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11373000000053

第53章 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7)

面子,就是广义的体面,有的又俗称为“脸面”、“脸皮”。讲究礼义的汉民族当然爱面子,在交际往来,办事、处事之中,从实际可能出发,爱面子,讲体面,当然是自尊的一种表现,例如,家中经济并不富裕,但若来了客人,就是借了债,也要热情招待,以不丢面子。外出做客,为了不失体面,无论家中生活多么困难,也要备一件出客衣。有的人外出办事,怕经验不足办坏了事而丢面了,事前各方求教。有的人做错了事,为了保面子,往往望求当事人给予保密。平常人们还可以看见,若邀某人赴宴作客,为了不致被拒绝,常常说“请赏脸”。有的人求别人帮做什么事,或给什么人求什么情,也爱说“看我的面子”或“卖我一个面子”,等等。这种爱面子的性格在汉民族中还造成了一种“光宗耀祖”的观念。人们总希望自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可以给祖宗脸上增光添辉;或望子成龙,也可光耀门弟,增辉乡里。

但是,有的人过于爱面子,讲究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就恶性发展为一种完全脱离实际需要和可能的虚荣心。如有的人明明做错了事,却千方百计地否认和抵赖;有的人偷了人家的东西,被查出来后,竟学孔乙己的口舌说:“读书人偷书不为偷,是拿书。”正如俗话所说,这叫做“死要面子”。

这种爱面子的民族性格,至今在汉民族中仍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年青人爱面子,讲虚荣,在谈恋爱,找对象时,为了搏得对方的欢喜,或夸自己的父母资历如何深,或谎告自己的工作单位如何好,或欺说自己的住房如何宽,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有的在大学任教二、二十年,却没有写过一篇学术论文,评职称时却又死要面子地说:写文章,抄来抄去没意思,所以我没有写。有些地方农村过年过节,为了讲面子而送礼,大凡都是糕点之类的点心,我送你,你送他,他送我,送来送去,最后意是自己送出去的点心“完璧归赵”!有些干部为什么喜欢“报喜不报忧”?就是认为“喜”结自己脸上增光,而“忧”则会丢自己的面子。于是,你赏我的脸,我买你的面子,社会上讲人情、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到来刮去,常常是“一个公章,不如一个熟人、老乡”,败坏了社会风气。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台湾学者黄光国对汉民族爱面子的民族性格作过精辟的分

析,他说:

“在中国社会中,顾面子便成为一件和个人自尊密切关联的重要事情。个人平时不仅要消极地讲究面子,而且要积极地运用上述种种面子工夫来争面子。和他有关系的人如果不能采取积极行动,给他添加面子,起码也要口头上对他敷衍面子。当他遇到重大困难,向其有关的资源支配者求人情时,资源支配者如果不给面子,而予以拒绝,他会觉得自尊受损,很没面子。将来一有机会,他也可能让对方面子上不好看,最后是大家没面子。如果资源支配者接受了对方的请托,就等于是肯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的自尊,他不仅会觉得面子上有光彩,而且欠了对方人情,一定要相机回报,这样才大家有面子。”

爱面子,真是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

8.平均主义

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汉民族平均主义的性格,既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又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古话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晏子春秋》即提出过“均贫富”的经济思想。北魏到庸的统治阶级就实行过均田制来缓和阶级矛盾。两宋以后的农民起义则把“均贫富”作为斗争的纲领。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还提出过“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就是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红军中平均主义也有一定的市场,正如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所列举的:“发给伤兵用费,反对分伤轻伤重,要求平均发给。官长骑马,不认为是工作需要,而认为是不平等制度。分物品要求极端平均,不愿意有特别情形的部分多分去一点。背米不问大人小孩体强体弱,要平均背。住房子要分得一样平,司令部住了一间大点的房子也要骂起来。派勤务要派得一摊平,稍为多做一点就不肯,甚至在一副担架两个伤兵的情况下,宁愿大家抬不成,不愿把一个人抬了去。”时至今日,平均主义的情况仍俯拾皆是:加工资,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晋升一级;发奖金,平均摊,这月你甲等我乙等,下月我甲等你乙;知识分子发书报费,工人同志也不能少;科技发明奖,你有功劳,我也有功劳,奖金分配连看大门的也不能少,凡此等等,造成了“铁饭碗、大锅饭”的僵化模式。这种平均主义的性格,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本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作了最形象的概括。

