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药疗不如食疗
11370200000028

第28章 痢疾

病理症状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频繁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本病中医认为多由湿热或疫毒而致。痢疾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湿热痢,症状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治宜清热利湿、调气行血为主。

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症状是发病急骤、高热口渴、腹痛烦躁、里急后重、便下紫色脓血,甚至神志不清等。治宜清热开窍、凉血解毒为主。

寒湿痢,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红少或为纯白粘液、纳少脘胀、精神倦怠等。治宜温中燥湿、行气消滞为主。

休息痢(慢性痢疾),症状是痢疾时止时作,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粘液、精神倦怠、食少畏寒等。治宜温中健脾、清热化湿为主。

饮食宜忌

在痢疾急性期会有腹痛、发热的症状,腹泻严重时应禁食,病情缓解后,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质饮食,比如浓米汤、藕粉、果汁、豆腐花,并适当加用咸汤,以补充水分和矿物质。每天六餐,每餐250毫升。禁饮牛奶、豆浆及过甜的流质饮食,以免引起腹胀。流质饮食营养价值虽不高,但能清理肠道,使肠道得到休息。另外,还可每天供给3-4次淡茶水,每次1杯(200-250毫升),因茶叶中含有单宁酸、鞣酸,具有抑菌收敛作用。也可用大蒜汁,每天2-3次,对防治细菌性痢疾也有疗效。

病情稳定,腹泻次数减少后,供给少渣无刺激性饮食,可由少渣、少油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少渣软饭、少渣普食。菌痢的肠损害一般比较表浅,患者食欲良好,一旦症状消失可尽快恢复正常固体饮食。如粥、面条、面片、豆腐、蒸蛋、软烧鱼、馄饨、小肉丸、鱼丸、菜泥等。每天3-5餐,每餐主食量不宜超过100克;注意适量增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摄入。注意每天供给富含维生素的果菜汁,如鲜果汁、鲜橘汁、西红柿汁等。因痢疾有不同程度脱水和毒血症,应多喝饮料,以利毒素排出。禁食油腻坚硬的、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油煎或油炸食物、芹菜、韭菜、酒类、咖啡、浓茶、刺激性调味品、生冷食物等,避免刺激肠道,加重肠道负担。

食疗妙方

内金番茄炒鸡蛋

原料

鸡内金10克,番茄200克,鸡蛋2个,素油15克,精盐3克。

做法

(1)将鸡内金炒黄打成细粉;番茄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散,加入精盐搅匀。

(2)将鸡内金粉撒入鸡蛋内搅匀,炒锅放在中火上,下入素油,6成热时,倒入鸡蛋,用锅铲翻炒,随即将番茄倒入锅内,炒熟即成。

功效

补虚损,助消化。适用于痢疾、肠伤寒康复期患者。

口蘑烧茭白

原料

茭白1500克,干口蘑10克,精盐5克,料酒5克,葱、姜各5克,水淀粉10克,鸡清汤200克,鸡油15克,猪油500克(实耗75克),味精、白糖各适量。

做法

(1)将茭白剥去叶子,用小刀削去根皮,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再劈成两半。然后切成均匀的条;干口蘑放入碗中,用温水泡软后洗净,用刀切成片;葱切段;姜切片。

(2)将锅置旺火上烧热,倒入猪油,烧至5成熟时下茭白条滑透(时间不宜过长),起锅倒入漏勺中控油。

(3)锅底留少许油,重新上火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炸至呈金黄色时烹入鸡清汤,再加入料酒、精盐、白糖,锅开后撇净浮沫,捞出葱姜后下入口蘑片、茭白条、味精烧透,用水淀粉勾芡,淋鸡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

