物,煎汤沐浴,能够治疗更多的疾病。据有关医学文献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代医籍《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药浴方法。

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面就记载有坐浴、浸足、熏洗等多种药浴方法,如狼牙汤用以沥阴中(即现代的中药煎剂冲洗阴道)、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即现代的白塞病)。同时代的外科名医华佗在《神医秘传》一书中亦有“黄水疮”(脓疱疮)“外用雄黄、防风各五钱,荆芥、苦参各三钱,水煎汤”外洗疮处的记载。这些都为后世开展应用药浴疗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用槲树皮煎汤,“洗乳疮及诸败疮。”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均载有不少药浴方剂,其适应证从外科、皮肤病扩大到妇科、小儿科、眼科等,使药浴疗法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都得到发展。

至金元时期,药浴疗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齐德之所著的《外科精义》一书中专门设立了有关药浴疗法的专论“溻渍法”,谓药浴疗法功能“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以后明代的《普济方》、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清代的《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著作中都有使用药浴疗法以治疗内外诸疾的记载,说明药浴疗法已得到普遍使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末名医吴师机,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并广泛搜集他人的经验,撰写了《理瀹骈文》一书,将药浴疗法具体分成熏、浸、洗、擦、淋、坐等法,并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进一步阐述了药浴疗法的作用机制,认为病有内症外症,治有内治外治,外者外治,亦需内治;内者内治,也有外治。从而提出“外治(包括药浴疗法)可以统治百病。”为后世研究应用药浴疗法提供了依据。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药浴疗法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得到充分的重视,有关药浴疗法的新方法和新经验,层出不穷,各种医学资料、医学著作和医学杂志中都介绍了不少药浴疗法的临床运用情况,特别是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药浴的方法、药物、作用原理以及用现代科学观念对药浴疗法的研究,确立了药浴疗法在现代医学临床上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和推广药浴疗法打好了基础,使药浴疗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药浴疗法的特点

药浴疗法具有使用方便、适用面广、药简效捷、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等特点,故深受人们的欢迎。

(一)使用方便

药浴疗法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家庭自己治疗,对于医疗条件较差和就诊不便的患者,尤为实用。不论在浴液的制备上,还是在使用上,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至于所用器材,大多是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如盆、桶、缸、沙锅、毛巾、布单、凳椅等。一些常用药物也可以就地取材,如葱、蒜、花椒、明矾、盐、醋等,至于某些药物可随用随买,因而家庭使用极为方便,易于推广。

(二)适用面广

药浴疗法历史悠久,经过漫长岁月的历史验证,不断总结创新,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适用于外科如疮疡肿毒和皮肤病以及毒虫咬伤,而且还可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和五官科等疾患,目前临床已可运用病种达百余种。尤其是药浴疗法既可治病,还可防病,故对老幼体虚者较为适宜。此外,药浴疗法还具有美容作用,对痤疮、雀斑、扁平疣等有较好的疗效。

(三)药简效捷

药浴疗法所选用药物简单,大多仅数味,甚至是单味药物。其所用的剂量通常也较小,仅为内服剂量的1/10,甚或更少。但其作用由于是将药物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药物吸收后传递运行至病变部位的距离,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较短的时间内抵达患部,产生即时效应。另外,皮肤给药利于短时间内在病变部位形成治疗所需的血药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消化液和肝脏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进而促使治疗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四)安全可靠

由于药浴疗法是施行于皮肤肌表的治疗,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肝脏的负担,变“苦药”为外用之“良药”,并免除了注射给药疼痛之苦。因而,药浴疗法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即使病人出现不适,也很容易随时观察其情况而决定停用处理。因此,药浴疗法较之内服等其他疗法来说,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五)疗效显著

临床实践已经证实,药浴疗法对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治疗外科、骨伤科、皮肤科等某些疾病方面,例如湿疹、牛皮癣、阴道炎等,明显优于口服等内治疗法,其疗效的独特性更是其他疗法所不能替代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药浴疗法既可避免病人打针怕痛、服药怕苦的弊端,又可通过简便的外用方法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并弥补内治的不足,故为广大病人乐于接受。

