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呵护朦胧身心
11487800000008

第8章 人格中的红绿指示

青少年的人格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希腊有位哲学家曾说:“人的品格决定了他的未来。”今日青少年的品格操守指数,反映了明日社会的景况;今日青少年的人格高低,反映了明日民族的力量。但是,现今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我们不得不去重视,如:欺凌弱小同学、旷课、拉帮结派、使用暴力……这些就像社会问题一样层出不穷、日益严重,这显示了他们需要有人及时对他们已经偏离轨道的人格进行修正。

1.你的道得防线坚固吗

青少年不要纵容自己的贪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贪婪指的就是贪得无厌,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什么都想要,而且想无本万利,无视等价交换,鲸吞社会与他人财产,就是反常,就有害和有罪了。贪婪心理是一种顽症,可导致患者犯罪,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对青少年来说,万不可养成贪婪的小毛病。

小案例1

苹苹是一个中学生,由于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妈妈没办法,只好带她去找心理医生。阿桂很不好意思地对医生讲,自己正处于迷惑与选择之中。不知是父母小时的教育不当,还是与生俱来的贪性,自己对物质方面有着很强的“占有”心理,不管自己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把它拿回家。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小案例2

叶兵是一名正在读初二的学生,由于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他经常羡慕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有一天晚上,叶兵刚到宿舍门口时,看到一个同学把几十块钱放到枕头底下就出去了。他心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到底是拿还是不拿,就算是拿了也没人看见,到时候也没人会怀疑自己。最后还是他的贪欲战胜了理智,把钱给拿走了。舍友回来翻枕头时找不到钱,由于他家里比较富有,等同学们都回来睡觉时,他也没提自己丢钱的事。就这样,这场风波算是过去了。但是过了不久,叶兵在宿舍又偷拿了一个同学的五百块钱。这位同学回来后找不到钱,心里很难过,因为这是他爸爸借了别人的钱给他寄过来的生活费,谁知道还没花,就让别人拿了。叶兵这个时候,心里又犯愁了:到底是把钱给他还是自己花,如果把钱给他就会被别人发现自己是小偷,往后还怎么在学校里上学呀?如果不还,那这位同学的生活费怎么办呢?

上面这两位同学都是因为品格上过于贪婪而让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青少年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

青少年如何摆脱贪婪

1.正确的认识贪婪。贪婪心理是一种较顽固且易对自身造成危害的异常心理,因此,必须予以警惕。首先,你要认清贪婪心理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危害,贪婪并非遗传所致,它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表现。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贪婪也要有个限度。

2.格言自警。自古以来,因为人的贪婪而犯罪的人大有人在,值得从中吸取经验。所以青少年可以用“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些警句来告诫自己。

3.自我反思。适时进行自我反思。可把自己的欲望梳理出来,然后写在纸上,再逐一分析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做较深层的分析。

4.知足常乐。人的正常欲望只要得到满足就会消失,但是贪婪心理是越满足,胃口越大,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似乎永远也填不满,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没有终点。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2.不要做一个自私的人

自私是指只顾自身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这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一般有自私心理的人主要表现在不讲理,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缺乏同情心和爱心,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最重要,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有自私心理的人心中。

一般自私的青少年嫉妒心很强,心中只有自己根本容纳不下别人。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是对卓越才能产生的反感”。如果谁的能力比他强并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容貌、身材等超过他,他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想办法诬陷或为难比他强的人。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害人又害己,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当周围人的本事比自己强时,或取得了好成绩时,他都会感到难受而老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

自私的人会斤斤计较个人的胜败得失,整天处于小算计之中。如此一来,就难以把目光投向远大的人生目标,自然也就难成大气。也就是说自私会消磨意志,使其不会有大的作为。

自私会损害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一个过于自私的孩子是不会乐于帮助别人的,因此他也往往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得不到关心和爱护,相反,很多同学和朋友可能因为他过于自私而疏远他、蔑视他、敌视他。这样,自己就会觉得孤立无援,就会丧失对学习、对生活的乐趣。自私的青少年即使对父母也是自私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成家后,仍然缺乏对父母的孝心,仍然算计父母的为数不算少。

