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11372500000020

第20章 协调:人与自然平衡的武义(9)

武义工业园区的发展并不是没有走过弯路。长期落后于他人带来的压抑与急于致富的迫切交织在一起,一度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景象。先发达地区发展工业造成环境破坏的警示迫使刚刚实现第一步跨越的武义重新定位发展道路。

200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认识到当时武义的发展存在三大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后发型特征。从发展阶段来看,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尚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作为后发展地区的武义,也存在着区位优势、土地优势、生态优势、人力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五大后发优势。二是外力支撑型特征。与永康地缘相接、人缘相亲,而永康的企业正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欲望十分强烈,一些企业和产品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为主动承接永康的产业转移,通过外力支撑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是环境差异型特征。县内北部、中部、南部地形、气候、经济基础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北部交通相对便捷,距离经济辐射源较近,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的荒山坡地,比较适宜发展规模工业;中部和南部交通相对闭塞,山多地少,但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开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条件。

在准确把握了县情和周边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武义逐步廓清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将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点,主动接收周边发达县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强化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并把它作为“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在这基础上,根据周边发展环境和不同区域特色,武义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接轨、三大布局”的工作思路。三个接轨:产业接轨永康,积极融入到永康小五金产业链中去,与永康联手打造国内最大的小五金制造业基地;市场接轨义乌,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力争建成中国小商品城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城市接轨金华,从金华中心城市卫星城的角度,把武义建设成生态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三大布局:东北部地区机声隆隆,重点发展工业;中部地区车水马龙,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效益农业;西南部地区满目葱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三大战略、三个接轨、三大布局”的全面实施使武义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新跨越。自此,武义走上了一条“向思路要出路”的“自我跨越”之路。

2.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

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一字之差,足以彰显发展理念的变化。

工业园区兴建之初,武义一反当时的招商引资就是“招外国商、引外国资”的主流观念,提出了“县域以外就是外,落户武义就是功”的思路,开展全民招商,“牛皮糖的粘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使周边发达地区的大量企业在短时间内汇聚到武义,促使工业经济开始了第一次飞跃。

进入2003年,国家宏观政策逐步显现,而武义经过前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优良的创业环境也已在投资者中享有了较高的口碑。于是,武义又开始了一次招商引资理念的更新:招商更需选商,建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预报审批制度,对拟进入该县的外来企业以及县内原有企业新建扩建项目进行筛选。根据武义产业特色和发展现状,以及企业的能力大小、效益高低进行选商。把有利于延伸、完善产业链,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选进来,把有污染、能耗大的企业淘汰出局。此举有效促进了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武义出步形成了五金机械、汽摩配、文体休闲用品三大特色行业。在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行业企业数占了62%,工业产值占了近70%。产业集聚与特色有效增强了武义工业的区域竞争力。

七、工业园区:以工促农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武义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武义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从财政上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工促农、以工兴农。而在以工促农这一系统工程中,工业园区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

1.工业征地:促进农村收入多元化

近年来,武义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效应日益明显,已累计引进企业979家,企业累计征用土地17.6平方公里。据统计,武义县土地征用费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25个。针对这一情况,武义县又不失时机地推行征地留用地安置制度,根据征地面积给村集体一定比例的村留地,建设厂房、发展商业。工业园区征地的大量补偿费用,刚好可以作为启动资金。村留地成为了农民收益的“长流水”,有效地使农村收入多元化。

位于白洋街道开发区的后陈村,近年来村集体土地被征1000多亩,因此获得了土地征用资金1900余万元,现有村集体总资产1000多万元。2004年,村里决定把土地征用费的一部分用于建标准工业厂房,通过厂房出租,村民每年可获利200多万元。

2.打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武义县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开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就近到企业打工,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方式简便,农民最易接受,因为其“进”可在企业打工,“退”可在家务农。为使缺乏技能训练的农民能尽快找到就业门路,武义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设置了三四十种培训工种,“学啥自己点,学费政府掏”。受训后的农民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目前武义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共541万人(含外来农村劳动力),本县一些农村劳动力60%以上是在工业园区企业打工。桐琴、泉溪等中心集镇每天都要进出大量“上班族”,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观:每天早晚,数以千计的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从附近各村汇进出工业园区。

武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申明,在访谈中谈到了园区企业发展对农民转移就业的贡献:

我们的企业是从1993年开始创办的,到现在有13年的历史了。在这13年中,企业从零开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在企业资产达到1个多亿。在我们企业带动农村发展方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看得出来。第一,武精的发展招收了不少本地的农民,使他们迅速富裕起来。我们这个大田乡有一个虎头垅村,共有20几户人家,在我们厂工作的有10几个人,现在你去村里看看,在我们厂工作的好些人都盖上了三层、四层楼的房子,算是村里的“先富之家”了。我们企业现在有800多个职工,每个人年收入按1万5算,那就是一年的1200万啊!我们企业的这些情况能够说明因为工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农村的发展。第二,工厂就在农民家门口,农民可以就近打工,回去还可以帮助家里干农活,农忙的时候,公司还特地放几天假,不影响农活。打工的钱赚了,农田也没误,很受农民兄弟的欢迎。第三,农民有活干了,有钱挣了,不再偷树伐木了,山也清了,水也绿了,环境好了。而且农民有事干,有奔头,不再象以前那样打牌赌博无所事事了,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

