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44

第44章 小儿暑疖

暑疖是指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疖病。主要为头面、胸腔处出现2~4厘米的疖肿,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多伴寒热头痛,心烦口苦,便干尿黄,头昏乏力,恶心胸闷等。

银翘二叶饮

【组成】 银花10克,连翘10克,鲜荷叶10克,鲜竹叶10克。

【制法】 用以上4味,沸水冲泡。

【功效】 祛暑解毒。

【用途】 适用于小儿暑疖。

【用法】 代茶凉饮。

忍冬藤饮

【组成】 忍冬藤10克。

【制法】 取以上1味,沸水冲泡。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小儿暑疖。

【用法】 代茶饮,每日1剂,连饮7天。

金银花饮

【组成】 金银花500克。

【制法】 把以上1味加水至1000克,浸泡2小时,进行蒸馏,收集1600克蒸馏液,然后再蒸馏1次,收集800克蒸馏液。

【功效】 清热,解毒,消暑。

【用途】 适用于小儿暑疖。

【用法】 每次饮用50克。

柏矾洗方

【组成】 川黄柏30克,徐长卿30克,野菊花30克,地肤子30克,明矾1克。

【制法】 用以上5味加水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暑疖初起。

【用法】 温洗患部,每日2~3次。

菊参千里光洗方

【组成】 野菊花15克,苦参15克,千里光15克。

【制法】 取以上3味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用途】 适用于小儿暑疖。

【用法】 温洗患部,每日3次,每日1剂,连用7~10日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