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11473800000009

第9章 吃好碗里的饭(1)

先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

“先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将当前做的业务研究透,一定要站稳。

《第一财经日报》:国际需求萎缩,导致不少中国制造企业的订单下滑,联想是怎样应对的?

柳传志:以联想控股的成员企业联想集团为例,行业形势和买电脑的人多少有关系,也就是和世界的经济形势有关系。经济形势要不好的话,我们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自己要想办法多分一杯羹。以联想集团第三季度业绩为例,整个电脑市场全球增长是-8.6%,但是联想自己增长是10.2%,这远远超出了这个行业增长。在目前外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应对的第一步是“先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将当前做的业务研究透,一定要站稳;第二步是为未来做好准备,提前部署“锅里的饭”。

——2012年12月柳传志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背景分析

进入全球化发展的21世纪,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会让每个企业遇到麻烦。2012年,全球经济还在继续下滑,中国电脑行业的增长也仍是负数。但柳传志认为,联想的当务之急是“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所谓“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就是指企业家要把自己的行业和业务分析透彻。

关于联想的现在和将来,柳传志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碗里的”和“锅里的”,“碗里的”是联想现在的PC业务,这是联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锅里的”则是联想未来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他曾说:“不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顾不上其他的,元庆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也是先把当前的PC业务吃到嘴里,只有PC业务稳定了,整个联想才能有其他发展。”

在柳传志看来,不管外部形势如何,先要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里,更要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好,把自己行业的局势稳定好,这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企业努力提高生产率,不断挖潜、创新,降低库存,严控成本,把行业做透。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脑行业对外开放,IBM等公司涌入中国。联想与这些大公司相比,犹如帆船与军舰,简直无法抗争。但2000年,联想占据了中国市场27%,位居第一,这成果就得益于联想对行业、业务的最详尽分析:库存周期怎么能短?供应面怎么能大?怎么能花最少的钱使研发成果迅速被推广并且客户能接受……对于许许多多的问题,联想都用“土办法”进行研究。推此及彼,各环节都值得研究,研究透之后,改革空间往往巨大。

2002—2003年,联想打了败仗,主要败在渠道模式没有创新,败给了戴尔的直销模式。后来联想重新把戴尔直销模式做了透彻研究,采取两条腿走路——直销+分销,很快就转败为胜。而且,从那以后,戴尔在中国再也没有翻身。

正是因为柳传志在联想实施这种“吃好碗里的饭”的战略,才使得联想在2012年全球经济继续下滑、中国电脑行业的增长仍是负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电脑行业实现零增长,第二季度是-2.4%增长,第三季度是-8.6%增长)的情况下,使得联想增长10.2%,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到了2012年第三季度,联想更是增长了15.7%,位居全球PC市场第二名。到2013年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6.7%,正式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

拓展透析

在柳传志看来,不管外面的“饼”多么大,先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好,在自己的行业把当前的局势稳定了,才是最重要的。电脑行业如今的发展形势极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联想自己怎么能够在这块“饼”里面争得一杯羹,做到10.8%的增长,凭的就是联想把行业搞透,挖掘出了自己的技术潜力,懂得去技术创新,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联想一直在努力提高生产率。

在“2013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8年,冯仑和王石去中国台湾的台中市看样板间,当时想样板间肯定很少。结果台湾企业一个项目准备了40套,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是做女性公寓的,40套。”冯仑他们都感到很吃惊:“这40套女性公寓?”企业负责人说:“对,我是给没结婚的女性做的,我们这个市场你不细分就做不下去。”

过了3年,冯仑和王石又去到那家企业,企业负责人说:“你去看我们的新项目,这回做了20套。”冯仑他们又吃惊又疑惑:“怎么越做越少了呢?”企业负责人回答说:“上次40套是给单身但未必独居的女性做的,她们是未婚但是可能有人同居,这回这20套是给单身女性住的。”

