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最后女王
11397200000043

第43章 韩信喜欢的谜题

韩信,是个人物!

面对韩信自信心爆棚的墓志铭,我不禁对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军神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六叔、延明在汉白玉石碑周围细细搜索,想找出“一封信”的线索。这时就看赵翼慢慢蹲了下去,我问他:“不舒服么?”

赵翼指着墓碑下面说道:“这里还有一行小字。”我仔细辨认,写的是——若是来者是我的信徒,该做什么你懂得。

赵翼在韩信墓前的黑色大理石板上规规矩矩跪下去,磕了七个响头。

五体投地的七个响头磕下去,赵翼就觉得膝盖下面一沉,原来是大理石板从正中央裂成两半。赵翼心里一惊,身体不由自主向前倾斜,伸手扶住地面,就觉得硬硬的似有一物。

赵翼掀开大理石板,缓缓拿出硬物,原来是一个积满灰尘的黄铜匣子。匣子上面有一块金板,上面依然是韩信喜欢的谜题:

一日,鬼谷子在2--100这99个数字中选了2个数字,然后把它们的和告诉了庞涓,把积告诉了孙膑。当然,庞涓不知道积是多少,孙膑不知道和是多少。

第二日,庞涓遇见孙膑,很傲慢的对孙膑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

孙膑立刻还击道:“本来我不知道的,但是现在我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了。”

庞涓想了一会,说道:“现在我也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了。”

韩信很欠扁的在金板上写道:只有输入正确数字,盒子才能开启,否则,盒子上机关联动,数根弹簧激发飞锥射出,瞬间伤人。同时,盒子里面储存的药液就会流淌而出,腐蚀盒子里面的东西。不过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下面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金板下面是呈九宫格分布的九个按键,以及一个横格“确认”键,却不像墓门口的“韩信点兵”谜题一样,有个“零”键。

黄铜匣子里说不定有“女王”与韩信之间的一封信,不枉我们几乎把命送在这里,总算能回去交差了!一想到这一点,我们心潮澎湃。

我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计算,他想:就算用穷举法,也能算出这两个数吧?

赵翼不服气地说:“韩信先生太小看人!零键根本就没意义——因为这两个数一定不是10的倍数!”

六叔在旁边喃喃地说:“韩信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了,过时的药剂还能腐蚀纸张?不会这么巧吧?”

赵翼说道:“你看,像‘漂母之德’那样一千多年前利用水力驱动的机关依然令人措手不及,切不可有侥幸心理!何况,我已经有头绪了!”

我一听,心想:看来赵翼的算术功底亦不弱。

赵翼胸有成竹地说:我算出来了,就是……(请读者自行计算,答案明天公布)

延明和六叔用背包遮着赵翼的身体,让他用匕首按动按键。

匣子打开了,里面是一卷羊皮纸卷轴,中间还裹着一个棒状物。

延明邪恶地笑了:“在女王大人那里,韩信大人是个攻啊……”

赵翼恶狠狠瞪了他一眼,厉声说道:“休得无礼!你们没看出来么——这是一根人类的小臂骨!”

我急于找到女王的那“一封信”,戴上手套、双手徐徐展开羊皮纸。其他三人屏住呼吸,举着手电去看,不看则已,一看之时面面相觑——羊皮纸卷轴上光滑如镜,没有一个字。

难道这不是女王让我们取回的那“一封信”?一时人人沮丧、半晌无语,赵翼首先打破沉默说:“韩信不会把无意义的东西放在如此重要的地方,这或许是我们要找的书信,不过暂时还不能破解里面的秘密。”

延明最为急躁,大声说:“这意味着我们还要在见鬼的墓穴里探险,天知道还会碰上什么幺蛾子?”

赵翼在旁边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先看看那个棒状物,说不定能发现什么线索。”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那个棒状物上,赵翼解开外面包裹的皮子,我定睛一看,这是一支人的小臂骨,表面镂刻了、用金箔拉丝镶嵌出花纹,小臂骨上错落有致地镶着绿松石、天青石、红玛瑙,上面按顺序钻着孔洞,似乎是个法器。

赵翼说道:“看这个小臂骨,似乎不是中原的东西,倒像是吐蕃人的东西。”我笑道:“这到像个笛子,你们会吹笛子么?不妨一试!”

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起来在翠港近海女王的洞穴发生的事,最后的女王被困在船舱里时,她戴上骷髅面具、吹响人骨笛子召唤鲨鱼半人……现在在韩信的墓穴里看到相似的笛子,看来“女王”曾经指点过他很多东西。

赵翼略懂音律,他仔细擦去浮灰、把笛子凑到唇边,其他手指试着按动孔洞,凝神吸气,开始吹奏。

人骨笛子和中原的竹笛不同,发出奇怪的呜咽声。我猜这笛子设计上和少蛇女的一样,人骨细密的骨质和两端骨头的造型,似乎和骷髅面具一样强调扩大音波,而不是单纯地发出声音。我、延明、六叔的耳膜只觉得被震得嗡嗡作响,赵翼吹了一会儿,也觉得口干舌燥、嘴唇酸麻,也就作罢。

四人不禁同时陷入沉思——韩信和少蛇女关系非比寻常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这支人骨笛子的外观是怎么回事?不是中原的风格、也不是少蛇女的STYLE,像极了吐蕃的风格。

汉初时候有记载的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月氏、莎车、楼兰,和西南边陲的吐蕃族相距十万八千里。如果说这支笛子是月氏、楼兰的产物,还情有可原,谁会在汉朝初年就和吐蕃发生联系呢?

赵翼只是在想:传说先秦时代,周穆王曾派一支队伍去西南方的瑶池拜会西王母,莫非崇拜西王母的民族是吐蕃的雏形?少蛇女说她曾经将三个半蛇人流放到西方,传说中的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蓬头戴胜”,会不会是少蛇女那样半人半蛇的存在?

时间已经不早了,容不得我们作更多的思考。赵翼看看墓穴,上面的封土是三合土——用鸡蛋清、糯米汤、黄土混合而成,十分坚固,就算是百十来个人拿着铁锤也砸不开。赵翼对着墓穴恭恭敬敬三鞠躬,说道:“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保护墓地。韩信大人已经长眠一千多年,就让他继续长眠吧!”

我也说:“有了这支人骨笛子,咱们也算不虚此行。换个地方,找找女王的那一封信吧!”

四人收拾好行囊,小心翼翼地把羊皮纸卷轴连同人骨笛放回黄铜匣子,收在背包里面,正要离开,忽然从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