适用于烦燥口渴,目赤黄疸,痢疾等症。注意:脾胃虚冷、精滑、便泄者慎用。

拌鸳鸯笋

原料

春笋嫩尖150克,净莴苣200克,葱末10克,酱油10克,香油25克,植物油25克,精盐、味精、白糖各适量。

做法

(1)将春笋嫩尖放入开水锅内焯30分钟,去其涩味,捞出,切成约2厘米的滚刀块;莴苣也切成类似的滚刀块,用精盐将其腌制片刻,滗尽盐水,加入味精,拌匀。

(2)炒锅内放入植物油,用中火烧至6成熟,下入葱末,熬成葱油,放入莴苣内拌匀,盛在盘子的一边。再将春笋片在开水里焯一下,用漏勺捞出,沥干水分后倒入碗内,趁热加入酱油、精盐、味精、白糖拌匀,使调味附在笋肉上,再加香油起锅,然后放在盘子的另一边,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益气化痰,开胃利隔。适用于肺热咳、痢疾、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患者。

党参薏仁鸭

原料

党参15克,薏仁30克,鸭1只,精盐、生姜各6克,料酒适量。

做法

(1)将鸭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党参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薏仁洗净去杂质;姜拍破。

(2)将党参、薏仁放入鸭腹内,将鸭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料酒、生姜。

(3)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个小时,加入精盐即成。

功效

清热,祛湿,补虚。适用于痢疾、肠伤寒患者康复期食用。

马蹄薏仁仁炖鱼头

原料

马蹄50克,薏仁30克,鱼头200克,料酒10克,生姜5克,味精、精盐各3克。

做法

(1)将马蹄洗净,去皮;薏仁洗净去泥沙;鱼头洗净,切成3厘米宽的块;生姜拍破。

(2)将鱼头先煎黄,下入料酒、生姜、薏仁、马蹄,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至熟,加入精盐、味精即成。

功效

清热,祛湿,补湿。适用于痢疾、肠伤寒患者康复期食用。

蒜泥马齿苋

原料

鲜马齿苋500克,大独头蒜30克,芝麻15克,葱白2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马齿苋摘去杂质老根,洗净泥沙,择成5-6厘米长段,用沸水烫透,捞出沥干水;蒜头捣成蒜泥;芝麻淘净泥沙,炒香捣碎;葱白切成马耳形。

(2)将马齿苋用食盐、味精拌匀,加入蒜泥、葱白,撒上芝麻即可服用。

功效

清热凉血止痢。适用于血痢,下痢便多,便血,发热口干者。

大蒜鸡蛋

原料

独头大蒜2头,鸡蛋1个。

做法

(1)把鸡蛋打碎备用。

(2)把锅置火上,蒜放锅内,将打碎的鸡蛋浇在蒜上。盖严锅,待蒜熟,即成。

功效

古医书记载,大蒜解毒止痢,鸡蛋和中止痢,2味合用,为治疗痢疾食疗良方。

备注

空腹食下,以病愈为度。

大蒜粥

原料

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5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段;粳米淘净;大蒜放入沸水锅内,煮一分钟捞出。

(2)粳米放入煮蒜的水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将蒜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

功效

止痢、抗痨。

备注

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马齿苋粥

原料

马齿苋30克(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马齿苋洗净,切成6分长的节;粳米淘净。

(2)粳米放入锅内,加马齿苋,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熟即可。

功效

清热止痢,慢性脾虚泻者忌服。

备注

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鱼腥草粥

原料

鱼腥草50克,粳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

(1)将鱼腥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净。

(2)粳米、鱼腥草放入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功效

清热止痢。

备注

每日2次,早晚餐用。

马齿苋苦瓜粥

原料

苦瓜100克,粳米60克,马齿苋15克,冰糖100克。

做法

(1)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丁块;马齿苋洗净切碎备用。

(2)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米粒开花,放入苦瓜丁、马齿苋末、冰糖,熬煮成粥。

功效

清热祛暑。适用于中暑烦渴、痢疾,便稀或脓血者。

备注

每日2次,每次1小碗。

莱服粥

原料

莱服子(即萝卜子)约15克,白粳米50克。

做法

(1)先煮米做粥,在米快熟之前放入莱服子,至粥熟。

(2)粥成之后加入白糖或是精盐少许。

功效

消食利嗝。适用于食滞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或食滞胃脘饱闷嘈杂、不思饮食等症。

备注

如果没有莱服子用干萝卜丝亦可。

淮药酥

原料

淮药2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00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

