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的智慧
11487100000009

第9章 末尾淘汰制度

有一个故事,里面包含了一个博弈论的道理:两个朋友一起去深山里面游玩,结果遇到了一只熊,他们都十分害怕。其中的一个人弯腰下去把鞋带系好,作好逃跑的准备,另一个人对他说:“你这样是没有用的,你不可能跑得比熊快。”那个准备跑的人回答说:“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囚徒困境”下的囚徒们有时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利争让同伴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囚徒困境”下可能最好的处境,这就是淘汰最差者原则。在这个“朋友和熊”的故事里面,那个准备逃跑的人面临的选择有以下几个:选择A—不逃跑,被熊吃掉;选择B—逃跑,被熊吃掉;选择C—逃跑,得以生还。在这些选择里面,如果选择逃跑,会有生还的机会,而他的朋友也有同样的几个选择。对于选择逃跑的人来说,只要他选择了逃跑,就会有生还的机会,而他的朋友选择不逃跑,生还的机会自然属于他;朋友选择逃跑,就需要一个附加的条件——他跑得比自己的朋友快,这样才会生还。

所以,在这一博弈过程中,无论他的朋友作出什么选择,只要他自己拼命去跑,就会有机会生还,这是一个标准的囚徒困境模式。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这种思考并且作出选择的模式则十分常见,并且不断出现。

这个故事里面就有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策略——淘汰最差者的原则。处于囚徒困境的时候,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好办法能让自己又从困境中逃脱,又能获得利益,只能尽量做到使自己不受侵害,正是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假途灭虢”之战,就是一个这样类型的处于囚徒困境的小国作出背叛选择的典型案例。

这个故事经常被人们看做是小国的君主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眼光,最终导致自己的国家覆亡的例子。但实际上,经过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经过理性的思考所作的一个选择。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兼并战争无休无止。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源于同一始祖的同姓国家,在地域上互相毗邻,在政治上又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和两国之师相抗衡。

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成为了晋国在吞并两国的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即用厚礼重金贿赂收买虞公,拆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假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后举。晋献公听了荀息这一献计后,认为计谋很好,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顾虑,一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珍宝,二是怕虞国的君臣会揭穿晋国的用心。针对晋献公的犹豫,荀息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释,指出送珍宝给虞国,等于是将它暂时存放在那里,迟早还将收回;至于虞国内部的大臣,虽有些能耐,但他们的意见虞公不一定会采纳,不足为惧。一番话打消了献公的最后顾虑,他决定依照荀息的计谋展开行动。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立即晋见虞公,献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贪利收下了良马、美玉,又不敢轻易开罪于晋国,于是便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劝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孤行,硬朝着晋人的圈套里钻去。

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认为的“假途灭虢”的故事原委。但是,如果理性地去思考,虞国当时如果不接受晋国的请求,结果会怎么样?当时摆在虞国君臣面前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A。接受晋国的建议,背叛自己的盟友,使自己的国家不受战争侵扰;

B。接受晋国的建议,背叛自己的盟友,但自己也被晋国消灭;

C。不接受晋国的建议,直接被晋国攻击,国家灭亡;

D。不接受晋国的建议,晋国不进行报复,国家能够保持独立。

其具体的博弈矩阵

从上面的矩阵来看,接受贿赂是虞国的严格优势策略,从现实来看,接受贿赂,增强了国力,晋国即使攻打,也有力量抵抗;如果晋国不攻打的话,那虞国就毫无损失地拥有这些珍宝,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我们这都是就博弈中现实收益值来分析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就是不接受晋国的请求,两国开战,打败晋国——按照当时的军事力量对比,这是不可能的。

“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其背后的原则就是非合作性博弈。人们只希望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无害,并不想对他人有利。这种心理是典型的“背叛策略”。

虞国如何看待晋国的这个请求,也会影响到他们的选择。他们可以认为这是晋国真实的想法——想要消灭虢国;也可以认为这是晋国的外交试探,来试探虞国对晋国的友好程度;也可以认为是晋国要攻打自己国家的一种掩饰。显然,虞国的国君认为这是晋国真实的想法,他的选择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当然,他作出的选择,也适用于晋国对虞国进行外交试探的情况。理性地去考虑,虞国作出的选择是要利于自己的,不能为了一个盟约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让不可预知的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当时的情况是,如果虞国同意晋国的请求,晋国不一定会真的灭掉虞国;但是如果不同意的话,晋国就一定会发兵攻打虞国,在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等方面,虞国都是没有办法和晋国抗衡的。所以,无论谁是虞国的国君,最后作出的决定,都只能是同意晋国的请求。因为晋国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在那个用实力说话的时代,不可能会有第二种选择。

人们往往是从后来的结果去回溯当初的选择,从而判断这个选择是远见还是短视,却没有考虑到当时具体的情况,这样的评论,只是隔靴搔痒而已。不过,虞国后来确实是灭亡了,这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公则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三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指出虢国如果灭亡,虞国必然跟着完蛋。警告虞公“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力图以虢、虞两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劝虞国不要假道于晋。可是虞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又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计,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更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仓皇逃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军力远不如人,故成为晋国敢于觊觎的对象;其次是其最高统治者对晋国灭虢后的战略新动向毫无察觉。放松警惕,不作戒备,以致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之时,无力抵抗,束手就擒。可见,虞国的灭亡和是否接受晋国借道的请求没有关系,至少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和国力以及虢国灭亡后策略的调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