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43

第43章 小儿寄生虫病

小儿肠道寄生虫病以蠕虫最为重要,其中以蛔虫、钩虫、蛲虫等在我国分布的地区较广,小儿的感染率相当大,病情严重的可造成小儿不同程度的各种病理损害,感染轻者一般可引起营养障碍、消化紊乱及各种精神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蛔虫病者常以排出蛔虫和粪便检验有蛔虫卵而确诊。常见症状有腹痛,食欲不振,患儿有择食或异食癖,喜欢吃生米或土块等等,由于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故可引起患儿精神萎靡或兴奋不安、头痛、易怒、睡眠不佳、磨牙等症状。蛔虫病还可并发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大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仅在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排卵时,可引起会阴中瘙痒,尤以夜间为甚。病情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般患儿有食欲不振及好咬指甲的习惯。钩虫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发热、咳嗽主要症状。随疾病的发展,患儿可出现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营养发育差以及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等症状,粪便检验可有潜血和发现钩虫卵。本病属中医学“虫症”范围,由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引起,前者食入未洗净和未煮熟的食物,虫卵进入人体;后者过食生冷滋腻之品,阻滞中焦运化,积湿成热,为诸虫滋生创造条件。虫症形成,则使脏腑虚弱,最后导致营养不良。故治疗本病先以驱虫,随即扶正健脾,并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方为长久之计。

蛲虫洗方

【组成】 百部15克,鹤虱15克,明矾6克,雄黄3克,胡连6克,樟脑2克。

【制法】 取以上前5味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樟脑,倒入盆中,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清热燥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症见肛门奇痒,夜间为甚。

【用法】 待水温适宜时熏蒸小儿肛门,至药液不烫时再洗浴小儿肛门,每日1次,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百部根榧子洗方

【组成】 百部根20克,榧子10克,苦参20克,石榴皮10克,槟榔10克。

【制法】 用以上5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清热燥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熏洗小儿肛门,每日1次。

百部苦参洗方

【组成】 百部15克,苦参15克。

【制法】 取以上2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清热燥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熏洗小儿肛门,再将六神丸1粒塞入小儿肛门,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百部苦楝皮洗方

【组成】 百部15克,苦参15克,苦楝皮10克,乌梅2个。

【制法】 取以上4味共研细末,备用。另取1剂,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100克。用药液适量调和药末成糊状,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清热利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睡前用药液反复擦洗小儿肛门,再用药糊涂敷,每日早晚各1次。

鹤虱参百洗方

【组成】 鹤虱15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花椒6克。

【制法】 将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清热燥湿。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临睡前熏洗小儿肛门和前阴局部,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百部酒方

【组成】 百部15克,55度白酒150克。

【制法】 把以上前1味置于酒瓶中浸泡3天,去渣取汁,备用。

【功效】 解毒杀虫止痒。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先洗净小儿肛门,再用药酒涂敷肛门及其周围部位,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贯众苦楝皮方

【组成】 贯众30克,苦楝皮30克,花椒15克。

【制法】 把以上3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熬成浓膏,备用。

【功效】 驱虫。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用法】 外贴患儿脐眼。

苦楝胡椒葱醋方

【组成】 新鲜苦楝根皮200克,全葱100克,胡椒20克,食醋150克。

【制法】 将以上前3味共捣如泥状,放锅中炒热,加入食醋,拌炒极热,以布包之,备用。

【功效】 理气止痛,驱虫。

【用途】 适用于小儿虫积腹痛。

【用法】 用消毒纱布熨脊背两旁,由上而下;少顷再加醋炒热,包好熨脐腹部,候药微热,改敷在剑突下,反复多次,以痛减为度。

芦荟洗方

【组成】 芦荟20克。

【制法】 用以上1味研为细末,加入冷水开150克浸泡,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先用温开水洗净小儿肛门,再涂上药液,每日早晨加服黑白丑粉3克,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豆油鸡蛋方

【组成】 豆油适量,鸡蛋1个。

【制法】 将鸡蛋打碎,用豆油煎炒作饼状。

【功效】 驱虫。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睡前敷肛门,连用7天。

雄黄醋方

【组成】 飞雄黄30克,食醋、麻油各适量。

【制法】 取以上前1味研为细末,用食醋浸之,再加入麻油调匀成糊状,备用。

【功效】 解毒杀虫。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用法】 每晚先用温开水洗净小儿肛门,再涂上药液,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细辛皂角蜂蜜栓

【组成】 细辛20克,皂角20克,蜂蜜200克。

【制法】 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蜂蜜炼至滴水成珠,再将药末加入炼蜜中调匀,使成均匀可塑性软块,用手搓成圆柱状的通便药栓(直径1厘米、长1.7厘米),备用。

【功效】 驱虫通便。

【用途】 适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用法】 取侧卧屈膝体位,将药栓蘸食油塞入患者肛门,每次插入1~2个药栓,塞入深度不得少于10厘米。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见排便排虫,如果30分钟后仍未见排出者可再重复给药1次。

蛲虫食醋方

【组成】 食醋适量。

【制法】 将食醋加温开水两倍,每晚睡前外擦肛门周围。

【功效】 驱蛲虫。

【用途】 适用于小儿蛲虫症。

【用法】 连用数周,并烫洗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