(1)淮药去皮,切成菱角块状;黑芝麻炒香待用。

(2)将锅烧热,放植物油,烧至油6成热时,放淮药块入锅,炸至淮药块外硬内软,浮在油面时即可捞出。

(3)烧热锅,用油滑锅,放白糖,加清水少许,煮至糖汁呈米黄色,用筷子挑起糖汁成丝状时,将淮药块倒入,不停地翻动,使淮药块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然后撒上黑芝麻即成。

功效

适用于痢疾患者。

梅子丸

原料

乌梅75克,紫苏叶75克,甘草75克,白糖500克。

做法

(1)将乌梅去核;紫苏叶、甘草研成末,再一起放入盆内拌匀。

(2)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勺不断搅动,至糖水呈粘状时,待糖汁稍凉,将粉末放入锅内拌匀,制成似玻璃弹子大小的药丸,放入药盒内备用。

功效

适宜入咳、止泻、腹痛。

备注

每日2次,早晚各服1丸、含化。

金银花肉片汤

原料

金银花20克,猪瘦肉250克,料酒、生姜各10克,精盐、味精各3克,素油15克,小白菜100克。

做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薄片;金银花、小白菜洗净;生姜切成片。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6成热,加入生姜炝锅,加入适量的水、料酒烧沸,下入猪肉、金银花、小白菜,熟后加入精盐、味精即成。

功效

补虚损,清热解毒。适用于痢疾、肠伤寒患者食用。

茶姜冲剂

原料

红茶、鲜生姜汁各200克,白糖500克。

做法

(1)红茶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用小火煎熬浓缩。

(2)待到将要干时加入鲜姜汁加热至粘稠停火,待温后拌入干燥白糖粉将煎液吸净,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

功效

健脾利湿。

备注

每次10克,每日3次,以沸水冲服,连服7天-8天。

二鲜饮

原料

鲜藕、鲜茅根各120克。

做法

(1)将鲜藕洗净,切成0.2厘米的片;鲜茅根洗净,切碎,把两者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2)将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20-25分钟,滤去渣,稍晾凉后,装入罐中即成。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化瘀。适用于痢疾、肠伤寒初期患者饮用。

山药芝麻糊

原料

山药15克,黑芝麻150克,冰糖12克,大米150克。

做法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泡1个小时,捞出沥干;山药切成小粒;黑芝麻洗净,沥干水分,炒香。将以上三种物品放入容器内,加入水拌匀,磨碎后,滤取汁液。

(2)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冰糖,溶化后滤取汁液,将冰糖水放入锅内,继续烧沸后,将芝麻汁液慢慢倒入锅内,不断搅动成糊,待熟后,起锅装入碗中即成。

功效

滋阴补肾。适用于痢疾、肠伤寒初期患者。

内金鸡蛋羹

原料

鸡内金10克,鸡蛋2个,精盐、味精各3克,素油15克,生姜6克。

做法

(1)将鸡内金炒黄,打成细粉;鸡蛋打在碗中,用筷子搅散;生姜切成片。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6成热时,将生姜放入锅内爆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烧沸,再将鸡蛋徐徐地倒入汤内,加入鸡内金粉、精盐、味精,烧沸即成。

功效

补虚损,化积食。适用于痢疾,对肠伤寒康复患者尤佳。

山药面

原料

面粉3000克,山药粉1500克,鸡蛋10个,生姜5克,黄豆粉200克,食盐、猪油、胡椒粉、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白面粉、山药粉、黄豆粉放入盆中,加鸡蛋、水、食盐适量,揉成面团,擀成薄面片,切成面条。

(2)锅内加水适量,再放入猪油、葱、生姜烧开,再将面条下入,煮熟,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

功效

健脾固肾。适用于脾虚泄泻、慢性痢疾、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