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疼痛护理手册
11377700000016

第16章 非癌性疼痛常见疾病与护理(2)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大于90°,左腿在后绷直,此动作近似武术中的右弓箭步。然后迈左腿呈左弓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行走,上体直立,挺胸抬头,自然摆臀。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

5.后伸腿练习

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挺胸抬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

6.提髋练习

身体仰卧,放松。左髋及下肢尽量向身体下方送出,同时右髋右腿尽量向上牵引,使髋骶关节做大幅度的上下扭动,左右交替,重复1~8次。

7.蹬足练习

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收缩紧张一下,约5秒钟。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做20~30次。

8.伸腰练习

身体直立,两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上举或扶腰,同时身体做后伸动作,逐渐增加幅度,并使活动主要在腰部而不是髋骶部。还原休息再做,重复8~10次,动作要缓慢,自然呼吸不要闭气,适应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次数。

第四 颈椎病与护理

一、概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指因颈椎骨、软骨、韧带或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了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因此而产生的颈、肩及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治疗

(一)一般治疗

改变不良的姿势和体位,急性发作时卧硬板床休息,选用软硬高低合适的中凹型圆枕。疼痛减轻后逐渐做颈部各个方位的适度活动锻炼。

(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可选用营养神经的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扩张血管的药物,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类中药。

(三)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能增宽颈椎间隙以利于颈椎间盘还纳、使颈肌肉松弛、椎间孔开大、缓解扭曲的颈动脉等,但不适用于脊髓型。

(四)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有促进血液循环、解痉、抗炎、消肿的作用,常用高频电疗、经皮电刺激、超激光照射等方法。

(五)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可行按摩等。

(六)运动疗法

颈部医疗体操,通过改善循环,增强颈部肌力和耐力,防止关节粘连僵硬,促进颈部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1.姿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2.注意事项

(1)慢:动作尽量可能慢,防止头晕、头痛。

(2)松: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尽量不用力,使肌肉各关节得到舒展,促进气血流通,加快康复。

(3)静:排除杂念,专心练习,怡然自得,对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4)恒:锻炼要持之以恒,每天1~3次,每次量力而行。

3.招式

(1)左顾右盼(金龟摆头):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60°~80°),以自觉酸胀为好,15~30次。

(2)前后点头(仙鹤点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双手交叉头手相抗紧贴后枕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4)摇头晃脑(金龙回首):头顺时针旋转5次,再逆时针旋转5次。

(5)双肩划圈:双肩同时由前向后划圈,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10次。

(七)神经阻滞

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阻滞方法,如:颈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椎间孔阻滞、枕大枕小神经阻滞、硬膜外神经阻滞等。

(八)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如射频治疗等。

三、护理

(一)卧床休息

正确的睡姿可使头颈部放松,保持颈椎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缓解压迫和疼痛。仰卧时,枕头要垫在颈肩部位,或在颈后垫一符合颈椎生理弧度的小枕。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部同一高度,防止颈部扭曲。不宜采用俯卧位。

(二)颌枕吊带牵引的护理

坐位或仰卧位牵引,头前倾15°,重量4kg~6kg,每天1~2次,每次25~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牵引3个疗程后休息2周,必要时可再次牵引。

(三)颈部支具固定的护理

颈部支具有颈托、围领和支架。颈部支架固定对减轻颈部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1)在使用前应向患者解释支具固定的作用、目的、注意事项及正确的佩带方法。

(2)佩戴支具时应由专业人员指导。

(3)固定应松紧恰当,保持颈区舒适。

(4)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有无不适应症状。

四、健康教育

(一)注意慢性颈椎损伤的预防

头、颈、肩、背部的跌伤、抨击伤等应彻底治愈,防止形成慢性劳损而反复发作。同时注意职业保护,如果职业上要求颈区长时间低头、仰头或进行其他动作时,要注意在每45分钟休息一下,放松颈区。伏案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二)纠正工作中和生活上的不良姿势

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纠正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良姿势多种多样,如喜欢俯卧位,长期扭转颈区可能扭伤第1~4颈椎,使颈轴侧弯;枕头高度不当和睡姿不良,或躺着看书,使颈椎局部屈曲过度而易发生颈椎病。

(三)避免诱发因素

要注意防止外伤,坐车时不要打瞌睡,平时要避免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姿势不良。

(四)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平时注意放松心情,学会倾诉,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

第五 骨质疏松症与护理

一、概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全身性骨量减少,以腰痛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二、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钙制剂

钙制剂,如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是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药物。

2.维生素D类药物

维生素D类药物,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一线药物,在维持机体钙、磷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常用的有骨化三醇0.25μg~0.5μg,每天一次,阿法骨化醇0.5μg,每天一次。

3.降钙素

降钙素主要起到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少钙由骨向血的流动量。抑制骨的吸收,有镇痛作用,如鲑鱼降钙素50IU每天或隔天一次。

4.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中的阿仑磷酸盐对骨的增重作用类似于雌性激素,优于降钙素,能明显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口服有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为了利于药物吸收,并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应晨空腹服用,并饮温开水200ml,半小时后方可进食。应避免与钙制剂同时服用。

