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日记到作文
11488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刘金星

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它凝结了一位成功的省级重点中学教师的心血与实践。一口气读完后,掩卷沉思,我以为本书贴近实践,特点鲜明。

一是笔调亲切自然。

打开此书,映入你眼帘:“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你怕写作文吗?”平和一问,拉近了距离;进而作者竟然让“拉屎放屁”这样的糙话堂而皇之地进入小标题,凡人俗语,朋友心声。他的笔端没有“专家”的训诫,没有“教师爷”的做作,没有“江湖骗子”的狡诈,作者就是一个态度温和善解人意的朋友,交心换心,娓娓道来,毛毛细雨无声润,直落青山育绿阴。

二是议论切实有力。

君请看,第一章“作文的误区”,他从课堂作文的局限、伪圣思想的影响、模式训练的后果、训练时间太少等四个方面加以剖析,从课堂形式的束缚到错误思想的危害,从僵化模式的恶果到实践强化的不足,如层层剥笋,鞭辟入里;第二章“作文的源头”,他从生活与作文,阅读与思考,联想与想像几方面加以阐述,文不标新,语不压众,但立论切实,让人信服。

三是内容有血有肉。

我们说,市面上有关指导学生写作的书不可谓不多。但有不少书要么空讲道理,面无血色;要么堆砌材料,血肉模糊。更多的是学生同一模式的作文选,千人一面,千口一腔,这样的作文选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意义到底有多少呢?而这本书里学生的日记,异彩纷呈,展现着青春的健康活力;作者的点评指导,切中肯綮,洋溢着时代的新鲜气息,可谓有血有肉,有理有据,针对性强。相信同学们读后定会深受启迪,激发灵感,拓展思路,学习有样板,操作可借鉴;相信同学们读了此书之后,举一反三,多练多想,从而写出多彩的文章,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四是结构别具一格。

君请看,第三章,七个小标题,如同电视台“青春频道”中的七个栏目,让学生演绎出一段段真情的故事,让学生呈现出一个个真诚的灵魂。“休闲时尚”,引导你有感而发,率性而作;“浪漫情怀”,引导你细心观察,发挥想像;“缘分天空”,引导你缘情为文,为文以情;“心情故事”,引导你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读书时间”,引导你鉴赏吸收,批判创新;“谈天说地”,引导你思考分析,思辨议论;“岁月如歌”,引导你反思自己,感悟生活。第四章,“问题解答”,为你解答疑难。第五章,“日记选”,一篇篇日记如一粒粒珍珠,一位位作者如一个个朋友。结构的安排显然不同于一般的逻辑严谨的死板框架,而是在感性的框架之中透露出理性的光彩。

练就生花笔,写出好文章。这本书《从日记到作文》,不可不读!因为这本书不仅教会我们用作文写日记,用日记写作文,而且告诉我们用文章写人生,用人生写文章。

孙福河老师让我给这本书作序,这恰恰给了我先睹为快的机会,读后有感,不揣浅薄,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作者系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