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50

第50章 卦四十九·革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这一卦,上卦“兑”是泽,下卦“离”是火,兽皮在水中浸,在火上烤,制成皮革。又下卦的形状象是灶;上卦的形状象是被烘烤的皮,两个阳爻是皮的坚实部分,上面的一个阴爻,象是要除去的毛及松软的部分。制成的革,使原来的兽皮面目一新,而内在的实质,却没有改变;亦即,王朝可以变换,风俗习惯、文物制度,可以改革,但治国的根本原则,不会改变。

“己日”的解释,众说纷纭,但由蛊卦的“先甲三日”,巽卦的“后庚三日”等例子推断,当是指十干的己。在十干中,己日已经越过中央,是盛极而衰必须变革的时刻;所以,己日有变革之日的含义。

变革,要在必须变革的时刻,采取行动,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这一卦,内卦“离”是明,外卦“兑”是悦,象征明智使人悦服,所以具备元始、亨通、祥和、坚贞的德性。但变革是非常行动,当然会随着发生一些后悔事件;可是,具备以上四项德性,就可以使后悔消除于未然。亦即,在实施变革时,动机必须纯正,行动必须正当,必会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悦服,变革的意图,才能圆满实现;一些难以避免的后悔,也可以消除;否则一切落空,只有后悔。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革卦,由卦形来说,上卦“兑”是泽,有水;下卦“离”是火,水浇到火上,一旦熄灭,又会重新燃起,是变革的形象。又,上卦“兑”是少女,下卦“离”是中女,两个女人同住在一起,意见彼此冲突。这一点,与睽卦相似;不过,睽卦是两人分离,这一卦则彼此不能相让,终于发生家庭革命。当变革的时机成熟,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改革者,应以下卦“离”的文明德性,使群众悦服,改革的意图,才能够大有亨通,使一切步入正道。改革的方式,必须正当,才能将后悔消除。一切的改革,应当依循大自然的法则进行,天地由变革形成四季变化,作育万物;殷汤王,周武王革命,依顺天时,因应民心,是势所必然的行动;这一卦所显示的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就太大了!

以上“顺天应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革命常用的口号。大体上,儒家对革命,持肯定态度,孔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但孟子则明快地说:“天子受天命而成为天子,但天命的有无,则显示在民心的向背,违反民心的天子,就丧失了天命,必然被民心所归的新受命者打倒。”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历”与曆同。这一卦,上卦“兑”是泽,下卦“离”是火,泽中有火,水盛大,使火熄灭;火盛大,使水蒸发消失;相克相生,产生变革的现象。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制定历法,以明确显示季节变化,使人民据以耕种作息。

古代,以农业为立国根本,特别重视历法,颁布历法,成为帝王的重要责任,改朝换代,往往重新颁布历法;所以,革命也称作改换正朔。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巩”是用皮革捆扎,固的意思。“初九”在卦的最下位,与上方的“九四”,又不相应;因而,不能积极有所作为,但可以巩固防卫自己;因而,以使用黄牛的革来巩固,作为比喻。黄是中色,有中庸的德性,牛有顺从的德性;亦即,应以中庸、顺从的德性,巩固自己,不可以冒进,变革必须极端慎重。

达—爻,说明变革必须先巩固自己。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六二”柔顺中正,是下卦的主爻。下卦“离”是明;所以,“六二”具备文明的德性,成为改革的主体,又有“九五”应援,可以发动改革。但改革必须时机成熟,要等待盛极而衰,腐败已经显露的时刻,才能发动改革;这时,前进吉祥,不会有灾难。

这一爻,说明改革必须时机成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革言三就”,不容易了解。一说,变革必须慎重。须再三经过讨论,三次意见一致,认为可行,才能行动;一说,是指武王革命成功之后,并不立即实施政令,先宽恕箕子等,采取三项安抚措施。在此处,采用前者的说法。

“九三”刚爻刚位,过于刚强,又离开中位,到达下卦的最上位,表示操之过急;这时前进,即或行动正当,也有危险。然而,位置正在上下卦的分离处,以时机来说,又必须采取行动;因而,经过再三详细审议,意见一致时,再采取行动,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获得成功。

“象传”说:因为已经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走,不得不采取变革行动。

这一爻,说明变革即或势在必行,也应极端谨慎,再三考虑。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所以有后悔。但在时间上,变革已经超过一半,上卦的“水”与下卦的“火”,由势均力敌,走向逆转的边缘,正当天命转变的时刻;而且,“九四”阳爻阴位,象征刚柔兼备,既不畏怯,亦不妄进,正是改革家的性格;所以,想像中的后悔消失。然而仍然需要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然后行动,才会吉祥。

这一爻,说明改革者的性格、时间因素,以及首先赢得群众信赖的重要性。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变”指野兽夏季脱毛,色彩浅,到冬季,毛变厚,光泽美丽。“文”是魔纹、文采。“炳”是光辉。

“九五”阳刚中正,在君位,是革卦的主体,相当于伟大的人物。当从事应革之前,领导变革的伟大人物,必须自己先行改革,然后改革周围的人,最后推广于天下,改革才能成功。而且,改革并非修补装饰,而是要彻底使其面目一新,就像老虎的斑纹,到了秋天,变得光泽鲜明。老虎在野兽中,最有威严,相当于伟大人物,所以用虎比拟。不过,改革虽然可以成功,但先决条件,应当在没有占卜吉凶之前,先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这一爻,说明变革必须彻底,而非修饰,并且再三强调,必须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君子比大人低一级,豹也比虎的光采次一等。“蔚”同郁,繁盛但不显明,比炳也稍差。

“上六”是革卦的极点,表示改革已经完成。在这时候,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继续革新自己,致力于新的文化建设,就象豹的斑纹,随着季节,变成鲜艳光彩。庶民也应革除邪恶,善良温顺的追随领导,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当改革完成之后,不可再采取积极行动,应当使群众有喘息休养的期间,以适应新的生活;所以说,前进有凶险,安静无所作为,才正当而且吉祥。

另一解释,说君子受到圣王的感召,由心中改变气质,象豹的斑纹变化,显示在外;但一般群众,不可能由心中改变,人性本来善良,只要表面改变,能够服从,就可以了。如果对群众过分要求,反而凶险,只要固守正道,就会吉祥。

实际上,“君子豹变”这句话,含有以上两种意义。

这一爻,说明变革成功以后,上下应当洗面革心,并且与民休息,以适应新的生活。

革卦,阐释变革的原则。盛极而衰,当腐败迹象已经显露,就必须采取变革的非常行动,但一切文物制度可以变革,根本原则却不会改变。变革的原则,首先应巩固自己,并且等待时机成熟,当势在必行,然后发动,顺天应民,始可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而且,变革为非常行动需要极端慎重,不可急功好利。领导变革,必须诚信,动机纯正,手段正当,刚柔并济,既不畏怯,也不妄进,把握中庸原则。变革并非修饰,而应彻底革新,以身作则,推广及于大众。变革成功之后,上下即应革心洗面,而且与民休息,以适应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