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11370700000021

第21章 误区二十不能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骂过人。孩子骂人的情形大约有以下几种:随口而出,不假思索;怒不可遏,发泄不满;觉得好玩,有口无心。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偶尔骂几句,并不要紧,因此并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父母却把孩子骂人视为洪水猛兽,严厉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应该讲求艺术。这两种做法都有过犹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过于严厉也行不通。

几天前,3岁的男孩小磊和他的邻居家儿子小辉在一起玩耍时,小磊搬着小椅子不小心碰到了小辉。小磊并没有在意,继续玩耍。这时,小辉冲上来对小磊破口大骂,正在不远处和别人聊天的小辉的妈妈徐女士看到后,马上过来制止小辉,小辉气呼呼地说:“谁让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得骂他!”徐女士很生气,不由分说就打了儿子一巴掌,速下好了,小辉闹个不停了。对儿子的骂人行为,徐女士不知如何纠正,感到很苦恼。

类似徐女士这样的苦恼,想必还有不少的父母也存在着。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骂人的行为呢,分析起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没有是非观念,是儿童的特点。“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孩子刚学说话,好奇心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脏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跟着学了。

二是有的父母平时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响,也学会了说脏话。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脏话也是如此。

三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以牙还牙;受了欺负,借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轻者有伤和气、重者引发他人怨恨和报复。生活中许多人际冲突往往就是从互骂开始的。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骂人行为时,做父母的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很不应该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养成骂人的坏习惯。那么,父母怎样才能纠正孩子骂人的行为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孩子骂人的行为发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学时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请人帮忙要先用礼貌称呼,再说明事由,事后要道谢,家中来客人要热情迎送等。

把孩子骂人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些父母听到孩子说几句脏话,特别是幼儿,觉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进行鼓励。这是极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因为觉得孩子说脏话、骂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这样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而是应该告诉他:“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宝宝不学。”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

在多数情况下,孩子骂人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宣泄反应,如:东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会骂人。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与他人的摩擦,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不要为这些小事而生气骂人。如果孩子与他的小伙伴发生了矛盾,这时父母也千万不能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袒护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教孩子用谦让的态度来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纠纷,并应明确表态。孩子一般都有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害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这样就会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教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

当孩子想发泄愤怒的时候,父母要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情,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寻找适当的宣泄方法。如:鼓励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必要时向大人们反映或求助以求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等。

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教导孩子

一位妈妈是用如下方法劝导她的孩子改正骂人的不良行为的,值得父母们借鉴。

一天,孩子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得不高兴了,孩子就骂了同伴的妈妈。这位妈妈非常生气,但她强压住了愤怒,平静地问孩子:“儿子,你爱妈妈吗?”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妈妈最爱我。”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妈妈对孩子的爱胜过爱自己,小朋友的妈妈也是像我爱你一样的爱着小朋友,你骂小朋友的妈妈,就是等于在骂自己的妈妈,懂吗?”孩子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育口出脏话的孩子反思检讨

当孩子骂人后,父母要予以严肃批评。在批评孩子时可以向孩子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耍骂人?不用骂人的方式而以善“还击”行不行?骂人能解决什么问题?被骂者会有什么反应?问的目的在于使弦子最终认识到骂人的结果是有害无益的,从而促使孩子主动向被骂者认错道歉。这样,父母坚持数次,孩子就会改掉骂人的不良习惯。

让孩子远离脏话源

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脏话、骂人便是其中之一。其实,孩子说脏话、骂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成人(尤其是父母)而形成的。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不说脏话、粗话,不但对外人要态度和气,对家人也应和气,为孩子营造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其次在平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教会孩子学用礼貌用语。这样,不但有利于纠正孩子骂人的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净化的环境。另外,父母要关注孩子周围小伙伴的情况,为孩子选择讲文明、懂礼貌的伙伴,以减少相互学骂人的机会。

除以上所讲的纠正孩子骂人的行为的几种方法之外,父母还可以教育孩子从小注意礼仪,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文明礼貌常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