以往,武义农民去县外、省外打工的比例很高,随着武义县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就业岗位增多,到县外、省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陆续回流。据《今日武义》报报导:武义县“去年转移劳动力近8000人,80%是外出打工的。如今,武义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工业区内有企业近1000家,以前在外打工的农民纷纷回到家门口上班。”

3.来料加工:拓展劳动力转移渠道

来料加工是指把工业生产环节中只需简单手工操作的工艺分散到农村各家各户进行的一种生产方式。

武义的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一定程度上造成县域内南北发展不均衡。能够进入企业打工的又多是年轻劳动力。为有效拓展南部欠发达乡镇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途径,尤其是实现一些年龄较大农民的转移,武义自2003年起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并在积极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同时,不断挖掘县内潜力,将县域内企业的一些小配件加工逐渐纳入来料加工网络体系。2005年,武义县内企业扩散加工业务达6806万元。形成全县拥有来料加工点800多个,从业人员达近2万人,年加工收入上亿元的可喜局面。不少城里人也加入到了来料加工的大军中。一些来料经纪人、加工户还从中学会了如何在商海中畅游,转而创立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跨越地域限制,惠及到了远离工业园区的南部偏远乡镇。

顾青柏,大田乡代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从购买一台小机器代为加工耳环初胚开始创业。

规模扩大后,他又把耳环装配的业务外发给其他农户,逐步已经发展到吸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发放加工费200多万元的规模,还把外发加工的网络从武义扩散省内的丽水、衢州等地区乃至江西、湖南等省。在他的带领下,代石村现在已经有40余家耳环加工点,加工的耳环已经垄断义乌市场,国外客商甚至直接到代石村联系业务。

4.第三产业:工业园区的边际效应

工业园区的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人员聚集在其周边,人口急剧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武义不少工业园区附近的村庄都已是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村民,村民通过出租房屋、从事商贸活动获得大量收入,有效拓展了增收渠道。工业园区的边际效应逐步显现。

在武义县第一个引进外来企业的泉溪镇王山头工业园区,目前有入园企业36家,2002年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不仅全村的200多名劳动力成了这些企业的工人,还有3000多名外来打工仔涌入工业园区,王山头村闲置的农房成了紧俏品。去年,王山头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多元,全村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都可以从村里领上一笔养老金。

桐琴镇东皋村,通过兴建凤凰山工业园区,吸纳了5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该村人口从1998年1800多剧增至6000多,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增长到4400元,目前村民80%的收入来自二、三产业。靠近百花山工业区的白洋街道金畈村全村四分之一村民在工业区打工,三分之二农户出租房屋,村里开了5家饭店,2001年村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000余元。

5.财政转移支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哺育“三农”成为可能。2005年武义县财政共筹集安排支农资金3118万元,比年初支农支出财政预算超出144%,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武义县已经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也享受到了药费报销这一以前可望不可即的“城里人的待遇”;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公园、文体设施在农村到处可见……

2006年武义还将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确保全年县财政用于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扶持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的扶持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农民真正从工业园区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对此,桐琴镇又是一个好例子,镇党委书记何俊友说:

桐琴镇政府通过实施工业区开发、旧村拆迁的土地出让收益中积累了一些资金后,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2002年以来,镇政府支付贴农资金达630万元,从2002年起,政府每年拨款10万元作为农业发展奖励基金扶持农民种、养业,所有水利灌溉费由政府承担,三年内共补助各村道路建设资金达278.7万元,投入教育经费187万元。从去年下半年,为了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21个困难村的有线电视安装镇政府补助33.5万元资金,全镇投资3000多万元的康庄工程,除上级的补助资金外,其余都由镇政府承担,目前止已支付170万元,在今、明两年内将陆续支付。真正实现了农民零负担。

该镇的旧村改造,桐琴一期、东干一期的拆迁工程共有拆迁户375户,拆除建筑面积67781.3平方米,镇政府支付的拆迁补偿费达3106万元。同时,对安置房实行低于成本售给拆迁户,以中套幢房(占地951平方米)户型为例,实际成本为16万元,售价仅12万元,仅此一项每幢让利给拆迁户4万元,共有安置房228幢,60套套房每户让利1.5万元,政府让利总额达1002万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安置房幢屋的转让售价已从原来的12万元炒至目前的32万元,增值速度之快,利润空间之大是连拆迁户也始料不及的。

6.工业园区企业工人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武义工业园区企业工人就业收入等情况,笔者在三美化工有限公司、张氏包装集团股公司、武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1000份问卷,有效收回问卷为865份,有效回收率为86.5%,问卷有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工业园区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工人原来的具体职业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5名园区企业工人中,有527人原来的职业是农民,占61%,其他原来的职业为下岗工人、个体劳动者、学生、国家干部等,这说明,工业园区企业的工人主体是农民,工业园区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可以了解与原来的职业相比,进厂之后企业工人对现在工作岗位的收入的满意程度。

其中,69%的工人认为他们进了企业之后的收入比原来有了改善,仅有4%的人认为比原来更差。这说明,大部分工人对进入企业之后的收入状况感到满意,收入的增长,也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原来相比也有了一定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所调查工人在2005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有792人,占92%,其中,年均人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451人,占55%。据县委办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武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40元,其中来自农业的仅为1472元。这说明,相当于普通农民一年的农业收入而言,园区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较高,是一般农民所无法比拟的。这说明,在工业园区打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