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75

第75章 系辞上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经》中,包括四项圣人应用的方法。用来议论时,崇尚《易经》的文辞;用来行动时,崇尚《易经》的变化;用来制造器具时,崇尚《易经》的形象;用来卜筮时,崇尚《易经》的占断。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所以,当君子将有所作为,有所行动时,向《易经》探问,就会依所问的,给以回响。不论远近、隐微、深沉,都能得知未来事物的变化。如果不是天下最精微的道理,又怎能如此呢!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是交互参考的意思,在此处,指阴阳爻相互置换,由此发生的变化。将数字交错综合,了解其中的变化,就可以完成说明天地变化的文辞;究极数字的变化,就可以决定天地变化的形象。如果不是天下最奥妙的变化,又怎能如此呢!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易经》本身,没有思考,没有作为,寂静没有行动;但只要能够感应,就能贯通天下一切的道理。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奇的道理,又怎能如此呢!

由这一段“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说法,可见受老子“无”与“静”哲学的影响。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易经》圣人用来究极事理的深奥,研判事机的微妙。由于究极事理的深奥,所以能贯通天下人的心志;由于研判事机的微妙,所以能成就天下的事务。由于如此神奇,所以,看不到快速,却能快速,看不到进行,却能达到目的。孔子赞叹说:“《易经》中,包含了辞、变、象、占,这四种圣人应用的方法。”就是指此而说的。

以上第十章。说明《易经》的“系辞”“变化”“象征”“占卜”四种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