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11372500000010

第10章 记忆:历史的武义与开放的武义(5)

已是95岁高龄的台胞李守藩先生系武义县人,解放前夕调任台湾大学森林系主任,20世纪80年代末回乡探亲后,对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甚为关心,多次为家乡的公益事业献赤诚之心,尽竭诚之力。1997年3月26日,李先生得知武义一中即将迁建,毅然决定为一中的迁建工程捐助11万元人民币。海峡虽然将他与家乡隔离两岸,但却隔不断李先生的思乡情怀,也隔不断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爱心。不久前,他刚拿出10万元人民币在武义一中设立李芳芬奖学金,在来信中说到:“在家乡设立奖学金,冀以激励学子,培育才俊,谋助于教育、文化之发展。”对李先生无私奉献之举,武义人民会永远感谢他,他的名字也将与一中校史共存。

武义一中迁建对武义人民来讲是一件大喜事,对本校的全体师生员工来说更是历史性的机遇,为此,在1997年2月26日的捐资大会上,老师们捐出了微薄的工资,同学们捐出了压岁钱,王甲胄老师捐款1000元,成为全校师生中捐款数额最多的人。

1997年2月27日,桐琴镇楼王村农民王文亮将自己参加金华市早稻育秧高产竞赛中获得的500元奖金捐献给一中迁建,以表他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同一天,有位农民赶了50多公里路来到一中迁建办,将自己省吃俭用余下的1000元钱捐献出来,还不留名;熟溪街道农民王天安,自己生活并不富裕,平时节衣缩食,但却慷慨捐了500元;武义城东园艺场场主程华忠捐了价值1万元的花木苗;年过古稀的一中退休职工陈贤兴,捐出了多年积蓄1100元。

一中迁建动员大会的前一天,城市信用社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大家认为一中迁建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要尽心捐助,结果单位捐款10万元,34名职工平均捐款400元以上,城市信用社成为全县人均捐资额最多的单位。

恒友机电有限公司经理吕志辉,听到一中要迁建的消息,慷慨捐资3万元,为全县民营企业主捐助一中迁建开了个好头。

动员大会上,县五套班子成员均捐款500元以上,县政协副主席胡绍培,因讲课未能参加动员大会,课后他兴冲冲地给分管文教的副县长傅美桃打电话,说他捐800元。刚从外地调到武义人武部任部长的邹忠玺,在动员大会上捐资1000元,一回家就电告原部队4名战友,赞扬武义人重视教育,克服困难准备迁建一中。结果他的4位战友马上电汇5000元要他转捐一中迁建办。

在建设图书楼过程中,我国北京农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农民大学校长、武义籍的着名农业科学家方悴农先生嘱其儿孙慷慨捐款人民币48万元资助一中图书楼工程建设。武义县人民政府为了表达对方老一家捐资助教、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决定将武义一中图书楼命名为“悴农图书楼”。

……

讲不完的故事,述不尽的真情。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每一份爱心。爱心给武义一中带来新的生命和活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武义一中迁建办收到来自社会各界集资、捐款1327.75万元,为一中迁建的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1998年12月19日武义一中新校园落成暨建校60周年大会带去浓浓的情意。

而今的武义一中,校园面积180亩,资产4600多万元,校园占地120188m2,生均占地63.86m2,现有建筑面积35446.51m2,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科技楼、食堂、男女生宿舍等建筑群体,生均建筑面积18.83m2。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投资达800多万元,基本达到现代化的标准,配有电脑房、语音室、多功能教室、视听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四网”、400m跑道标准运动场、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教学设施。有班级42个,学生2300多人。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办好学校就是造福子孙。武义一中今日的辉煌是武义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用爱心筑就的,我们相信,武义一中在爱的海洋中将会创造出新的业绩。

五、“南极仙翁”的故事

传说中武义的寿仙谷是“南极仙翁”的故里,“南极仙翁”医术高名,擅长炼丹采药,驱瘟避邪,治病救人,一生广积善德为民造福,千年之后羽化成仙,掌管人间健康长寿。然而传说的仙翁毕竟是虚无的,现实的仙翁才真正让人感激万年。在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车苏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就诞生了一个现代版的“南极仙翁”,叫李明焱,他成长在一个艰苦的年代,父母不辞辛苦的供他读书。19岁那年,他带着全家人的希望随着千军万马齐奔高考“独木桥”,不幸地是,他失败了。从这一年开始,他由一个学生变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每天为了多挣几个工分而不停的修补地球,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极度贫困。看着眼前的困境,心中充满抱负的他一心想改变现状,毅然决定走出山沟沟,去闯荡江湖。

人的命运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李明焱的这次出行正悄悄地改变着他今后的命运,没有人能想到他后来会成为我国食用菌领域的青年英才,更没有人想到他会成为“掌管”人间健康长寿的当代“南极仙翁”。

1981年12月的一个夜晚,寒冬腊月,漫天飞雪,出门拜师学习五金衡器制作和修理技术的李明焱,投宿于南京某旅馆,意外地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姚淑先专家代料栽培银耳成功。听到这则消息,饱尝学艺艰辛的他萌生了学习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心愿,当晚就给姚先生写了一封真诚拜师求艺的信。机会总是青睐有心人,姚先生同意让他参加银耳代料栽培技术培训班,这让他无比的惊喜,可惊喜背后却是沉重的800元学费和生活费的支付,再加上父亲经历了60年代椴木栽培银耳失败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极力反对他去学习。面对重重困难,是母亲理解了他,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这样,他怀踹母亲借来的420元钱,带着她全部的寄托与期望上路了。在古田县学习的半年时间里,他刻苦学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姚淑先等老师的高度赞赏。培训结束时,研究所给他减免了拖欠的400元学费,这让一个异地求学的农家小伙子感受到一份真切的关爱。从此,他也开始用自己的爱心关怀着千千万万个需要帮助的农民。

经过半年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学习后,李明焱回到家乡,开始进行代料银耳和代料香菇的栽培试育。他将树桠劈成薄片,用粉碎机将其碾成粉末,再找来聚丙稀塑料薄膜按规格剪好,借电熨斗将其熨平,然后用这些简陋的设备进行配料、制种、装袋、灭菌、接种等一系列工作,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制成1600袋代料银耳菌棒,在20多平方米的房间进行发菌培养。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50多个日日夜夜的培护,一袋袋代料终于拱出一朵朵白菊花似的银耳,房间里呈现出一片洁白的世界,灿烂夺目。首次栽培成功让他创利1000多元,一次就还清了古田求学的债务,也让他看到了一条农民致富的路子。随后,他一鼓作气培育了8000袋银耳,获利8000多元,同年他的平菇周年生产技术也一举成功,还试育成功了金针菇和猴头菇,这使他成了村里的“万元户”,村民们个个羡慕不已。没过几年,他就带动全村70%以上农户搞起食用菌种植,同时也向周边村的村民无偿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