自私是社会中普遍的病状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的意思;“私”是指自身的利益;“自私”就是只顾自身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这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一般有自私心理的人主要表现在不讲理,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最重要,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

自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青少年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私倾向。有人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与心理不健康没有关系,多是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观念的影响。其实,有自私心理的青少年主要是因为当周围人的能力比自己强时或是取得了好成绩,他内心会感到很难受,就会想方设法诬陷、诋毁、为难比他强的人。这些多是因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得当和社会的消极所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一直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统一结合起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青少年的行为表现上都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小案例

韩女士感冒发烧好几天了,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女儿不仅没关心问候她,每天还像往常一样等着她做饭、泡咖啡、冲牛奶,而且不管费事不费事,仍点着要做她平时爱吃的饭菜。她想责怪女儿不懂事,但一想到女儿每天学习那么紧张,嘴边的话就没说出来。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星期天女儿突然来了兴致,要去郊游,还生拉硬扯着要母亲陪她一块去。韩女士此时头晕无力,对女儿说:“娟子,妈实在去不了,妈妈下地走几圈都没力气,要不你自个去吧。”谁知女儿一跺脚,任性地说:“妈!你平时不总说是为我活着嘛!我就要你去!叫我一个人去游东湖,想照张相还得求别人,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韩女士说:“娟子,妈真的去不了。”

“去不了也得去!”女儿蛮横地说。

母亲拗不过女儿,只得陪女儿一起去十几公里外的东湖,结果回来就住进了医院。

青少年如何改掉自私的毛病

1.培养自身的集体荣誉感。自私是指自身的言行举止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有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往往集体观念比较弱,只为个人的前途和利益着想。如果青少年能通过自省,来反思自身的某些心理现象,从自己自私行为中看到不良后果和危害,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处处为他人和集体着想,尊师守纪,勤奋学习,慢慢地就走出自私的心理。

2.取消在家中的“特殊”地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给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待遇,对于他们的需求只是适当地给予满足,让他们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就消除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

3.要学会尊老爱幼。青少年在享受时要先考虑长辈,比如在吃饭时,为长辈夹菜,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对自己服务时要对此表示感谢;如果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要尽可能给困难的朋友提供帮助。多做一些好事,在自身的行为中纠正以前那些自私的心态,从他人的认可和赞同中获取乐趣,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4.与朋友一起玩耍。在和朋友在一起玩时,把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离,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德。

5.父母要拒绝无理要求。有时候青少年会提出一些无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此时,父母必须明确地加以拒绝,并向他们说明拒绝的理由,以免产生误会。

6.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青少年在家时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衣服、为下班回来的爸爸妈妈倒杯热水等。这样不仅能体验到父母的艰辛,还能培养自己热爱劳动和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从而克服自私的心理,让自己拥有一个宽阔无私的心态。

3.狭隘心理何以容得下别人

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心胸狭隘。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如: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脆弱的现象,究其根源也是心眼小、心胸狭隘。他们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出现过激行为,造成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给家庭、社会带来损失。

因此,具有狭隘心理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看问题绝对化和极端化,一有问题就固执己见,容不下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或事,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导致情绪上的冲动和行为上的莽撞。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出现自卑行为;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别人——同学和老师,出现暴躁、敌对情绪,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容易把目光投向自己,以看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固执己见,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极力排斥“异己”。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嫉妒超过自己的人,他们往往只愿意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结果导致自己交际圈缩小,失去向别人学习长处的机会。时间长了,必然带来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如果这种个性缺陷恶性膨胀,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小案例1

肖岩在他们班上是个学习尖子,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是,他为人心胸狭窄,心眼小,整天疑神疑鬼。同学说句悄悄话,他怀疑人家是否是在说他的坏话。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偶尔多看了他几眼,他疑心老师是不是对他有了成见。有一次班上组织郊游,老师开始说让肖岩负责总策划,制定游艺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英语猜谜、智力排雷、诗词联句和攀登高峰等。后来老师考虑英语猜谜的难度比较大,肖岩的英语比较好,就让他专门负责这一项活动,而让他同桌的女同学章孟担任了总策划兼活动总指挥。肖岩怀疑一定是章孟给老师说了他的坏话,他才失去了这次表现自己才能的绝好机会。