药浴疗法的作用机制

药浴疗法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沐浴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或患部,并借助温度、机械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直接、间接的治疗作用。

(一)直接作用

药物通过沐浴的给药方法,透过皮肤,深入腠理、脏腑等部位直接吸收并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一般来说,直接作用主要根据药浴所选用的药物功能有关,如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消肿、祛腐生肌、清热燥湿、收敛消炎、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对于发生于皮肤、肌肉组织间的疹、癣、疣、疥等疾患及创伤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药物直接接触患部,故奏效较快。

(二)间接作用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脉沟通,遍布全身,与体表皮肤、器官九窍、四肢等紧密相连,同时又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脉、利关节。因此,运用药浴疗法,将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再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衡、输布作用,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又能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机体某些抗体的形成,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补益气血津液的目的,以治疗脏腑和全身性疾病。

因此,药浴疗法不仅对局部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脏腑和全身性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

药浴疗法的种类及方法

中医药浴疗法根据临床可分为淋洗、擦洗、冲洗、浸洗、坐浴、沐浴、熏洗、含漱等8种类型,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淋洗法

淋洗法是一种用药物煎剂或冲剂不断喷洒患部的治疗方法,又称淋射法。其作用机制是利用喷洒时药液的刺激和冲洗作用,促使局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能祛除秽物,从而达到解毒消肿、散瘀止痛及洁净疮口等目的。操作时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取汁,趁热把药水装入带细眼的小喷壶内,不断喷淋全身及患部,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液连续淋洗患处。喷淋时,下面放置容器以接药水,若药水已凉可加热再倒入小喷壶内,继续喷淋。注意淋洗时,药液量之多少、喷洗的时间长短可根据病证而定。另外,在淋洗时要注意保温,洗毕要擦干局部皮肤。

(二)擦洗法

擦洗法是一种用药物煎剂擦洗全身及患部的治疗方法。本法是通过药物对皮肤渗透及摩擦之力,起到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行气通络等作用。操作时将所选药物加水浓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待温,用毛巾或纱布擦洗全身及患部,最好微微擦红表皮,觉轻痛时效果较好。每日擦洗2~6次,每次擦5~10分钟,每剂药可用1~2天,用时将药液加温再用,药液每日换1次。另外,在擦洗时要注意手法,切勿用力过猛而损坏肌肤。

(三)冲洗法

冲洗法是一种用药物煎汤冲洗疮口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冲洗清除脓液,洁净疮口,达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目的。操作时将所选的药物加水煎淡汁,待温或冷却后用注射器等吸取药液,注入脓腔或阴道进行冲洗,至分泌物洗尽为止,每日数次,每次一般冲洗5~10遍,1剂可用1~2天。注意用过的药水不能再用;冲洗时药液的多少、冲洗时间的长短根据病情而定;冲洗完结要擦干局部皮肤。

(四)浸洗法

浸洗法是一种用药物煎汤浸洗全身及患部的治疗方法。它是浸法与洗法的结合,是通过药液较长时间作用于患部,直达病所,并趁药液的荡涤之力而发挥清热解毒、祛风杀虫止痒、软化角质、祛腐生肌等功效。操作时将所选的药物煎汤,去渣取汁倒入盆或木桶中,待温浸泡、洗涤全身及患处。每日浸洗1或2次,每次30~60分钟,每剂可用1~3天,每次用时需将原药液煎沸后再用。在浸洗时要注意调节室温,避免感受风寒,浸洗完毕后要将浸洗部位擦干。

(五)沐浴法

沐浴法是一种用药物煎汤来沐浴的治疗方法。本法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祛瘀等作用。操作时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取汁,把药液倒入浴盆的热水中,趁热遍洗全身。或把药物装入纱包,放入热水中进行沐浴。每日1或2次,每次1剂。沐浴时要注意浴液温度要适中,以免过热烫伤肌肤,并且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毕应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六)坐浴法

