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战争真伪之谜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到斯巴达王宫做客,与斯巴达王后海伦一见钟情,这位全希腊最美的女子与帕里斯私奔到特洛伊,因此,斯巴达国王与阿伽门农组织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从而引发了特洛伊10年战争。
《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力让很多人都知道了“特洛伊战争”,那么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是否真正发生过呢?对此考古学家们颇为疑惑,因为他们尚未找到证实“木马屠城”历史事件的证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来自近二十个国家的三百五十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了一项对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特洛伊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从公元前3000年早期青铜时代开始,直到公元前1350年这里一直是文明的发源地。考古项目的负责人曼弗雷德·科夫曼说这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
荷马像
一座失守的古城
科夫曼说,根据考古遗迹推论,特洛伊城大约是在公元前1180年被摧毁的,大概缘于一场战争。考古人员在遗址处发现如火灾残迹、骸骨和为数众多的散置的投石器弹丸等大量相关证据。
正常来讲,战争结束后若守城的一方胜利,他们就会把投掷的石块等武器重新收集起来以留做后用,而如果是攻城的一方胜利是不会做这种费力气的收集工作的。当然,发现的遗迹虽能证明这座城市有过战争的经历,但却未必就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考古学家还证实,这座城市被攻陷的几十年后,一批来自黑海西北地区或者是巴尔干半岛的新移民定居到了那座已经残破不堪的城市中。
在考古学界公认的看法是,这些遗迹与《荷马史诗》中所提到的那个伟大城市没有任何关系,作为考古对象的那座古城,在青铜时代晚期已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因此不可能是特洛伊战争的古战场。
而科夫曼认为,对欧洲东南部地区新的考古研究将纠正这些看法。
“人神大战”的真实还原
科夫曼指出,以当时那一地区的标准来看,特洛伊城称得上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连接黑海地区和地中海地区以及连接东南欧和小亚细亚的战略中枢。在当时的东南欧地区,特洛伊城的这一战略中枢位置是无可比拟的。特洛伊城不断受到军事攻击,它不得不进行自我防卫,并且一再修复、扩大和加强其工事。这在留存到今天的遗址上,还有明显的痕迹。考古挖掘还证实,特洛伊城比先前一般认为的规模要大15倍,今天的遗址覆盖面积就有30364372平方米。科夫曼推断,当年荷马必是自以为他的听众都了解特洛伊战争,所以这位游吟诗人才会夸张地刻画阿喀琉斯的愤怒及其后果。荷马把这座城市和这场战争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处理,演变成一场伟大的人神大战。然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荷马史诗》的真实性还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得到证实:荷马和那些向荷马提供“素材”的人,可能是在公元前8世纪末“见证”过特洛伊城及那片区域的人,这个时期也是史学界认可的《荷马史诗》的形成时期。
科夫曼认为,可能在荷马生活的那个时期,特洛伊城就已经变为废墟,但是留存到今天的这一伟大之城的废墟也足以让人震撼。生活在当时或那之后的《荷马史诗》的听众,如果站在距特洛伊城不远的高处鸟瞰,应该能一一辨认出在《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建筑物或战场的遗迹。
新证据的发现
尽管特洛伊位于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的旧称),但两位特洛伊考古活动的先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与卡尔·布利根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特洛伊是希腊人的特洛伊。
但科夫曼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两位德国学者的考古研究仅涉及在“西线”从希腊到特洛伊的考察,却没有兼顾在“东线”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整体考察。
科夫曼认为,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几乎可以肯定,青铜时代的特洛伊与安纳托利亚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这种密切程度要超过它与爱琴海地区的联系。在特洛伊出土的重量达一吨以上的陶器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印章,泥砖建筑、火葬现象,都可以验证特洛伊的真实性。
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研究证实,这座今天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市在青铜时代后期曾兴起过一个强盛的王国——威路撒。赫梯帝国和埃及都与威路撒有着密切联系。据赫梯帝国的历史记载,在公元前13-前12世纪早期,他们和特洛伊城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
这个时期正是《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发生特洛伊战争的时期。
尚无定论
几十年前,那些坚持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们可谓凤毛麟角,他们的学说曾被主流学术界所嘲笑。然而,随着近年来相关考古活动的不断证实,当年的少数派如今成了多数派。现在那些坚决否认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只能用一句“特洛伊没有任何战略意义”来支撑他们的观点,这很显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科夫曼说,现在历史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在青铜时代后期的特洛伊曾有过几次规模不等的战争。然而,我们还不能确定《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是不是对这几次战争的变形描绘,这场在人们心中流传已久的大战是否发生过,仍是一个未解的谜。
是尼禄烧了罗马城吗
尼禄是有名的暴君,他杀父杀母的恶行是其无法掩盖的劣迹。而罗马城的毁灭似乎也与他大有关系。这座承载着荣誉与财富的城市一夜之间化为废墟,是天灾还是人祸一直令人猜测不已。
罗马城的火灾与尼禄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罗马城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起火。罗马城当天风力很大,火势随风势蔓延,一场大火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大火历经了9天,只有四个区幸存下来,其他的10个区都成了废墟,甚至其中一个区只剩下灰烬。无数的生命被大火吞噬,成千上万的财产化为乌有,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也被付之一炬,在无数战争中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艺术珍品、古老文献原稿也在这场大火中遭到浩劫。古今史学界对于这场大火的起因一直存有争议,到底它是人为原因还是天灾呢?
