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最后女王
11397200000042

第42章 从未逢对手的军神

破了刀阵,赵翼有些后怕,刚才齐心协力,误打误撞,若是换了别人各自为战,恐怕早就死于刀剑之下。四人迤逦前行,一路竟然没再遇到机关,最终来到一块汉白玉石碑之前,石碑上龙飞凤舞,镌刻着几行字。四束手电光亮照上去,我和赵翼你一句我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这样的——

远道而来的人啊,如果你们看到这块石碑,说明你们已经突破了我朋友设下的重重机关。这就是我的一生,我朋友设置的所有机关,都源自我一生的遭遇。

第一关名叫“胯下之辱”你们经过的通道时起时伏,时而逼近洞顶,时而被积水没过,好似当年我被屠夫的儿子拦住,逼我从他胯下钻过。你们从通道钻过,遭遇食肉甲虫了吧?不要打扰那些巨茧,不过那些甲虫相互感应,一只钻出,其他的也会倾巢而出,小心了!

你们过了第一关,必将触动机关,打开上面的水闸,第二关“背水一战”的洪水,你们是躲不过去的。

第二关“背水一战”把你们折腾惨了吧?这里有个天然的蓄水池,无论枯水期还是丰水期,机关一开,都有洪水灌入甬道!(延明内心大呼:“我们差点丧命啊!有木有!”)

你们有没有体会到我在赵国背水列阵,看着自己的士兵陷入绝境,拼死而一战的心境?世人皆说: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

殊不知,如果那时我的骑兵没有及时攻入赵国营寨,失败的就是我,陷阱者,可陷人,亦可陷己。

第三关“漂母(洗衣老妇人)之德”则是救出你们脱离陷阱的方法,算是我纪念漂母,网开一面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刚才的洪水也是推动石梁的动力,利用水力推动石梁轮番伸出,如同洗衣妇人的棒槌轮番敲打,这是纪念昔日我流落淮阴,漂母把自己所剩无几的汤饭分给我吃。

若是你们各怀鬼胎、不肯通力合作,无论如何发现不了通往这主墓穴的石洞,也躲不过滔天洪水。看来你们和淮阴漂母一样,有一颗互助之心。

第四关是最后一关——“十面埋伏”,从入口的连弩,到后面的刀阵,无不像当年将西楚霸王项羽困在九里山的情景。

当年樊哙、灌婴、夏侯婴等人的十支军队,将项羽围困。但是这个阵势不是无懈可击的,只要破坏了各个兵团之间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尚有一线生机逃出来。你们也发现了吧?破坏一两片铡刀的钢线,反而使其成为另外铡刀的阻碍。

我和赵翼看到这里,终于确信墓穴里面长眠的究竟是谁。我心潮澎湃、踏上一步,无意之中脚下的石头一掀,整个石碑轧轧地转动起来——原来刚才是背面,现在才是正面的墓志铭,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我树敌无数,却从未逢对手。

在秦岭栈道上,他们说章邯永远不会被征服。

在背水一战的时候,他们说赵国永远不会臣服。

在九里山与暴垓下,他们说项羽永远不会被击败。

现在他们已无话可说。他们畏惧我,如同畏惧带来雷霆和死亡的自然的力量。我就是韩信,我就是大汉淮阴侯——从大将军、左相国、齐王、楚王被削至淮阴侯的韩信。

下面还有小字:“惟愿吾师发明的……(缺字)与栈道技术能够帮助后世……”

“吾于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转运木材、粮食、器械工具不易,皆凭……(缺字)往来穿梭,保证民夫、士兵之物资供应。”

众人继续往下看,韩信写道:“……吾于水力充沛之地,建造水力驱动的吊笼和伸缩式的栈道,若敌军来袭,仅需缩回栈道、收起吊笼即可,不必焚毁。”

底下还有一句,字迹泰半残缺不全,但是从剩下的文字可以猜出,韩信在回忆他的恩师,字里行间别有复杂的情愫。说是深情款款吧,可又隔着一层;说是感恩戴德吧,可又透着隔膜和提防,还有不可名状的恐惧,似乎只有在墓志铭上才敢说这些话。

“仅凭秦末汉初的技术水平,恐怕还达不到如此高度。”赵翼突然说,“我猜韩信得到了高人指点,而且,那位高人指点他不是一星半点儿。”

“你是说,‘女王’曾经指点过他?”我越琢磨越觉得是这个理儿,“赵翼,你曾经在‘女王’的记忆碎片中看到一个少年,而那少年,曾经在江苏淮阴遇到漂母舍食……”

“是的,现在可以肯定——‘女王’曾经是韩信的师父,她曾经计划以‘徐福’的身份把韩信招到咸阳,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她们寄生秦始皇的计划破产了。但有此渊源,‘女王’才会让我们取回韩信墓葬里的一封信,不知道那上面说了什么……”

我只觉得一路上诡异丛生,似乎有人故意把我们赶入这里,但是又不像,就听赵翼继续说:“还有,韩信选芒砀山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墓地也有他深入的考量。”

我说:“愿闻其详。”

延明也露出“你快说”的目光。

赵翼说:“芒砀山是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地方,是西汉革命火种的发祥地。用带点儿封建迷信的话说,芒砀山是刘邦的‘龙牙’。刘邦再流氓,怎么会掘了韩信的墓穴、拔了‘龙牙’呢?他自己不能扇自己耳光啊!”

“堪舆、选择风水宝地是张良的拿手好戏,他不但擅长谋划,而且对于修道有很深的研究。韩信说他的朋友设计了这里的机关,看来是说的张良了。他选中的地方,不但有利于设置机关,而且还有政治上的考量!”

“张良在芒砀山安葬了韩信,大造舆论——‘龙牙’主帝王兵戈,如果冒犯,将会遭到军事失败!一语成谶,刘邦果然在白登之围险些命丧匈奴之手。”

“刘邦知道张良装神弄鬼是为了保护韩信,积怨之下,将其降职;但是不敢得罪太深,没有削弱爵位。“

“刘邦在白登之围死里逃生,心中对韩信又是可惜、惭愧,又是恼恨,恐怕会发出‘若是韩信在此,不至于惨败于匈奴之手’的感叹吧?于是终刘邦一生,没有掘了芒砀山的韩信墓。这也算是韩信、张良、萧何汉初三杰的计谋深远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