坐浴法是一种用药物煎汤置盆中让病人坐浴,使药物直接浸患部的治疗方法。它可使药物较长时间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黏膜吸收,从而发挥行气活血、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收敛等作用。操作时将所选药物煎汤取汁置于浴盆中,待温度适宜,将臀部浸入盆中洗涤患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每剂可用1~2天。坐浴时注意药液温度要适宜,以免过热烫伤皮肤,并且要注意保暖。另外妇女在妊娠期或行经期均不宜坐浴。

(七)熏洗法

熏洗法是一种利用药物趁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治疗方法。本法是借助热力和药力的综合作用,促进腠理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营养和全身功能,达到解毒消肿、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目的。熏洗法可分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两种。

1.全身熏洗法将所选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去渣取汁,趁热倒入浴盆中,盆内放一小木凳,高出药面约10厘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沐浴罩罩住或用布单、毛毯在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在外)勿使热气外泄,待温度适宜,取出小木凳,再进行沐浴,以出汗为宜。熏洗完结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待汗干后再换穿衣服。

2.局部熏洗法

(1)手部熏洗:将所选药物煎汤趁热倒入盆中,将患手架于盆上进行熏蒸,用布将手和盆口盖严,不使热气外泄,待温度适宜把患手浸于药物中洗涤。

(2)足部熏洗:将所选药物煎汤趁热倒入盆内,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熏蒸,外以布单将盆口盖严,待温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入药汤中浸洗。

(3)头部熏洗:将所选药物煎汤趁热倒入盆内,患者取坐姿,向前微倾,面向汤盆闭眼,进行熏蒸,或以布单将头和面与盆相对盖严,待温,揭去布单,再频频洗头面部。

(4)二阴熏洗法:将所选药物煎汤趁热倒入盆内,盆上放置带孔横木架,患者暴露臀部坐在木架上进行熏蒸,外周盖以布单,勿使热气外泄,待药汤温度适宜,拿掉木架,将臀部浸入盆中坐浴。

另外,在冬季进行熏洗疗法时需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全身熏洗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温热出汗,必须待汗干,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还需注意药液的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也不可太凉,以免产生不良刺激。

(八)含漱法

含漱法是将药物煎成水剂或制成片(丸)剂,先含在口中一会儿,再漱涤后吐去,或徐徐咽下,轻者每日3或4次,重者每日5或6次。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用以治疗口腔、咽喉等病。用时须注意药汤不宜太热,以免烫伤口腔。

药浴疗法的准备工作

药浴是进行医疗或养生及以美容为目的的洗浴,不同于一般的“洗澡”,因而从器具、水、添加物质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也就要进行相应的专门准备工作,进行药浴疗法的患者也应该掌握一些普通的常识,下面即予以简单地介绍。

(一)浴器

1.AA全身浸浴用具BB以家用澡盆、池、缸等为最常用,也最方便,基本要求是清洁,大小合适。质地从药浴角度考虑以木质者最佳,其次为陶、搪瓷等。金属者最好不用,如受条件所限必须使用时,则尽量选铝、铜质者,铁质者最差,最好不用。容器的深度以能半躺、坐、蹲为宜,容量过大则浪费水及药液;过小则人浴时体位不舒适,长时间浸泡难于坚持,影响效果。容器的安置一定要牢靠,需要有固定装置,否则老人、行动不便者扶按盆沿时很容易发生倾倒。在容器旁的墙上,或上方最好安装拉手、吊环等物,方便变换体位及出入容器等。总之,以浸浴为浴疗方式者,一定要事先对浸浴用具进行全面、仔细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2.AA局部浸浴用具BB常用家庭中的盆、缸、罐等物。药浴时最好选铜质者,可以先煎药,再洗浴,十分方便。铝质次之。最好不用铁质者,搪瓷不耐加热,可先用沙锅、陶器煎煮好后再配成浴液,倒入搪瓷盆中使用。连续应用浴液时,应使用有盖的容器。应特别注意的是,有油腻的容器,事先一定要清洗干净。