小案例2

韩海是一位初中生,成绩不错,长得也很讨人喜欢,可就是心胸狭隘。由于和同学打架,班主任让他请家长过来面谈。爸爸来学校把他带回家后,批评了几句,他认为不合理,自己不应该受到批评,因为那是别人先去跟他动手的。从那以后,他一直为这事闷闷不乐。

青少年如何克服狭隘心理

1.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人生观。生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就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为社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给别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青少年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可能你一时的得不到利益,但是,你所做的一切对整体和全局有利,那你就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和认同。有狭隘心理的青少年要抛开“自我中心”,走出那个狭小的交际圈子,做任何事都不斤斤计较,一个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2.给自己定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卡耐基说:“在生命中选择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有着心理上及经济上的两个理由。”青少年要为自己定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把眼光放远一些,譬如: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想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更高的分数。那么,首先你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你所向往的明确目标,不要含糊其辞。这样你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狭隘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3.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与别人相处要热情、直率,要善于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要真正地溶入到大集体中。经过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你会更透彻地了解自己,开阔心胸、积极快乐地面对每一天。

4.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艰难和挫折,痛哭流涕是在所难免,但是焦急和忧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自身的健康也不利。因此,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积极地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其中的缘由,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就会在行动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狭隘心理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5.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当你休闲时,走出校园或家庭,投入到大自然中拥抱一下清新的空气。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可以在学校多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来拓宽一下自己的兴趣,让自己时刻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陶冶情操,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减少心中的压力,从而消除狭隘心理。

4.热忱让你迈向成功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积极的时期,为人处事要处处表现出热忱。热忱,使我们的决心更坚定;热忱,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强!热忱,是生活的源泉;热忱,是艺术的父亲;热忱,是伟大的母亲;热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促使我们立刻行动、排除万难,直到成功!

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会很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热忱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一个人能力不够,但是如果具有热忱,往往一定会胜过能力比自己强却缺乏热忱的人。

热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深入人的内心的热情精神。热忱可以借由分享来复制,而不影响原有的程度,它是一项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增加的资产。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生命中最巨大的奖励并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热忱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有所成就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热忱——将奋斗、拼搏看作是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热忱是一切成功的底蕴,也是一切企业家和追求物质幸福这必备的核心精神。没有热忱,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人类最伟大的领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样鼓舞他的追随者发挥热忱的人。热忱也是推销才能中最重要的因素。热忱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他人、工作以及对全世界的态度。热忱使得一个人更加喜爱人生。爱迪生曾讲过:“一个人死去的时候,若能把热忱传给子女,他便等于留给他们无价的资产。”

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期待的青少年们,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热忱吧,让热忱燃烧自己,带领自己走向成功的巅峰。

热忱是一种深入内心的热情精神,是发自内心的兴奋,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其回报也是积极、成功和快乐的。这种精神在更高级的力量中才会生发出来。热忱是对你潜意识的激励,如果你的意识中充满热忱时,那么,你的潜意识同时也烙着一个坚定不移信念,其本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案例

曹南薇17岁时,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这一年,她患小儿麻痹,按政策不下乡,但是留城也找不到工作。那时还没有个体户。她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曹南薇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能物理”的报道。17岁的她竟然心潮起伏,她把报纸剪下来,日思夜想。她想,高能物理这么重要,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就这样,她不经意地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并开始为这个目标而奋斗。

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年又一年的学习初中、高中、大学、专业课程。十年后,到1978年,她27岁时,她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很大震动。随即,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接纳了她,让她的理想找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社会中,有多少像她这样的人,因为没有热忱和目标,别说到27岁、37岁,甚至一辈子都可能一事无成。

青少年如何做到待人处事热忱

青少年学会热忱,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拥有热情,这样在成功的阶梯上,才会拥有更多的自信。热忱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会使你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地去做你内心渴望的事情,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当你对成功缺乏动力时,你的潜意识中所保存着渴望成功的幻想,会再次点燃残存的热忱火花。因此,青少年保持热忱的心态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青少年在学习或做人方面要有足够的热忱,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那么青少年应如何拥有热忱呢?

