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后听人说,这家公司因为请了该明星做广告,销售格外兴隆,净赚了上千万元!
这就是名人效应带来的结果。
(六)好言语留得住回头客
有一位经商的朋友,他开的服饰店商品绝对正宗,并且价廉物美。可是,有一次他见了我却诉起苦来。他说:“我的店开始的生意也很兴旺,但是总不能“留客”(客人光顾后很少再度光临成为老顾客)。于是我与他作了分析,服饰的质量没有问题,价格没有问题,那么,毛病就要在他店中的销售员身上去找了。
顾客再度光临,肯定是他对上一次的光顾相当满意。
顾客满意的标准是很难用一个尺度去衡量的,有的注重商品质量,有的冲着便宜的价格,而有的顾客再一次回头的理由,也可能仅仅是因为该店有一位漂亮的销售员(因此许多商店的销售员首选“花瓶”)。
不过,客观地分析起来,顾客满意不满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第二恐怕就是人的因素了。
任何一位顾客购买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都是因为他对此有所需要。
然而,并不是这件商品或这项服务满足了他,他就会满意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得到了满足是“正如所料”,若要让他从心里感到满意,必定要有让他感到“超出预期”的效果,而要达到这个效果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的因素”。
于是,销售员的做人的技术——也就是说话的语气与表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还有一位朋友,也是开的服饰店,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位教授在他的店里订了一套西服,预备三天后到外地开学术会时穿的。
可是,就在他头天下午在取西服的时候,却发现他订的那套西服竟被换错了,而剩下的西服他又穿得不合身。为此他感到很恼火。
销售员是个非常聪明的小伙子,他一边忙不迭声地连声道歉,一边答应那位教授立即想办法换回那套西服,并量下那位教授的尺寸,许诺即使万一找不到取错西服的人,也保证在最好的服饰店为他购置一套,并重新为他再订做一套作为赔偿。
如此一来,这位教授感到非常满意,他没有为难销售员,而是穿着自己另外的西服赴会去了。他说只要回来后能拿到满意的西服就可以,并说他将成为该店的老客。
其实你仔细想想,过错在我朋友的服饰店,销售员的赔礼和许诺皆是为了补救过失,按理说这位教授是不应该感到满意的。
但是,就因为该店的销售员会做人,“会说话”,便使教授从不满意转为满意的。
看起来,万一商品服务出了差错,用好的态度好的言语——用人的因素来补救,可能会反败为胜。
同样是开服饰店,我第一位朋友以为产品质量好就肯定生意好,其实他错了。只有像我第二个朋友这样,既注重产品质量又注重销售员的“做人的技术”,用和善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使顾客宾至如归,回头客才能留得住。
(七)幽默推销
幽默可以搞活气氛,并由此拉近双方的距离,给大家留下良好的印象。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绝对是一个头脑灵活,处事不呆板的人。
有人说,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缺乏幽默感。其实不然,在我以上所举的众多实例中,就有不少是东方国家的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幽默已经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尤其是一些工作性质是需要与人直接交流的人,如能掌握一些幽默的技巧,对其事业的成功将带来机遇。
下面我举几个营销员幽默推销的实例: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商店买香肠,当售货员问他要买多少时,他说:“50克。”于是,售货员用一种幽默的口吻对他说:“能不能多买点?我不想把我的手指割掉。”顾客被他的话逗笑了,并且在谈笑中决定购买200克的香肠。
由此可见,在推销商品时,富有幽默感的交谈有可能扩大你的销售,这是千真万确的。
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农村,农民都有用尿壶的习惯。
有一天,一位老农来到集上,专门赶到缸瓦店去买尿壶。
他拿起左边的尿壶看看,又拿起右边的尿壶看看,一边仔细端详一边自言自语:“好是好,就是大了一点。”
销售员在一旁听了这句话,就微笑着接过话头:“大爷,冬天夜长啊!”