2012年4月,冯仑又碰到这个企业负责人,他开始都不好意思开口问对方的项目了,因为他想对方是不是做剩下十几套了,结果一问,对方的新项目是一栋大概20多层的新大厦,又是给新的人群准备的。

最后,冯仑总结说:“房地产行业非常有意思,大家知道这6年资本市场上有很多房地产公司,将近有680家公司上市,但是在6年当中将近80家企业先后离开这个领域去挖煤,结果没有成功,最近又纷纷退出房地产。另外还有一些在6年前匆匆忙忙进来的,进来之后结果6年不能融资,后悔了,又再继续往外走,这些来来回回最近留下来万科还有我们几家。”实际上,冯仑所说的这位企业家,就是凭借对行业的透彻分析,就是柳传志所说的“吃好碗里的饭”,才得以让企业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发展。

勇于对诱惑说“不”

把企业想做的事做好,不受别的诱惑。

在向伟大公司迈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回过头来看,联想遇到的最大困难实际上是与环境斗争。业务上的竞争,不过是产品好不好、是否销得出去,这还算不上困难,因为这都可以通过不断调整来改进。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非要做一些事情,这个困难就非常大了。虽然这些事情看上去都是应该做的,但这些事情一旦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时候,轻重缓急的选择,甚至对错的判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20世纪80年代,机会主义盛行,很多企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时,我们走“贸工技”的路线,在前期代销过程中办理进出口、换外汇,如果利用政策转换的空间赚取外汇差额,我们可以赚到很多钱。当时很多同类公司本来要做电脑,可为了赚快钱,干脆直接“倒外汇”去了。后来形势一变,他们就踩到“政策红线”了。即使不踩线,进入市场经济后,政策可利用的空间很小,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法继续生存的。

我们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不管别人是什么样,我们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决心要用自己的技术,做自主品牌的电脑。回忆起来,这其实就是我们公司做事的原则——把企业想做的事做好,不受别的诱惑。

——摘自《做一个伟大的公司》

背景分析

很早以前,当牟其中、褚时健甚至略晚一些的倪润峰在台面上风光无限的时候,柳传志和他的联想也跻身那个年代的荣耀之列。而如今,为什么那么多人倒下了,柳传志却依旧坚挺地站在联想的辉煌之中?柳传志认为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公司做人、做事的原则是把企业想做的事做好,不受别的诱惑。”

从创业初始,柳传志面临的诱惑就一个接着一个。

刚创办联想时,公司做进口电子产品代理,生意渐渐红火起来。身边有人提出另外开个公司,等把订单接过去,就让柳传志去当董事长。这在当时并不犯法,但这样的话将辜负中科院领导对柳传志他们的期望,也彻底断了科研院所办企业的路。更重要的事,柳传志认为这种行为会让他自己良心过不去。

民生银行刚创立的时候,有人来找柳传志投资参股,他拒绝了;后来房地产产业瞬间崛起,有人建议柳传志投资成立房地产的子公司,他仍然选择拒绝。尽管柳传志的一个企业朋友投资民生银行,资产从2亿变成了几百亿,而那些投资房地产的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但枊传志仍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要知道,一直到2001年,长达17年的时间,联想都只是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柳传志本人也仅仅是一名由组织任命的工资并不高的职业经理人。要是想赚钱,他有很多的机会:在联想创办初期可以依赖批文和进口赚快钱,然后像那些腰缠万贯、移居海外的有钱人一样,过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惬意日子;可以像许多国有企业负责人一样,做大成本,做空利润,让管理团队多一些收入,但这会让企业失去做大做强的能力;可以当一个真正的机会主义者,拿出资金来参与房地产等更多的快钱行业,这样会导致联想不再致力于培养有世界影响力的PC品牌。庆幸的是,柳传志抵制住了诱惑。

柳传志说:“我觉得,其他人做的发财事我们没做,不用感到遗憾,但是如果自己既定的事情没做,我们应该感到遗憾。这就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心无杂物’。 ”正是柳传志和早期创业团队的“心无杂物”,才有今天全球市场第一、年销售额过千亿的联想电脑。

拓展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