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11491400000035

第35章 热膨胀与热应力

我国古代制造精密器具时,为了避免器具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生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很注意选料。《前汉书·律历志》说:“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温变节,不为霜、露、风、雨改形。”量器最考究精密,它的容积应力求不变化。唐代诗人李商隐(813~858)的《太仓箴》说得好:“龠合斗斛,何以用铜?取其寒暑暴露不改其容。”可见他们已经意识到物体形状、大小能随温度、湿度而有所变化。

物体热胀冷缩引起的热应力是十分强大的,不能忽视。古代作战与打猎,弓箭为有效的远程武器,制造者与使用者很留心它的热膨胀和热应力,要求弓在严冬和炎夏热应力变化不大。《考工记·弓人》就全面考虑了弓的取料问题:“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梦溪笔谈·技艺》也讨论了这个问题:“予伯兄善射,自能为弓……寒暑力一。凡弓初射与天寒,则劲强而能挽;射久、天暑,则弱不能胜矢。此胶为病也。凡胶欲薄而筋力欲尽。强弱任筋不任胶,此所以射久力不屈,寒暑力一也。”

把热膨胀与热应力用之于工程也很常见。2世纪初四川武都太守虞诩,曾主持西汉水(嘉陵江的上源)航运整治工程,为了清除泉水大石,用火烧石,再趁热浇冷水,使坚硬的岩石在热胀冷缩中炸裂,以便开凿。《后汉书·虞诩传》的注引《续汉书》说:“下辩东三十里有峡,中当泉水,生大石,障塞水流,每至春夏,辄溢没秋稼,坏败营郭。诩乃使人烧石,以水灌之,石皆坼裂,因镌去石,遂无汜溺之患。”下辩为县名,在今甘肃成县西。如果追溯到更远,战国时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宜宾一带清除滩险也用此法:“李冰为蜀守,冰知天文、地理……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此事大约在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

这种“火烧水淋法”(或纯火烧,即火烧空气冷却)后世也有应用。《物理小识》卷七《烧石易凿法》说:“万安张振山开河……以桐油石灰与黑豆末之,烧石,则凿之甚易……智按:以硫烧之,其石亦易碎。”明、清时也曾用“火烧法”(或叫烧爆法)来开矿。

在金属冶炼技术中,由于温度变化范围大,热应力问题最值得注意。殷商时代的青铜铸造工艺中,就设法尽量减少热应力,例如殷代中期的盛酒青铜器“四羊方尊”(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高0.583米,它的羊角头采用“填范法”铸成中空,泥胎不拿出。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青铜,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在冷缩过程中由于厚薄关系而引起缩孔和裂纹。同时期一些青铜器的柱脚(或粗大部分),也采用这种方法,只有柱脚最末端一二十厘米是铸成实心的。这种填范法是为了减少热应力。

3000多年前减少热应力的填范法与2200多年前增大热应力的火烧法,从不同侧面显示了我国古代对于热膨胀与热应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