你看看,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既幽默又温暖人心,弄得那位老农当时就高高兴兴地把尿壶买了回去。
一个销售员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必要的幽默和建议,可以创造出顾客乐于接受的催促力量,使其购买量增加。你想想,谁不喜欢幽默呢?
有一位大学生头脑灵活,谈吐风趣。除了上课外,业余时间他就干推销员。
有一次,他在推销牌匾时情况不佳,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促销的好办法。
他走进一家报社问:“你们需要一位有才干的记者吗?”
“不”
“编辑呢!”
“也不需要。”
“那么,印刷厂如有缺额也行。”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这位年轻的推销员边说边从皮包里取出一块精美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收人。”可想而知,他的推销成功了。
幽默可以渲染气氛,可以适时地开启对方的心扉,为你的成功创造契机。
除了严肃讨论时不具备幽默空间,其他的许多场合,幽默都是派得上用场的。
因此,当你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陷入尴尬紧张的情形之中时,不妨洒脱地幽默一下,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将窒息人的气氛缓和下来。
(八)实话别实说
实话不实说并不是虚伪,话是说给他人听的,你的话可以使他心情舒畅,也可以使他情绪一落千丈。使人心情舒畅于己于人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佐藤的车已经用了十几年了,最近有不少推销员向他推销各式车子,他们总是说: “您的车太破了,开这样的破车很容易出车祸的……”或是说:“您这破车三天两头就得修理,修理费太多了……”佐藤却执意不买。
有一天,一位中年推销员又向佐藤推销,他说: “您的车还可以再用几年,换了新车太可惜。不过,一辆车能够行驶12万英里,您开车的技术的确高人一筹。”这句话使佐藤觉得很开心,他即刻买下了一辆新车。
实话不实说并不是要你不讲实话,并不是要你以次充好去欺骗客户,它只限于你推销的商品以外的东西,对你的商品你必须实话实说。
(九)诚实乃营销之本
我们干推销工作的,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诚实交易。
俗话说:公平买卖,童叟无欺。谁都知道,用花言巧语欺骗顾客,或许能求得一两次的推销成功,但肯定日子久了就被人识破,以至于顾客对你推销的商品“敬而远之”。
下面,我想给你举一个由于推销商以欺骗手段而导致交易失败的实例:
有一位顾客为了使自己在当新郎时更英俊漂亮,希望能买到一套真正的毛料西服。
这位顾客怕买到假货,特意来到市中心的一家大服装店,销售员很高兴地把他领到了服装橱窗前。
当这位顾客发现有一套西服挺好,颜色也很合自己的心意时,便问了这套西服的价钱。
谁知一问价钱后他大吃一惊,因为这套全毛西服的价格还不到他原先预料的一半。因此他对这套西服的质量表示怀疑。
销售员拍着胸保证说:绝对全毛,因为试销,所以价格卖得很低。
这位顾客把西服取下来试了试,很合身。
于是他在试衣镜前看了又看,感觉非常好,他不仅对自己这么顺利地买到这套西装感到满意。
如果不是因为这位顾客还要买一条与之相配的领带,可能他就付款将西服取走了。
在去领带柜组的途中,他看到另一套西服,与自己选中的很相似。便走过去仔细观察起来,这一观察,竟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向销售员询问这套西服的价钱。
这一问他又吃了一惊,因为这套西服的价格竟比那套西服高出两倍还多。
于是他问:“这套为什么这么贵呢?”销售员说:“这套完全是毛料的。”顾客又说:“刚才我选中的那套你不也说是全毛的吗?”销售员又说:“那套西服虽然也是毛的,但里面多少掺了一点纤维。不过我向你保证,没有人会看出这两套西服的差别,就连规格尺寸都是一样的。”
顾客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讲明真相呢?”
销售员有些语塞地说:“我想等你买走了就告诉你的,你放心,我从来都不欺骗人的。”
可是,这位顾客却再也不“放心”了,他不但取消了原来选中的那套西服,甚至从此以后再也不去那家商店,不再在那里购买任何一件物品。
你看看,用隐瞒实情的手法欺骗顾客,到时候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