1.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目标,然后为自己的行动做一个详细的计划,并正确地照着计划去做,并强迫自己采取热忱的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就这样接二连三地为自己设定目标,久而久之,你就会逐渐变得富有热情。

2.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充满热忱,有很多热忱在你的行动中才能表达出来的。所以,青少年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点燃热忱。

3.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要激发自身的兴趣,并根据你的兴趣尽量搜集有关的资料,来慢慢地培养它,这样你就会逐渐对事物更加热忱。

4.心态决定成败,无论情况的好坏青少年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用积极的思想和行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热忱是走向成功的底蕴,是人们追求物质幸福所必备的核心精神。青少年如若能充分地培养、展现及分享热忱,就是迈向成功的表现。因为,你付出的热忱越多,就越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5.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爱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爱心就是关心他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蕴含着深广丰富的内涵。由于青少年处于身心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青少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行动相结合才可能使他们真正了解爱心的含义。

青少年为何会缺失爱心

青少年缺失爱心原因如下:

1.狭隘的生活空间。狭隘的生活氛围使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只限制在班级同学之间。这种生活空间使他们没有足够的交往空间,他们的烦躁情绪不能正常的释放出来,所以,他们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转向周围的人或事物上。

2.不会表达内心的爱。在这个富裕的时代,青少年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是促使他们缺乏爱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以为亲人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从来都不去想去关爱他们,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及关爱他人;有些青少年即使心中有一份纯真的爱心,却不懂得应该如何表达出来,久而久之,也就不懂的去爱了。

3.不良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些家庭中因为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和睦,经常吵架或冷战,有时还会出现粗暴的打骂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长期生长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青少年会缺少亲情、缺少爱,所以,失去爱心也是在所难免的。

4.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由于狭隘的生活空间使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星期天因为父母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没时间陪他们去玩,他们除了对着电视或网络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就别无他事。长久下去使他们缺乏与亲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环境的影响埋没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5.父母过分的溺爱。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过分的溺爱和包容,无私地为他们打理好生活中一切事情,这样不仅剥夺了让他们回报爱的机会还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接受别人的关爱,所以,他们为所欲为,不知道体贴和关爱他人。

小案例

李小飞和李慧茹曾是某中学的同班同学。他们两个的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性格活泼开朗的李慧茹是班中的班长。在高一、高二时她都是寒窗基金的获得者,家境贫寒的她如此才得以保证在校学习的机会。然而,高三那年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而她家里的所有钱几乎都给父亲治病了,其母亲的收入也不高,家里还有个小妹妹在读小学,因此,她的生活十分困难。虽然李慧茹的高考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但是,家中已经没多余的钱供她读书了。李慧茹家境困难的事情很快就在班里传开了,身为学习委员的李小飞第一个站出来,组织班级同学为她凑了1800元的学费。后来,林小飞的爸爸知道了此事,非常支持儿子的行为,他积极联系一些企业单位为李慧茹捐款,总共筹得1多万元,为李慧茹支付了两年的学费,李慧茹在众多人们的爱心和支持久下,才得以继续在在学校深造。

爱心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也是一种纯洁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善举。其实,爱心不只是捐款、捐物,它主要是拥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博爱之心,它不是用金钱或物质来衡量的。因此,青少年的爱心不能靠强行灌输培养,更不是用没有理智的溺爱换来的。这种行为是他们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逐渐形成的,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从外到内的发展过程,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直接爱心才能播种出来的。

如何培养你爱心

青少年如果拥有爱心将会受益一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和自信。所以,青少年要想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那就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强化自身的友好行为。如果青少年在日常中帮助别人或者给贫困生捐款,父母或老师一旦知道,要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并富有爱心的友好行为。