从平均主义的这种性格心理出发,造成了汉民族社会的雷同性和嫉妒心。

雷同性,就是千篇一律化。西方民族强调个性,你有的我不要,所以,在西方国家要找同一式样的衣服难乎其难,找同一样式的楼房也是极为不易。汉民族则刚好相反,长期以来,衣服干人一样,不是“蓝色的海洋”(蓝制服),就是“绿色的原野”(绿军装);房屋建筑是标准化,排列在一条街上叫你分不清方向。这几年在搞“四化”建设中,雷同性又蔓延到了经济部门,这个部门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我也要引进,于是,两年不到,全国一下子引进了一百多条彩电生产线。不仅如此,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甚至可口可乐都出现了这种雷同引进的情况。分析起来,固然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难道没有你有我也要有的平均主义的性格心理在作怪吗·

嫉妒心,这是现在报刊上的“过街老鼠”了,但在民间仍大有市场;一个工程师搞了技术革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高.就有人会到处“控告”,肆意诋毁,必欲彻底摧垮而后快;一位医生千方百计地治好了一种疑难病症,就有人会大翻白眼,故意贬低说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有一位科研人员发表了学术论文或专着,就有人看了会不痛快,于是大放跃词,或给人扣上文抄公的帽子,或造谣说这种论文是开后门发表的;有一位新任厂长,进行科学管理,迅速改变了企业的落后面貌,就有人会花八分钱发一封匿名信,不是诬告他经济不干净,就是造谣说他男女关系有问题。凡此等等,真是“高树多悲风”,不胜枚举。分析起来,这种嫉妒心,就是你有我也要有,如果我没有,我也要搞得你难过的一种心理的表现,追根逆源,难道不正是平均主义性格心理的一种恶性发展吗?

平均主义,真是汉族民族性格上的一个“肿瘤”啊!

9.保守主义

由儒家仁礼思想和道家无为论熔化,铸成的汉民族保守主义的氏族性格是根深蒂固的。2000多年来,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何以能在汉民族社会中长期延续?原因当然很多,但汉民族保守主义的民族性格难道不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吗?什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什么“不为物先,不为物后”,世世代代都禁锢着汉民族的思想。过去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现在仍然严重阻碍着恶风劣习的改革,例如,现在无论城乡都十分头痛的结婚彩礼问题,任你如何反对,实际情况是彩礼越要越多,越要越高级。什么原因·其中保守主义的民族性格是不能忽视的,谁也不愿“为天下先”去改变老习惯,老风俗呵!

在保守主义民族性格心理的支配下,汉民族一安于现状,二喜欢慢节奏的生活。

安于现状,封建社会周而复始缓慢发展了两干多年自不必多言,就是解放后,一些企业老工艺、老设备、老产品,二、三十年一贯制,心中无愧。家家产户“三十年一贯制”的热水瓶不是曾作过典型例证吗·至于个人安于现状的情况更是大有人在:有的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的工人满足于“上班八小时,下班二小两(白酒)”;有的教师满足于“一本讲义讲到老”;有的学生满足于“60分不留级”。凡此等等,不正是保守主义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吗?

现在,经过与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比较,大家已深感我们的生活节奏太慢了。但是,至今为什么节奏快不起来呢?例如取消午睡之事为何行不通?分析起众原因当然也有种种,其实保守主义的民族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在慢节奏的生活中舒服惯了,要改变这种习惯又谈何容易·所以,一些工人、干部工资虽然不高,但只要工作清闲也是心满意足的。这种保守主义的民族性格当然要影响工作的效率,要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保守主义,真是汉族民族性格上的又一个“肿瘤”呵!

汉民族的民族性格,若再作剖析,当然还可以列出若干种,有的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坚韧、勤俭、刚健、诚实、内向、温顺、爱面子、平均主义初保守主义九条,足已明示汉民族民族性格的面面观。

从对汉民族民族性格的反思中,我们不由自主地体会到了喜忧参杂的复杂心情,既为汉民族民族性格的积极方面喜,又为其消极方面忧。确实,反思是不轻松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严肃的反思标志着一个民族思想的成熟与飞跃,意味着一个民族精钟的升华与解放。今天,我们能面对历史和现实,讨论汉民族民族性格的各个方面,不正是汉民族思想成熟和精神升华的一个信号吗·

文化是多义的、模糊的。本编所要讨论的是民族的文化,是指文化的民族性质,即汉民族全部的生活方式,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汉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二是这种生活方式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传统。这也就是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给民族下定义时曾提出的“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命题。如果说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共同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外貌。前面我们已讨论了汉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对汉民族的特征作了深层的分析,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表现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文化,即汉民族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看一看汉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外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