3.AA淋浴用具BB一般洗澡直接使用水管或安装喷头即可,浴疗时多需使用药液或矿泉等特殊的“水”。因此,一般家庭用淋浴装置显然达不到此目的。有条件者可自制,安装一水箱,将符合要求的溶液配入水箱中,进行冲洗。亦可使用市售简便淋浴器,2根水管,主管连于水管,另一根插入盛着药液的容器中,加热后的药液被自来水带着流出喷头时稀释成理想的浓度和温度。

4.AA熏蒸浴器BB全身熏蒸浴在家庭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在浴盆、浴池等容器上蒙盖一塑料薄膜,使入浴者头部外露,其内置熏蒸器;或使用市售的简易浴罩,其内置熏蒸器。熏蒸器即以一加热装置、一容器组成,可采用电热器置于药液容器中,使药液蒸发。局部熏蒸时多以铜、陶、搪瓷等容器置于加热器上,其上放一竹、木制的栅架,将需治疗的身体部位置于其上,不断加热,使源源不断的气液熏蒸局部。有时熏蒸后为加强效果,可用棉制品包裹患处。熏蒸口、鼻、眼等处时,可在熏蒸容器上自制一圆锥形纸板筒,令蒸气集中于患处。应注意眼部极易烫伤,故距离容器应远一些,以手指尖端测试气雾不烫为准。

5.AA棉织品BB各种洗浴离不开棉织品,选择时首要原则是成分天然、质地柔软的纯棉制品,化纤品不可用。家庭中每个人使用的浴巾专人专用,专病专用。每次用后以清水洗净、晒干。治疗皮肤病、性病等疾患时使用的浴巾,最好1次1换或每天1换。洗浴有溃损的伤口或阴部、肛门等黏膜处时,应选医用脱脂棉,可整卷购回,用沸水锅熏蒸30分钟以上,随用随取,用后弃之。非1次性使用的棉织品应定期消毒,每10~15天消毒1次。

(二)洗浴用水

各种洗浴离不开水,水又是药物的媒体,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浴疗效果。目前在大多地区的水质还是比较好的,但有些问题还是应予注意,因为药浴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洗澡,水质处理不好有时会影响药物作用发挥,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所谓水质,主要包括水的清洁度、含氧量、软硬度和酸碱度。洗浴用水首先要清洁,不含各类致病微生物和有害杂质。对含氧量要求不高,而软硬度与酸碱度的不同,常常可以产生不同的疗效,故不可一概而论,但一般pH值在6~7之间较为适宜。下面就对各类常用水质作简单介绍。

1.AA自来水BB城市与大多数乡镇均有现成的自来水,水质可靠,可直接用于药浴。但有时水中消毒物质过浓,不适宜直接洗浴。鉴别法是可嗅到一股氯气味,就需进行处理,让其中的消毒成分挥发掉,因此多采用晾晒的办法,即提前将水放入盆、池中8~12小时,如在室外晒4小时以上则更好,晾晒时间最好不超过2天,否则易滋生微生物。

2.AA井水、泉水、地下水BB这三种水的水质相差很大,不可一概而论。判断水质好坏的方法,可根据当地居民水壶中水垢的颜色及性质进行判断:如果水垢色白、细腻,则水质好,水垢色黄、粗糙则水质差。当然,有些水质含有特殊矿物成分,需经有关部门化验后确定。此类水水质不好时,可以烧开后使用,或加入明矾净化后使用。明矾净化法:每升水加入明矾100克,充分搅拌后,沉淀30分钟以上。除去沉淀物即可使用。

3.AA江、河、池塘水BB此类水最大的特点是其中杂质较多,直观感觉混浊,有不同的颜色。如用于一般洗澡,尚可将就,但用于药浴就不行了,可用上述明矾净化法。也可静置于池、盆中,令泥沙沉淀后再用明矾处理。

