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11473800000022

第22章 大企业进步看文化(2)

柳传志还一再强调,联想的“发动机文化”中所说的发动机,一定要是“同步的”发动机。如果不同步,各做各的事情,无论大家的积极性有多高,那就要出事。为了保证联想内部的发动机做到同步,联想在组织架构中设置了总裁室的企划部,它的若干职能的其中之一,就是协调各个部门,保证同步、一致。此外,当大发动机和小发动机不同步时,但发动机整体运转不算太差,就会保护大发动机,更换小发动机,但如果更换小发动机后问题仍然存在,就会更换大发动机。在柳传志看来:“这个方法未必最好,但很有效,避免了部门内部的不断扯皮。”

拓展透析

和任正非、宗庆后等企业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难息的生活状态相比,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记第四代传人李惠森的生活可谓十分惬意: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在高尔夫球场上自由挥杆。坊间传闻,李惠森每月只工作两天,他经常去加拿大滑雪,一玩就是几个月。企业领导者过着轻松自由的生活,企业却仍在有序地发展,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达到了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所向往而不及的境界。活得轻松而惬意的李惠森,在2012年蝉联“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

对于这份成功,李惠森将其归功于自己归纳出的一套管理模式——自动波。在他看来,作为管理者,强有力的控制力远不如创造一个适合员工发挥的机制来得有效。李惠森所追求的管理境界是:赋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和权利,权利产生责任,责任会让他们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对自身前景的信心。这样一来,员工会更加努力,领导者就能变得更轻松。

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曾表示:“我们现在正处于有利于人的经济价值提高的长期变动之中。这时候,如何设计出提高人的经济价值的制度,就成为聪明的领导者所考虑的问题。”

李惠森第一次悟出自动波管理模式,是在1997年李锦记内部的一次培训课上,接触到老子的《道德经》,他对“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句话印象很深。在学习《道德经》中,李惠森认识到领袖可以分为4种:员工都憎恨的最低级的领袖;员工们都惧怕的第三级领袖;魅力无穷,人们愿意追随的第二级自然领袖;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员工们会主动把所有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的无形领袖,是最高级领袖。

李惠森受《道德经》启发,希望找到一种让企业领导者“隐形”,让同仁发挥潜能的方法:即便企业领导者不在,大家也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像使用“自动波”的汽车一样,自动调节,运转正常,司机可以专注于方向与路况。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论证,他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即自动波的管理模式。教练的心态和技巧、高度信任的氛围、选对人才、充分授权、高效的团队和共同目标,是该管理模式的+个因素。如同一条流水线,只有各个环节做好了,整体才会运转自如。这时,管理者只要看着这条流水线自如地运转即可。现在,自动波管理模式更加成熟地表述为6项内容:选对人才,高信氛围,高效团队,共同目标,有效授权,教练育才。从中可以窥见这一管理模式这些年的发展脉络。

自动波管理模式历时15年,已臻于成熟。李惠森每月只到办公室两天,这两天基本上用在与核心管理层见面、吃饭和聊天上。而在李惠森的办公室里,主角是两张宽大的按摩椅,办公桌只由一张小圆桌充当。李惠森的工作一般是在按摩椅上完成的。谈话也主要集中在他可以给下属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并给予怎样的支持。

在柳传志看来,李惠森的自动波管理模式,与联想的发动机文化异曲同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有意思的是,联想也有一条‘发动机’文化,就是说大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目标,而不是被动地安排,用‘发动机’而非‘齿轮’的方式开展工作。我想说的是,不论是‘自动波’还是‘发动机’,人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必须重视人,尊重人的需求,努力为人才搭建起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公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公司不是家,当发展需要的时候,就会把那些相对弱的员工淘汰掉。

从2000年开始,联想市场份额开始下跌,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更强的竞争对手戴尔,它开始关注中国,大举进入中国。戴尔用一种新的业务模式横扫美国、欧洲,打败了康柏。它到了中国以后,我们也挡不住。连续两年市场份额下降,股价也下跌。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大的计划,调整了以前的业务战略,准备并购IBM,如果我们打不败戴尔股票会继续下跌。我们买IBM一部分是现金,一部分是股票,所以股票下跌相当于成本要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管理层决定,为了轻装前进进行裁员。裁员以后在联想内网上登了一篇文章,叫《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有几个观点,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很突出的,就是说联想的领导人在战略上犯了错误,但是要员工承担。这篇文章发下去以后,在公司里还是有挺大的反响,使得士气相对很低落。

