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4
11379000000022

第22章 帝王生活的真相(4)

少年时代的提图斯就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气质,他在许多方面都非常优秀。他相貌英俊,身体健壮,既威武又和蔼,且精通骑术和武艺。他也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并以超强记忆力而著称,他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而且不用打草稿就能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作诗。他还有音乐天赋,吹拉弹唱,无一不通。但即使年少的提图斯如此才华出众,罗马公众也并不喜欢他,相反,他们十分憎恨提图斯。

原来,在年少的提图斯身边簇拥着一大群狐朋狗友,这些人大都是罗马城中名声最坏的人,提图斯却和他们在一起长期厮混。他和犹太国王阿格里巴一世的女儿贝勒尼斯的关系暖昧,甚至据说有和她结婚的意图,人们还怀疑他谋取贿赂和营私舞弊。除此之外,人们还觉得提图斯是一个冷酷残暴的人,因为在他担任禁卫军长官时,只要有人引起他的怀疑,他就秘密地派遣卫队杀掉那个人。在向耶路撒冷发动的最后攻击中,他残忍地用12支箭射杀了12名守卫者。

登基后的提图斯

对于这样一个魔鬼般的人物,罗马民众早已经绝望了。可是当上皇帝后的提图斯却发生了蜕变,仿佛换成了另一个人似的。皇帝提图斯充分展示出一个统治者所应具有的王者之风。他一上台就把贝勒尼斯送出了罗马城,对于他和贝勒尼斯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在提图斯过去的情人中有一些是舞艺高超的舞女,她们成了舞台明星,但是当提图斯登基后,他不仅和她们终止了交往,而且从来不到公共剧场观看她们的表演。他不愿接受别人的财物,甚至连正当的捐资也要拒绝,更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向民众勒索财物了。

对于别人的要求,提图斯都尽量去帮助实现。当他的家人说他许诺太多难以兑现时,他却说不应该让任何人在同自己的皇帝交谈后失望地离开。每天晚上,他都会回想自己白天做过的事,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一天没有帮助人而难过不已。当罗马发生天灾时,他还出钱救济难民,把自己别墅中的装饰物拿去修饰神庙。

提图斯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忍耐和宽容,为了让自己的双手远离血腥,他宣布接受大祭司的职务。他遵从自己的诺言,此后,他再也没有判决任何人死刑。当两名贵族青年被揭发有反叛的意图后,提图斯宽恕了他们,只是警告他们放弃这种念头,因为皇权是命运赐给皇帝的,是不可动摇的。如果他们想要别的东西,他倒可以考虑。而在对待自己的弟弟时,他的表现就更加宽容,自从他继承皇位以来,他的弟弟就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暗算,甚至公开煽动军队造反。但是提图斯不但没有处死或流放他,还对外宣称他是自己王位的继承人,坚持让他享有从前的所有荣誉。有时提图斯还私下同弟弟交谈,哭诉着与弟弟求和,希望兄弟俩能够继续像从前那样和睦相处。

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因病在自己的别墅中逝世。噩耗传开后,罗马民众悲痛不已,举国皆哀。元老院的元老们等不及发布讣告,就全部聚集到元老院的议事大厅里,用最美妙的词汇颂扬提图斯,表达对皇帝的敬重与哀悼。总之,一切提图斯有生之年没有获得的荣誉,在他死后都加倍地得到了。

提图斯年轻时残忍,而且生活散漫,即位后,他不仅没有在权力面前迷失,反而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使他和他的政府成为智慧与荣耀的模范。更为幸运的是,他在位只有两年多,时间也没有给他滥用权力和做恶的机会,所以在人们记忆中的皇帝提图斯永远是慷慨、慈爱和宽容的代名词。

提图斯为什么会从一个人人厌恶的“魔鬼”变成圣洁的“天使”呢?这是英年早逝的提图斯留给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可惜由于史料的缺乏,还没有人能准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难解之谜的答案,很多教育、个人修养方面的难题也许就会有了解决的方法,也会培养出更多的贤人雅士。

查理大帝的加冕事件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史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遂称为查理曼帝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期间,他率军东征西战,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从而使查理曼帝国盛极一时。

查理大帝

法兰克王国是由法兰克人从公元5世纪末到10世纪末建立的封建王国,在罗马帝国江河日下的时候,法兰克人正逐步崛起。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属于日耳曼人的支系。公元486年,一个叫克洛维的人率领军队把西罗马人赶出高卢地区,并定都巴黎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公元8世纪前期,权臣查理·马特逐步掌握了王国的实权。公元751年,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废掉国王,自立为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却是由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开创的。