4.AA矿泉水BB天然矿泉水,本身即是“良药”,应先了解矿泉水成分后有针对性地洗浴。城市中的地热水一般也具有矿泉水性质,都可以进行药浴。

5.AA雨水BB缺水地区可收集雨水洗浴。一般只须经过泥沙沉淀即可使用。

6.AA雪水BB雪融化后是良好的洗浴用水。中医认为,雪水性寒,用于实证、热证效果较好,如用于寒证等,应加热后去其寒性再用。

7.AA蒸馏水BB为最佳药浴用水,可配制任何药物使用,但成本高,不适于一般家庭使用。

最后要提到的是各类药浴用水的水温问题,可根据洗浴要求的不同,按冷浴、温浴、热浴等要求加热。加热方法有炉火、电热器、太阳能等,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三)浴室

除局部浴外,全身浴要求在特定浴室内进行。浴室首要的要求是室内通风良好,应在洗浴时(蒸气浴除外)亦有非直接对流的通风,而平时又能有直接畅快的通风,以利室内干燥防霉、防虫。浴室地面应进行防滑处理,墙壁安置一些挂衣物、浴巾的钩子及老人用的扶手,照明应明亮而光线柔和。另外,在浴室内进行药浴时,还需配备一些辅助用品,简介如下。

1.AA清洁剂BB药浴前需洗净身体,常用的有皂类和洗浴液,选择时以碱性小、香味清淡为原则,用后冲洗干净。

2.AA消毒剂BB用于浴巾、器皿的消毒,常用的有高锰酸钾、新洁尔灭、75%乙醇、苯酚(来苏儿)液等,使用后均应仔细、充分冲洗干净。

3.AA搓擦用品BB除毛巾外,民间常用一些粗糙制品“搓澡”,药浴时亦可适当利用。常用有以下几种。

(1)丝瓜络:本身即为中药。药浴时以之搓擦全身,有助于药物向皮肤渗透,增强疗效。选丝瓜络时,以网络细密、柔软者为佳。初次使用前,应用热水浸透洗净,或用热碱水搓后洗净使用。

(2)布袋:以手伸入袋中,隔袋搓全身。有出售者,注意勿选化学纤维织物。自制选厚些的棉布、毛巾,缝成口袋状即可。注意用后清水洗净。

(3)棉纱团:以纯棉棉布团,外裹棉布等天然纤维织物制成。用时以之揉按、搓擦、拍身体各部,兼有按摩作用,十分舒服。

(4)刮板:以竹、木、牛角、玉石等天然物品制成2~3厘米宽的板状物。洗浴时刮推身体相应部位,助行气血,帮助药物渗透。亦可起缓解疲劳,去除病变皮肤等作用。

(5)趾梳:用于足部局部浸泡时,分开脚趾,以利药物发挥作用。其状如梳,齿粗如铅笔,竹木者为佳。用时插入脚趾间,十分方便,用后晒干。

4.加热器

(1)热浴:温浴使用的加热器,除事先用炉火将水加热后再对入浴池(盆)者外,方便实用而最好的是电热水器或煤气热水器,把水加热至比适用稍高的温度后,再调入药液。

(2)汽浴:熏蒸等需要恒温加热时,最好使用电热水器,温度恒定、可调,没有煤气中毒的危险。若使用煤气加热,或热水器设在浴室内时,浴室应宽大、通风,以免发生意外。

药浴疗法的注意事项

药浴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运用药浴疗法必须重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如病属阳证、热证宜选用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的方药,如病属阴证、寒证则宜选用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方药,如病属表证宜选用祛风解表的方药。同时还应根据病变部位确定药浴方法,如面部疾患宜选熏洗法,四肢疾患宜选浸洗法,躯干部疾患宜选淋洗法等,阴部疾患宜选熏洗法、冲洗法等。

冬季药浴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全身熏洗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温热出汗,必须等待汗干,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

药物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也不可太凉,以免产生不良刺激。如果药浴时间较久而药汤稍凉时,可再加热,以便持续温洗。夏季煎汤时不能放置过夜,最好用现煎的新鲜药汤,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

药浴前最好排除大小便。在药浴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等不适,应停止药浴,卧床休息。如药浴无效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则应停止药浴,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凡患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症时忌用药浴疗法。妇女妊娠期及行经期不宜进行药浴疗法,体质过度虚弱、疲劳或饥饿者不宜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