5.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可抑制绝经后与骨的快速丢失,通过抑制骨吸收重建骨代谢平衡,但有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每日晨口服己烯雌酚1mg,晚口服甲基睾丸酮5mg,加用维生素B6和维生素D,也可服用尼尔雌醇1mg,每月两次。

(二)神经阻滞

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阻滞方法,如硬膜外阻滞、腰椎间孔阻滞、痛点阻滞等。

(三)经皮电刺激疗法

经皮电刺激(TENS)疗法可缓解因软组织痉挛而引起的疼痛,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三、护理

(一)运动疗法

长期卧床者,早期以被动运动为主,维持关节活动和全身循环系统的功能。病情转好,可以坐起时,可在床上进行主动训练,以改善肢体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可以行走者,应行主动运动,如步行、上下台阶、骑自行车等运动,以增强肌力,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二)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有日光浴、理疗、体操等。

四、健康教育

(1)饮食要注意多摄入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虾皮等,使每天钙摄入量达800mg~1000mg,限制咖啡饮量。

(2)多晒太阳,以改善机体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增加钙吸收。

(3)注意安全,避免跌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要在湿滑的地板上快速行走,要穿防滑的鞋子,必要时借助拐杖,对于视力欠佳的老年人,佩戴适度的眼镜尤为重要。

第六 三叉神经痛与护理

一、概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常见的面部神经痛,该病的特点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发生撕裂性或电击样阵痛,常累及三叉神经的第2、3分支,多发于成人及老年人,40岁以上占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性。

二、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

约2/3患者可取得满意疗效,用法为100mg,1日3次,每隔1日增加100mg,直到每天600mg,然后以此剂量维持1周,若疼痛不缓解,可增加到每天800mg。最大剂量每天1.2g~1.6g。疼痛停止后,再逐渐减少至维持剂量。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刺激、共济失调、头晕、嗜睡、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应每半月或每月检查血象和肝功能。

2.苯妥英钠

它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二线药物,成人开始100mg,1日3次,经24~48小时后如疼痛无缓解,可加大剂量至200mg,1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00mg,如果疼痛无缓解应停药。不良反应包括: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骨质疏松、齿龈增生等。

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疗效不满意时,可联合应用其他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或联合应用巴氯芬,阿片类药如美施康定、多瑞吉。

(二)神经阻滞

1.三叉神经分支定位

根据患者疼痛的三叉神经分支定位,选择不同的神经阻滞。

(1)第1支:眶上神经阻滞、滑车神经阻滞。

(2)第2支:眶下神经阻滞、上颌神经阻滞。

(3)第3支:颏神经阻滞、舌咽神经阻滞、下齿槽神经阻滞、下颌神经阻滞。

(4)半月神经节阻滞用于两支以上的三叉神经痛。

(5)星状神经节阻滞。

2.神经阻滞用药

对顽固性疼痛或病史长、症状重的患者需用射频热凝或局部神经破坏药(无水乙醇或酚甘油)治疗。

三、护理

(一)

一般护理

1.休息和饮食

病室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和寒冷刺激,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及剧烈震动面部。饮食宜温软:流质、半流质、软食,发作期间给予半流质或流质。

2.做好口腔护理

每餐后做1次口腔护理,可用棉球浸水轻拭口腔,严重者可用“口灵”等漱口。

(二)专科护理

1.预防诱发

注意不要碰及面部“扳机点”,尽量少说话,以免促发疼痛。发作频繁时禁止说话,改用笔谈。

2.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并记录发作次数、性质、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

3.食用流质食物

三叉神经分支阻滞治疗后,应嘱患者进流质,少说话,避免饮用过热食物。

4.加强全身营养

多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果患者因疼痛长期禁食引起全身营养不良,可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三)药物治疗的护理

观察镇痛药物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注意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变化,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四)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正确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四、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正确的洗脸漱口方法: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口腔感染;避免触发“扳机点”。

(2)告知患者三叉神经痛是一个慢性发作性的疾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规范服药。

###第七 不定陈诉综合征与护理

一、概念

具有全身倦怠、疲劳、头痛、心悸、睡眠障碍、胃肠功能不良等躯体不固定的多主诉而又没有与此相吻合的器质性病变者,称为不定陈诉,具有这些不定陈诉的一群症状,统称为不定陈诉综合征(unidentified complaints syndrome)。

不定陈诉综合征可分为三类:神经症型;心身症型;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型。

二、治疗

不定陈诉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一)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最常用、有效的方法。

(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疗法

选择SG探头放在C6T1区域内进行照射。

(三)药物疗法

维生素B1、B6、B12、谷维素及其合剂,对所有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维生素E和谷维素及其合剂,具有抗氧化、调节内分泌、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对不定陈诉综合征均有一定疗效;中药可选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可以通脉解痛,解除寒症;根据不定陈诉综合征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

(四)针刺疗法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等。

(五)枝川注射疗法

以患者陈诉疼痛的部位为中心,在相应脊神经支配肌肉处进行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2次,4周为1疗程。

(六)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和行动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解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以达到减轻和加速治疗疾病的目的。

(七)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要求患者生活要规律,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及劳动。对不适应的环境要逐步适应或避免在不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护理

由于病程长,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患者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常有抑郁的症状。因此,护士应采用心理疏导方法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并给予其抗抑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