2.多接触大自然。青少年要多与大自然中的花草、植物和动物接触,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爱心迁移的能力。学会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你会觉得世界上的爱心无处不在。

3.学会关心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学会帮助和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的同学生病了,你可以去看望他并给予他安慰,必要时还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4.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爱心公众活动。学校或社会上有很多献爱心的公益活动,青少年可以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比如捐款活动,为那些贫困的人,献上一份属于自己的爱心,这样,爱就会融入到你的生活当中。

6.感恩,做人的基本素质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那么,他就会将感恩化为一种充满爱的行动,在生活中就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实现它。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青少年要懂得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以及社会的关怀之恩,要明白在自己极度困难需要帮助时,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给了自己前进的动力。

然而,在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灿烂人生的精神境界!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做事要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的存在;懂得感恩,就会少一份歧视,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同时,也更加尊重自己。

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心的改变态度就会随着改变。对事态度改变了,习惯也就跟着改变;习惯一旦改变了,性格也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后,人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能改变青少年处世态度,从而,将一切都变了良好的习惯,进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

感恩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就可以教育、培养起来的,作为青少年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对大自然要常怀感恩之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奉献。很多父母都已经习惯了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这种所谓爱孩子的方式只会误导青少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世界上任何爱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快乐,才会进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他们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有感恩之心的青少年必定是一个心胸豁达的孩子。风来了,他会感谢风吹走了落叶;雨来了,他会感谢雨滋养了大地;经受挫折时,他会感谢心智发育正走向成熟。感恩能使孩子的内心变得纯洁、明净、丰富而又宽敞,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所以,青少年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报恩。

小案例

一天晚上,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王聪突然对为自己辅导功课的大三学生李辉说:“李老师,明天我想请你帮我开家长会。”

李辉惊讶地问:“你爸爸妈妈呢?”。

王聪说:“爸爸妈妈都是初中毕业,显得特别没文化,同学见了会嘲笑我的!”“你替我开家长会的话,一次我给你算两个小时,价钱按我爸妈给你开的家教费用算。”

李辉认为不妥就悄悄把王聪的想法告诉了他的父母,夫妻俩非常生气:“我们辛辛苦苦挣钱养活他,怎么还嫌给他丢脸呢?”

李辉一再劝说王聪:“还是让你的父母去开家长会吧。”

王聪却说:“你不去就算了,我再找其他的人。”

现在的社会缺少感恩意识,虽然只有一部分这样的人,然而带来的影响却不能低估,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最终会导致个人品质的自私自利、人情的淡漠、甚至导致社会道德的败坏。一个人对别人施恩总被认为另有所图,或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老师被认为是为了饭碗而教学生,所以,青少年认为不必感恩;父母被认为是为了养老而养育子女,所以,也没不必感恩……商品社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缺乏关爱和沟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是感恩。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对自己的辛苦付出一点没有回报,青少年既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如何感恩。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对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的培养,青少年们总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享受的,根本就不需要“感恩”,这一点值得父母们深思。

青少年如何学会感恩

感恩是懂得珍惜每一份爱,因此,要让青少年通过思想或行动,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要好好珍惜上天赐给的一切。如果人经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快乐无比,到处充满芬芳。那么,青少年如何学会感恩呢?

1.感恩父母。“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和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尊贵,或看似怎样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时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必然会不断地涌现出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2.感恩生活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这个环境里有花、草、树、阳光、雨水、空气,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人类就没有生存的可能。正因为人们拥有了这个环境,才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因此,青少年要感谢上帝给了人类这个美丽的自然环境。要把感恩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亲戚送了你礼物,要怀有感激的心接受,不要当作是理所当然。

青少年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帮助他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点点滴滴。等将来长大走向社会以后,才会更加感激和怀念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想回报的每一个人,才会自觉地给予别人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对别人对生活就会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会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份由衷的责任感。因为,知道懂得关爱别人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舍弃怨天尤人的想法。所以,青少年要常怀感恩之心,生活才能更精彩、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