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肠道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11418200000005

第5章 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

一、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指在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感到费力,梗阻感或“发噎”,此表示食物自口腔到胃的过程中发生梗阻而出现的一个症状,感到梗阻的部位可能在咽部或食管。通常在吃固体食物时感到困难,严重者水都难以咽下,吞咽困难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即使病情不重,也应尽可能找到其发病的原因,尤其是老年人。

二、反胃

反胃是指食管或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若反流物为酸性胃内容物称为反酸。体位性反胃是食管疾病主要症状之一。因反流到食管的胃内容物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烧心或疼痛。嗳气也常与反胃同时出现。

三、呃逆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肌收缩,在收缩终了时,声带突然关闭而发出声音。在呃逆时,不仅可以听到发出的声音,而且可以看到膈肌的活动,正常人多在饱餐、饮酒、过度吸烟、精神紧张后发生。持续时间不等,几分钟至几个月。若持续几周不缓解,则称为顽固性呃逆,常有器质性疾病存在。

四、烧心

烧心或胃灼热是指在剑突或胸骨下的一种烧灼或发热的感觉,有时呈烧灼样疼痛。此为食管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饮水和服制酸药症状可以缓解,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

五、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不振称为厌食。食欲不振可由于很多因素引起。食欲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质有广泛的联系。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抑制摄食;一个是嗜食中枢,使食量增加。食欲不振原因有:①神经精神因素引起。②消化系统疾病,这是临床上最常见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③胃肠外的疾病,如发热、低血钠、酸中毒和右心衰竭引起的消化系统充血等。

六、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是想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轻度的恶心可有上腹部不适及胀满感,对食物感到厌恶,严重的恶心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头晕、头痛、出汗、面包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和血压降低等。恶心同时伴有呕叶。但未将胃内容物吐出称为干呕。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与呕吐同时出现,但也可单独发生。

呕吐是指有力的将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呕吐从生理意义上讲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可将对身体有害的胃内容物排出体外。但是剧烈、频繁的呕吐,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而且由于大量胃液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碱中毒。长期呕吐因不能进食而发生营养不良。在有神志障碍的患者,可因呕吐发生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七、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且粪便量增加,水量增加,粪便变稀,并且可含有异常成分,如未经消化的食物、黏液、脓血和脱落的肠黏膜等。正常人排便次数因人而异,隔2~3日1次或每日2~3次不等,但排出的水量每日不应超过200毫升。粪便成型,不含有异常成分。腹泻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否则为慢性腹泻。

八、便秘

便秘是消化系统的一个常见症状。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太久,水分含量降低,变干变硬,以致不易排出。正常人排便习惯因人而异,但粪便并不干燥坚硬。如果较原来排便习惯有较明显的延迟,粪便坚硬而不易排出,即可称为便秘。

九、呕血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上消化道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恳韧带(Treitz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都伴有呕血。如出血量不大而且在胃中存留的时间较长时,因胃酸的作用使血红蛋向变为正铁血红素,故可呕出咖啡样物。若出血量大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硫化物与血红蛋白中的铁作用形成硫酸铁,硫酸铁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使其表面发亮而呈柏油样,既柏油便。服用铋剂、铁剂和食用大量动物血,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若出血量大,在胃肠中停留时间短暂,红细胞不能完全被破坏,可排出暗红色血便。

十、便血

便血是指自****排出血液。出血的部位可能来自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上),也可能来自下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便血分为黑便和血便。

十一、腹胀

腹胀可以是一个主观的感觉,一部分或全腹胀满。也可以是一种客观检查所见,即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腹胀可为生理性的,如晚期妊娠,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腹水,胃肠胀气,腹腔内巨大肿物。有时自觉有胀满感,但检查可能无阳性所见。

十二、腹痛

腹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腹腔内脏器的疾病所致,因此腹壁的疾病,如外伤、感染和胸腔内脏器的疾病,如大Ⅱ十性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都可引起腹痛。

十三、黄疸

黄疸是指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而引起巩膜及皮肤黄染。血中胆红素大于17umol/L。而小于25.5/umol/L,虽然血清中胆红素已较正常增高,但临床上未发现有黄疸现象,称为隐性黄疸,若大于25.5umol∕L,巩膜及皮肤可发现黄疸现象,称为显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