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49

第49章 卦四十八·井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井卦,是与困卦形象完全相反的“综卦”,困与养,一反一正。

井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井井”,是洁净不渝,“汔”与几同,几乎的意思。“繘”即绠,汲水用的绳。“羸”是累,阻扰及失败的意思。

这一卦,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水桶进入于井中汲水,所以象征井。村落可能有变迁,但井不会变动,人们来来往往汲水,而井水则依然洁净不变。当汲水的瓦瓶,几乎到达水面时,因为吊绳没有完全伸开,以致阻扰,使瓦瓶翻覆破裂,所以凶险。亦即,用贤的道理永远不变,用贤无功也不会有过,人事管道,应畅通无阻,造福人民的工具,不可毁弃;引伸为处理事务,应当遵循过去的成例,不可以任意变更,这样,就是没有功,也没有过,进退就不会有改变。另一方面,也应当谨慎小心,贯彻始终,不可功亏一篑。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进入水中,将水汲上,所以说是井;井以水养人,而汲之不尽。村邑改变,而井不改变,因为“九二”与“九五”都是刚爻,在上下卦的中位,刚毅中庸而不变。几乎到达水面,吊绳没有伸开;是说功败垂成,徒劳无功。水瓶翻覆破裂,所以有凶险。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下卦“巽”是木,上卦“坎”是水,以木桶汲水,所以是井。一说,树木由根部汲取水分,到达末稍,与井的作用相似;或者是以木制的水车取水;总之,是辛苦的由井中汲水,以养活人的意思。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鼓励人民勤劳,并相互劝勉协助,以维持并改善生活。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禽”即擒,是猎获,有获得的意思;又解作禽兽,或水栖动物。

在这一卦,刚爻象征井水涌出,往上升进,吉祥。“初六”是阴爻,在最下位;所以,相当于井底的泥沙。井中只有泥沙,没有水,当然不能供给饮水,像这种旧井,不能获得水,或是没有水栖动物,也解作没有禽兽来饮水。

“象传”说:井中有泥,不能饮,是指“六”在最下方。旧井不能获得水,因为时间的演变,被舍弃了。

这一爻,说明不合时宜的人,将被淘汰。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谷”字是一半水与口字组成,水的出口的意思。“鲋”是鲫鱼,也说是虾蟆。“九二”刚毅中庸,象征涌出的水,可是,与上卦的“九五”不相应,而与下面的“初六”阴爻邻接,以致井水漏失,不能上升,残留在井底的水,只能供鲫鱼等小鱼生存,就象漏水的破瓦瓮,失去了效用。

“象传”说:这是有贤人在野,但上方没有援引,无法升进,“与”是应援的意思。

这一爻,说明野有遗贤。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渫”是将井中的泥沙挖出,使井水清洁。“九三”阳爻阳位得正,在下卦的最上位,不是井底的泥沙,已是清沏的水,但不能饮用,未免可惜。这是可以汲取饮用的水,犹如有贤士在野,却没人能用他,明智的君王,就应当将这些贤士,提拔任用,无论对君王,对贤士,都是幸福。“象传”中的行恻,是说行人都觉得惋惜的意思。

这一爻,说明应当求贤,发掘人才。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甃”是修理井的内壁。“脩”即修。“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但柔弱无力,不能大量供水,这是因为正在修理井壁,不久就可以修好,不会有灾难。亦即自己应当进修,充实自己,不会没有出头之日。

这一爻,说明贤者应进修充实,以等待时机。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冽”是洁。“九五”刚毅,表示水大量涌出;而且中正,象征井圆满的供应饮水的功能,使人人都有清洁冰冷的泉水可饮。亦即,具备刚毅中正的德性,能普遍施惠给众人。

这一爻,说明应当使贤人为全民造福。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收”是汲取,“幕”是盖子。“上六”是井卦的最上位,象征由井中将水取上来,到达最上位,使井的功能,完全发挥。井水既然汲取不尽,就勿须加盖,以开放给众人使用。然而,必须可靠,确实能够源源不绝地供水,给人以最大的便利;亦即,当人在最高位时,就应当始终诚心诚意的为民服务,才是最大的善行,也是最大的吉祥。

通常上位无位,“五”才是尊位;但井的性质不同,以上位为尊位,可见《易经》的原则并非固定不变。

这一爻,说明当贤者在位时,应当为民服务。

井卦,阐释用贤的道理。当在穷困中,就必须起用贤能,方足以振弊起衰。贤能被遗弃在民间,是莫大的人才浪费,但却往往人事管道阻塞,以致不能任用;因而,当政者必须时刻留意发掘人才,蔚为国用,以造福全民。而贤能的人,也应当诚心诚意,不断进修,充实力量,以服务人民为己志;否则,也会因不合时宜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