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
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大漠戈壁,北有北山山脉,南有祁连余脉三危山、鸣沙山,西南有阿尔金山。疏勒河由东向西贯穿敦煌北境,与党河汇合后,形成一连串湖泊、沼泽、碱滩。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以南,为疏勒河古河道终点榆树泉盆地。在疏勒两岸,由于强烈的风蚀作用,形成很多红色粘土风蚀台地;两岸的戈壁边缘和榆树泉盆地东侧,由于洪水的侵漫,沟壑遍地。因此,这一带的地形异常复杂。
史籍记载,汉武帝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联络西域各国,遏制匈奴,对河西采取积极进取政策,“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长城。元鼎六年“始筑令居以西”,元封四年“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太初三年“痕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进行屯戍活动,直到东汉初年。因此,在河西走廊和居延地区,至今保存着大量城障烽燧遗迹。敦煌西北地广人稀,盐碱特重,因此城障烽燧遗址保存最好。有的烽燧,至今仍高十米以上,许多烽燧备用的“积薪”,依然整齐地在附近堆放着,甚至个别烽燧,攀登燧顶的绳索仍悬挂于燧旁。这些珍贵的遗址、遗物,为我们研究汉代边郡军事设施、屯戍活动、中西交通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解放前,1906~1908年和19131915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先后两次对敦煌长城烽燧遗址进行考察,并逐个进行挖掘,共获得汉代简牍789枚0。
1944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夏鼐、阎文儒先生,对小方盘城以东的敦煌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考察与试掘,出土汉代简牍38枚。三批共计出土敦煌汉简830枚左。
1979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与敦煌县文化馆组成汉代长城调査组,于6、7两月完成敦煌县境69座烽燧遗址的调查,同年10月又对马圈湾烽燧遗址进行试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敦煌汉代长城烽燧遗址调查报告,尚待整理。本文就马圈湾烽燧遗址试掘情况,先作一简要介绍。
马圈湾遗址位于敦煌县西北95公里,东距小方盘城11公里,西距后坑2,7公里,北距疏勒河8公里。遗址东侧为盐池湾,西侧为马圈湾,在两湖滩之间形成一西北走向的戈壁走廊,长城自东向西穿过,将走廊拦腰截断,烽燧即建于戈壁西侧边缘、长城内侧3米处(图1,8,9)。此烽燧遗址为斯坦因所遗漏,甘肃省博物馆编号为D21。其东侧的烽燧,斯坦因编号T12a,甘肃省博物馆编号D22,其西侧的烽燧,斯坦因编号为T11,甘肃省博物馆编号D20(以下称新编号)。烽燧及其东侧的堡内建筑,早期倒塌后被砂砾掩埋,发掘前遗址呈圆形砂丘,保存基本完好。发掘时共开探方19个,发掘面积1900平方米。
本文所引图版武、叁,见下文《玉门关与玉门关候》第172,173页所附图版。——编者注
蜂炉,长方形,底基7.6x8.35米,方位162°,残高1.87米,为二层土圣中夹一层芦华叠砌,无粘结材料。烽燧上层结构不明。烽燧四壁均涂以草泥,表面刷白粉,由于多次涂草泥和粉刷,墙表草皮有的多达12层。粉刷的颜色,有土红色、浅蓝色和白色数种。此种情况在堡内房屋中亦存在。在烽燧东南角早期留有一2xl.25米的长方形缺口,攀登方法不明。晚期在缺口处向北砌筑台阶,现残存4级,每级高0,250.29、深0.280,3、宽0.49~0.57米(图11)。