查理常年率军在外征战,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在经历了五十多次战役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几乎覆盖西欧的大帝国:东到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南至意大利中部,北临北海,与昔日的西罗马帝国相差无几。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将查理加冕为“罗马皇帝”,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

关于查理加冕众说纷纭

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有着版本不一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并未想过加冕,那只是教皇一厢情愿的投桃报李行为。在爱因哈德所著的《查理大帝传》中详细记述了查理加冕的整个过程:公元800年12月25日,教皇召集了当地所有愿意参加弥撒的人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当晚一切都显得格外隆重,教堂内灯火通明,音乐悠扬。弥撒仪式开始了,查理注视着基督像,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仪式的庄严之中。突然教皇利奥三世走到查理面前,将一顶西罗马皇帝的皇冠戴到他头上,并向众人宣布:“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带来和平的、伟大的罗马皇帝将万寿无疆,永享胜利!”参加仪式的教徒也异口同声:“上帝将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

教皇利奥三世本想用这种讨好的方式给查理一个意外的惊喜,但他弄巧成拙,反而使查理感到厌恶和无所适从。查理认为,“皇帝”这样的封号实在很无聊,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这样的荣誉。他更担忧加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拜占庭的东罗马人对于他的皇帝称号肯定会极度不满和仇视,这甚至会对法兰克王国产生毁灭性的后果。查理事后悔恨地说:“如果早知道教皇有阴谋,我就不会在那天去教堂,尽管那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以上所述是爱因哈德在自己的书中记录的情况,照此推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如果爱因哈德说的是真的,查理不愿意称帝,除了顾忌拜占庭人的仇视,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他忌讳的是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主动给他加冕表面上看来是报恩,但同时也是在趁机索取一些权力。查理虽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但也不愿看到教会参政,为此,他特意保留了“法兰克及伦巴德国家”的称号,当他的儿子继位时,查理亲自主持了神圣的加冕仪式。

且不论查理是否愿意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实际上,他已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而这次加冕在中世纪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教廷和王廷在西欧进行双重统治打下了政治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中世纪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例。

亨利八世离异之谜

作为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国王,亨利八世虽然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府和强大的海军,但他却算不上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后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功业,而是他几番波折的“离婚“闹剧。

亨利八世于1509年正式成为国王,参与过争夺意大利的战争。因没能成功离婚而与英国教会产生分歧,并于1534年颁布法案,确定国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圣公会的首脑,从而提升了王室在教会中的地位,扩大并强化了王室的权力。

政治婚姻

1501年11月14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之女凯瑟琳与亨利的长兄阿瑟成婚,凯瑟琳带着一份高达20万德克(约五百万美金)的嫁妆来到英国。1502年4月,新婚不久的阿瑟不幸病故,亨利正式成为王储。英国为了留下凯瑟琳那笔丰厚的嫁妆,同时也不愿终止与赫赫有名的斐迪南的联姻,于是在亨利七世的建议下,凯瑟琳又被许配给了王储亨利。当时亨利只有11岁,虽然不同意这门婚事,但皇室人员以国家民族大义进行劝说,他最终还是同意了。1509年,王储亨利即位,称为亨利八世。6个礼拜过后,王室才公开庆祝这桩婚姻。

7个月后,凯瑟琳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了。一年后,凯瑟琳又生了个男孩。正当亨利八世为都铎王族后继有人感到高兴时,孩子又不幸夭折了。接下来,在1513年及1514年凯瑟琳又生了两个男孩,却都同样夭折了。亨利八世感到了绝望,于是就产生离婚的念头。1516年,凯瑟琳生了一个女孩,也就是后来的玛丽女王。1518年,凯瑟琳又生了一个死胎。这样一来,不单是亨利八世,就连全英国的民众也开始担忧。因为年仅两岁的玛丽,当时已许配给法国皇太子,若亨利八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玛丽将来就会成为英国女皇,而她的丈夫则成为法国国王,若是这样英国就成了法国的一个行省。

