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18

第18章 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川崎病是1967年由日本川崎先生最早发现的,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岁,1~3岁的婴幼儿为高发年龄,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尤为多见。该病发病有六大特点:①高热,常为不规则或弛张热,可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1~3周,高热时伴烦躁不安或嗜睡;②两眼球结膜充血,热退时消散;③颈淋巴结肿大,亦可伴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④口腔和咽部黏膜出现弥漫性充血,口唇渐红、干裂或糜烂,见杨梅样舌;⑤躯干出现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瘙痒,但无疱疹及结痂;⑥手足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恢复期出现特征性指、趾大片状脱皮,常见于甲床皮肤交界处。本病还常出现心肌损害,发生心肌炎或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死,造成死亡。川崎病与儿童各种出疹样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及淋巴结炎、风湿病有相似之处,应注意加以鉴别。如果发现儿童持续发热超过5天,并出现手脚红肿、出疹及双眼出血等症状,就应考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相当于“温毒”的范畴,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

清营养阴汤

【组成】 生地、连翘、麦冬、赤芍、丹参各10克,知母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凉营,生津止渴。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服,疗程1~2周。咽部或淋巴结红肿,口渴喜饮,便干结,兼阳明胃热者加板蓝根15克,竹叶6克,玄参10克;神疲乏力、纳呆、气短、脉细数,气阴两虚者加生黄芪、五味子各10克,生甘草6克,重用丹参20克。

活血化淤汤

【组成】 赤芍、枳壳、当归各10克,桃仁、红花、川三棱、莪术、甘草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周为一个疗程。

石膏竹叶栀子汤

【组成】 生石膏20克,竹叶10克,栀子128、沙参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天花粉12克,芦根15克,甘草4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生津养阴。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双参五味子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党参12克,五味子10克,麦冬15克,黄芪15克,炒白术12克,生山药12克,石斛12克,生谷芽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养阴。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血府逐淤汤加减方

【组成】 川芎、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枳壳各6克,桃仁、柴胡、金银花各9克,桔梗4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行气活血,通络解毒。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水牛角赤芍丹皮汤

【组成】 水牛角12克,赤芍12克,牡丹皮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玄参12克,丹参12克,生石膏20克,生地6克,知母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凉营,生津活血。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葛根前胡蝉蜕汤

【组成】 葛根12克,前胡12克,蝉蜕12克,荆芥12克,连翘12克,赤芍5克,牡丹皮5克,青蒿1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石膏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辛凉宣透,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养阴解毒活血汤

【组成】 生地、玄参、麦冬、丹皮、赤芍、陈皮各6克,连翘8克,蝉衣、竹叶各5克,金银花9克,甘草4克,芦根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养阴凉营,活血解毒。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水牛角生地丹皮汤

【组成】 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15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知母10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黄连18克,生石膏20克,竹叶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

【用途】 适用于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热毒炽盛期)。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沙参天冬芦根汤

【组成】 北沙参10克,天冬10克,芦根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紫草10克,黄连5克,竹叶心8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养阴。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太子参生地桃仁汤

【组成】 太子参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五味子6克,麦冬6克,当归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清营活血汤

【组成】 水牛角、生地、玄参、银花、连翘各10克,丹皮、赤芍、淡竹叶、黄芩、生甘草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凉营活血。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解毒化淤地黄汤

【组成】 连翘、水牛角、生地各12克,当归、赤芍、川芎、丹皮、地龙各6克,红花、桃仁、蝉衣、乌梢蛇各5克,黄连4克。

【制法】 将上药加800克水煎至500克,去渣,浓缩至200克。

【功效】 解毒化淤,疏风通经。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腹胀、纳差、便溏加茯苓、白术各8克;胸闷、憋气加苏梗、全瓜蒌各5克;烦躁不安加紫石英、生枣仁各8克;皮疹严重加凌霄花5克;肢端水肿加川牛膝、益母草各5克。

银花赤芍丹皮汤

【组成】 银花12克,赤芍5克,牡丹皮5克,青蒿1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赤芍枳壳当归汤

【组成】 赤芍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川芎6克,三棱6克,莪术6克,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滋阴清热,化淤解毒。

【用途】 适用于川崎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