堡,早期筑于烽燧东侧,堡墙与烽燧的东壁和南壁相连(图2)。堡墙夯筑,北墙长6.2、东墙长11.1、南墙长8.7、残高084米。堡门西开,宽0,76米,有双重门。堡内建筑,有过道和套房3间,F1位于堡内北侧,4x1,97米,门南开。室内东侧有一南北向的土炕,1.9x1.15x0.35米,炕边缘用单层土墼砌筑,炕面以草泥抹光。炕前有一柱洞,西北角有一灶,已残,西墙有一壁龛。F3位于堡内南侧,2.92x2.23米,门北开。室内西北角有一灶,巳残。在fl与F3之间为F2,4,5x2.7米,与过道相通。室内东北角图1马圈湾汉代烽魅遗址位置图有一灶,保存完好,系土墼砌筑(图12),灶门向南。灶长1、宽0.78、髙0.37、灶门宽0.26、髙0.28米。灶后烟道通北墙,墙外即n之土炕。室内南墙中部砌一半圆形土柱,平顶,高0.67米,似为灯台。室内中部有一立柱,直径0.15、高0.05米,另有被火烧残的胡杨木柱两段,~段长1.94、直径0.16米,似为屋顶支柱。F1、F2、F3之地面均涂草泥抹光QF4为过道,位于堡门内、F2之西南角。以后由于堡门被焚毁,乃将堡门墙加厚0.55米,并将堡门后移于加厚墙与烽燧台阶的西墙之间。F4之南墙,亦以土墼加厚0.65米。
晚期,堡被大火焚毁后废弃,内填满草木灰、红烧土和垃圾。灰层中仅有少量陶片、生活用具和残简十枚。另在烽燧南侧,将堡墙南墙向西延长2.5米,砌成夹墙,内填垃圾。并在烽燧南壁西端炮一南北向土墼墙,形成一东西向长方形(4.77xl.6米)房间(F5),门向南开。门前灰坑中,清理出转射一个,估计当时门上曾有转射的设置。F5中仅出一长2.2米的苣,其余均为烽燧顶部倒塌之土墼残块和芦苇残渣。以后在F5房内的西侧,又以土墼砌一南北向短墙,并在墙后砌一土墼支撑墩,将F5分隔为两个房间,东侧仍编为F5,西侧为一1-25x1.54米小间(F6)。其南墙为两道苇编矮篱墙,房内存放苣,苣中夹杂少量丝绸残片。
堡南墙外东侧为厕所,长3.4,宽1.13、门宽0.67米,以苇编矮篱墙围成。东南角用土墼砌成1.95xl.55x0.45米方坑。坑内不规则地堆放大量苣(图10)。堆放坑南侧尚有三间房屋残墙基。水井位于堡东南角4米,东西长1.12、宽0.4、深0.63米(图13)。四角立直径0.11~0.16米的木柱,似为井架。在烽燧西南角亦有一房屋残墙基,房内有一灶的痕迹。烽燧西侧有晚期以苇篱墙围咸的牲畜圈,现残存西墙(图2)。
除此,在堡南22.3米处,还有早期的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以华篱墙筑成,17x3.2米,内分两间,门北开。在堡的东侧灰区下层,分布大量早期建筑残迹,由于破坏严重,无法了解原来的规模。
灰层堆积分3个区域。东部灰区由堡的东墙外向东延伸50米,南北宽20米,开10x10米探方十个,灰层厚0.3~0.5米。根据出土的纪年简,东端的最早,内涵最丰富,多属宣帝时期,有元康、神爵、五凤、甘露等年号。愈向西,时间愈晚,接近堡墙的地方,多为平帝时期南部灰区范围较小,开10x10米探方2个,为牲畜圈。堆积层多为畜粪、杂草、灰烬等。时代与东部灰区基本相同。
西部灰区位于烽燧西南侧的坡地上,开10x10米探方3个。灰层堆积呈倾斜状,厚0.3~0.4米。出土简牍多为平帝以后物,尤以王莽时期的纪年简居多。
据烽燧遗址的保存情况及简牍内容来看,马圈湾遗址的屯戍活动,以西汉宣帝时期最为兴盛,人员众多,来往频繁,建筑规模较大。其后遗址规模日渐缩小,至王莽时,仅有烽燧南侧的一间小房,及周围的数间附属建筑,亦即目前发掘所揭示的遗址晚期的状况。大约在王莽始建国地皇二年以后,被全部废弃。
马圈湾遗址共出土实物337件,种类很多,绝大部分为低级士吏和戍卒长期使用破损后抛弃的。它生动地揭示了当时屯戍活动的情景,其中的部分实物还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生产和工艺水平。现择要加以介绍。
苣采集7件。有大、中、小三种。大苣长233、直径5厘米,芦苇把,用华根捆扎6道。中苣长33~35.5、直径4.5厘米左右,个别有用麻绳捆扎2至4道的。坑内尚存放大量中苣,多数已燃点过,似留作第二次使用。小苣长8.7、直径3厘米,用细麻绳捆扎3道,似作引火用(图3)。
转射(79,D.M,T3:01)1件。出土时已散脱。通高27、横撑宽25、厚7厘米。两竖撑内侧有圆凹槽,中夹圆轴,轴上开长方形内高外低的斜孔,孔高15、宽3.7厘米。
麻纸5件8片,出土时均已揉皱。T120:47M黄色,粗糙,纤维分布不均匀,边缘清晰,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