享利八世

亨利八世“离婚”闹剧

和其他皇帝一样,亨利八世也希望通过军事冒险完成霸业。当时,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意大利在欧洲大陆进行激战,亨利八世于1512年参战,支持他的岳父阿拉贡的斐迪南。但在实际战争中,他并没有展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亨利八世特别信任沃尔西,让沃尔西独自兼任约克郡大主教、枢机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沃尔西觊觎教皇之位,亨利八世也表示支持。但是沃尔西的内外政策均告破产,使亨利八世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亨利八世企图以自己的无嗣问题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1527年起,他不断提出与凯瑟琳离婚。他说与寡嫂结婚违反上帝的旨意,儿子夭折就是上帝的惩罚,只有离婚上帝才能宽恕他。因为这桩婚姻原是教廷批准的,亨利八世只好向罗马教皇提出离婚申请。当时的教皇完全听命于法国的查理,而凯瑟琳就是查理的姑母,教皇自然不会同意离婚。后来,亨利八世又再次把自己的离婚案提交给教皇裁决,1529年6月21日,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全部出庭。凯瑟琳见到亨利八世便俯身下拜,她苦苦哀求亨利八世不要离婚。她请求亨利八世顾念多年的夫妻情分。最后她问亨利八世,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亨利八世把她扶起来对她说,他不否认这是一桩美满婚姻,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完全是为了皇室与国家。当时主持裁判的费希尔主教出面为凯瑟琳进行了辩护,使得离婚没有实现。

事实上亨利八世坚持与凯瑟琳离婚,并非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是他喜欢上了凯瑟琳宫中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子。亨利八世对教廷的裁决极为不满,他索性开始和安妮公开交往。恋爱中的亨利八世为安妮写下了脍炙人口的17封情节。这些情书至今仍珍藏在梵蒂冈图书馆中。安妮为了能够得到合法地位,也希望亨利八世尽快离婚。亨利八世见罗马教廷不肯同意自己的离婚申请,于是请英国国教会裁决,但也未得到受理。这时亨利八世便迂怒于大主教沃尔西,把为他效命15年之久的沃尔西视为异己势力,沃尔西虽未被处死,却被剥夺了一切财产和权力。经过几次请求离婚的失败,亨利八世便产生了脱离罗马教会的念头。1539年克伦威尔上台,主张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教会。英国国会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确定国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圣公会的首脑,这提高了王室在教会中的地位。至此,亨利八世终于如愿以偿地离婚了。离婚后的亨利八世与安妮结婚,但安妮也没能为他生下皇子,亨利八世后来罗列罪名将她处死。1540年7月亨利八世又将扶他登上至尊地位的克伦威尔送上了断头台。在1530年以后,亨利八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540-1542年间亨利八世先与年轻美貌的卡瑟琳·霍华德住到一起,后来又和温柔的卡瑟琳·帕尔结婚。但亨利八世因疾病缠身,不久便告别了人世。

伊丽莎白女王终生未嫁之谜

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王,以其优雅的风姿、深厚的学识以及至尊的地位引得欧洲无数王公贵族竞折腰。然而,这位令世人神迷的女王却终生未嫁,是政治原因,还是宫廷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历……

1603年3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与世长辞,这时她已是70岁的高龄了。然而,这位尊贵美丽的女王却一直未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安妮所生的女儿。亨利八世和安妮结婚后三个月她便出生了。又过了两年多,安妮因为没生下男孩,被亨利八世罗列罪名而处死。此时的伊丽莎白不到三岁,她从小就生活在没有母爱的阴暗世界里。

情路坎坷的伊丽莎白女王

1558年,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成为英国女王。正值妙龄的伊丽莎白身材细挑,气质高贵典雅,近乎金黄的头发飘逸柔顺。她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在宫廷宴会或舞会上,她总是众多男性心中的女神,一位令人痴迷的女性。

她虽然是主宰人民命运的国王,但她作为女人,当遇到英俊潇洒、风度不凡的男人时也会心动。

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曾与汤姆斯·西摩尔有过恋情,且一度传为宫廷绯闻。后来,西摩尔为了实现其政治野心,暗中密谋夺权,失败后被判处死刑,这段故事也成为过眼烟云。

伊丽莎白当上女王后,议会和大臣强烈要求女王尽快成婚,因为这是关系到英国的王位是否后继有人以及社会稳定的大事。瑞典国王埃利克、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和法国王公等人都对美丽的伊丽莎白十分倾慕,他们三个人都想入主英伦三岛。国内的王公大臣也开始了明争暗斗。

伊丽莎白的宠臣和情人不停地变换。其中第一位情人是罗伯特·达德利,后来被封为莱斯特伯爵。他们常常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莱斯特可以擅自进入女王寝宫,而且一旦他不在身边,女王就显得很失落。莱斯特早有妻室,后来,妻子神秘死去,他全力以赴去争取他梦想的地位。不幸的是,莱斯特还是以失败告终。

女王46岁时,突发奇想要远嫁法国的安休公爵,女王邀请公爵到王宫,他成为王宫里的座上客。当时的安休公爵只有23岁,两个人年龄相差23岁。他们在御花园亲热,调情嬉笑,甚至当众拥抱。但是,伊丽莎白绝不是一个轻浮而没有城府的女人,安休公爵最终也没能获得女王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