古罗马城遗址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这场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骄奢无度、弑父杀母,其滥杀无辜的行为是历史学家多次提及的话题。他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一空,财政枯竭。同时他还任意搜刮、没收富人的财产,使得帝国各地和各阶层都对他很不满。但是,他若放火烧掉自己的城邦,听起来还是让人无法相信。然而火灾发生时,尼禄的言行确实表明他有纵火的嫌疑。
据说有一次一个人在与尼禄聊天时说:“我死后,愿大地一片火海。”尼禄马上打断了这个人的话,“不,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就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火海。”而且,尼禄曾多次表示,他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真想用一把火烧掉这些旧房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来重新建造罗马城。据说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尼禄竟然坐视不管,还登上花园的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着火海的惨烈景象,一边情绪激昂地朗诵着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
尼禄特别想据为己有的黄金房屋附近有一些石头墙壁的谷仓。起初大火并没有烧到谷仓,尼禄却令人撞毁墙壁,人为地让火烧至谷仓。大火过后,尼禄马上在废墟上抢先修建起自己的新宫殿——“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除了宫廷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还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以便让人领略独特的湖光水色、林木幽雅的景物风情。整个宫殿内部用黄金、宝石和珍珠装饰,餐厅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镶边。尼禄看了这座富丽豪华的宫殿后非常满意,赞叹道:“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为了霸占富豪们的财产,尼禄甚至宣布由国家负责搬运尸体和垃圾。
火灾过后,罗马人民群起声讨尼禄。尼禄为平息风波,找来一批基督徒来当替罪羊。这些人有的被蒙上兽皮让猎狗吃掉,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点着当做夜里的照明灯,这都是些残忍至极的刑罚,这样惨无人道的暴行使得人们更加反抗他的统治。
尼禄是否是真凶
关于尼禄是不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烧了罗马城。他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威胁,不许人们去救火,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说自己是奉命这样做的。”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但没人敢上前捉拿他们。”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几乎一致指控是尼禄为了重建罗马城而纵火焚城的。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尼禄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燃烧中的罗马城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件伟大作品。而现在的学者却反驳说:如果尼禄自认为是艺术家的话就不会在圆月当空的情况下欣赏作品了,那样效果可不是最好。这样看来,罗马城的大火也许只是一场天灾。
但是,从尼禄的性格看来,尼禄确实是一个疯狂的人,他极有可能会火烧罗马城。自认为是“天才演员”和“杰出艺术家”的尼禄曾把真正的杀戮和处死的场面搬上舞台,这吓坏了现场的观众。他从此对罗马观众极为不满,认为只有希腊人才具有真正的欣赏水平,于是他抛弃政务去希腊寻觅知音。在希腊的公开演出一直进行了15个月,他还没有回来的意思。直到得知帝国发生叛乱,新元首已经被拥立时,他才仓皇回到罗马。然而尼禄已经众叛亲离,在他仓促逃至一个小茅屋想要躲藏时,罗马追兵已经到了。自知难逃一死的尼禄还在哀叹着:“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要死了啊!”然后拔出刀自杀了。
罗马城大火的真正原因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也许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会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权力是个神秘的东西,无数人为它头破血流,无数人为它颜面扫地。但有人手握权力却不眷恋高位,在应该离开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激流勇退。他就是华盛顿。他的退隐开创了伟大的传统,也留下了难解的谜团。
华盛顿拒绝再次连任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而且在战后,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确立了国家信誉,为美国的国家形态奠定了基本的结构形式。同时,他还很注重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
华盛顿
在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将满之时,仍有许多人推举他继续连任,宪法也没有对此限制,但是华盛顿却选择了退隐。1796年9月他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解甲归田。华盛顿退出政坛一时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的真实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而华盛顿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回到家乡后,都没有公开表明过他拒绝连任的真实原因。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以探究华盛顿拒绝连任的原委。
是自愿放弃还是迫于压力
一些历史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华盛顿因为害怕自己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所以自动放弃继续从政的机会。华盛顿早已见识到了党派斗争扩大化的危害,他在告别演说中强烈呼吁要反对党派斗争和其他分裂势力。遗憾的是,在党派斗争中他虽然长期保持中立,但在第二任总统任期末,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看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对华盛顿作出拒绝连任第三任总统的决定有重要影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说:“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遭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美国许多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也持有上述观点。党派斗争日益加剧,舆论斗争也随之剧烈。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任职期间,已被党派斗争和两党间的攻击烦扰多时,身心俱疲。他被指责为“伪君子”、“恺撒”,说他藐视公众。当他提出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费城的《曙光报》在华盛顿告退的次日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平等的地位。”
1797年3月2日,华盛顿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现在把自己比作要寻找一个休息之处,并正在屈身倚伏其上的疲惫旅客。但是,人们却不会任凭你安安静静地这样工作,这未免太过分了,不是某些人能够忍受得了的。”
总之,华盛顿拒任总统的上述两条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情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但华盛顿内心真实所想后人不得而知,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例如身体不适,或者对名利看得淡薄等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伟大的传统造福后人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不顾公众的压力,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形成了美国总统连任两届的传统,这是有着深远影响和意义的。美国当时的宪法并没有规定总统不可以连任三届。华盛顿创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第三任总统为止。1947年国会鉴于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有可能形成终身制的趋势,才制定了《第二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即“任何人不得任总统之职两届以上”,该修正案于1951年正式批准实行,从而在宪法上确立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华盛顿在退休后不久便染上风寒,后来他的病情恶化,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或医生的误诊,最终病逝。他的去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让世人又一次想起他拒绝连任总统的原由。
也许这个美好的历史之谜并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解开,历史仍然以它自己的方式前进着,我们只要铭记华盛顿这位伟人的名字就已足够。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密谈之谜
英雄顺应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都是顺应历史的英雄。两个帝国领袖的会面本身就是一般传奇,而会面内容的秘而不宣更为它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皇帝间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