在那一次的誓师会上,因为马上要跟戴尔“打仗”了,公司按往年的惯例要召开一次誓师会,我在那次会上作了一篇讲演,主要是针对《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讲的。我的演讲主要是说作为企业的角度来讲,员工真的不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家的感觉是什么?家的感觉是父母对自己子女,你再错,你不聪明,你傻,你不上进,但都是自己的孩子,真是要管到底的。但是企业的根本原则是发展,发展才能让企业活,才能有更多的员工。当发展需要的时候,就会把那些相对弱的,或者不称职的员工淘汰掉,和真正的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柳传志在“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第十一期)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我亲历这两次重大战略调整,所得出的结论。我想,我比许多人都体会深刻。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千万不要把公司当作家……”

这是在2004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联想被迫进行大裁员,有感于此次裁员之惨烈的一位联想员工写下这篇《公司不是家》。这篇文章提到,联想由于战略调整出现了失误,却要普通员工承担责任,这篇文章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对这个件事,柳传志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说道:“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真诚地对被裁员工说一声‘对不起’。”但柳传志同时也认为,公司确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因为在家里,子女犯错误,父母都是包容的,而在企业,是不可以这样的。

许多国有企业过去将“以厂为家”作为对员工激励的口号。在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是“终身制”的,很多人从18岁进厂,一直工作到退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好像真是个“家”了。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以厂为家”,厂里加班的时候,可以不计报酬;厂里缺东西的时候,可以从自己家把东西拿来为厂里免费使用,这种“有觉悟”的企业职工并不少。但是,这种“拿来主义”仅仅是单向的。如果换一个角度的“拿出主义”试试?把厂里的东西拿到自己家使用了,那就成了“盗窃”或“贪污”了。这个“家”是你的吗?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企业裁员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般的观念变革,许多下岗职工上访、告状,为什么?就是这些职工从心里把企业当“家”了,他们感觉下岗如同父母将未成年子女赶出家门一样,能不告状吗?企业是爹娘,政府是爷爷,向爷爷告爹娘的状。后来,人们慢慢接受了精简、裁员、下岗等正常的企业管理行为,没有人再觉得裁员有什么不正常了。多数人也清楚了,企业不是家,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可以说,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买卖关系”,企业购买你的智力、技能、时间和体力,你通过出售智力、技能、时间和体力而获得报酬。当然,谁能把这种“买卖关系”处理得更好,买的愿买、买的物有所值;卖的愿卖,卖的心甘情愿,甚至“买一送一”,那就是健康的企业文化。

拓展透析

在许多企业的管理中,一直存在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那就是认为公司就是一个家,很多管理者认为需要成为“父母官”,很多人都认为“应该以公司为家”。

那么,公司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还是需要回归到组织本身的属性上。当一个人与组织联结的时候,对于个体来说,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如何理解就变得非常重要。当我们说“公司不是一个家”的时候,就表明组织不会照顾个人,也就意味着在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利来联结,而不是用情感来联结彼此的。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正式组织就是指运用权利、责任和目标来联结人群的集合;非正式组织是指用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联结人群的集合。在一个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固然能激发员工极大的工作热情,但正式组织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要真正理解企业这个组织,我们还需要充分理解 家庭是什么样的组织。家庭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组织,从组织属性上讲家庭是正式组织,但从管理的属性上讲家庭是非正式组织管理。所以回到家里,一定要讲情感、爱好和兴趣,千万不要讲责任、目标和权利。可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反过来的,到家里人们大讲责任、权利和目标,在家里争论谁的权大,责任应该是谁的,而且为家庭设计了非常高的目标。结果发现,家里人常常因为谁说了算大伤感情,常常因为谁该做家务这样的事情而不和;相反到了企业里,人们大讲感情、爱好和兴趣,不断地希望能够被照顾,不断地强调需要和谐,不断地寻求“家”的感觉,觉得应该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关心。其实这刚好是错的,在家里根本就没有责任和权利的划分,各方都需要不断地增进感情,培养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双方共同承担责任,让生活充满爱及和谐。而在企业里不能够从情感出发,组织存在的理由就是创造价值,如果不创造价值就不可能存在,而创造价值就需要承担责任、需要权利,从而实现目标,因此感情不是首要的,如果没有价值创造,再关注人的组织也要被淘汰。

可见,当我们理解企业这个组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对于组织而言,不能够谈论情感、爱好和兴趣,不能够希望组织是一个“家”,因为组织更注重的是责任、权利和目标,当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组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组织中的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