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11368500000034

第34章 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2)

最后,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符合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也可看做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群体心理,在特定的社会里,为传统文化所否定的事物和行为,也必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被传统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则同样会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传统文化的这种机理,对于形成大学生与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是有利的,从而有利于高校尽可能地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

如前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高校德育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大责任。

三、以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为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来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撑,是该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文化传统陶冶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灵魂。”民族精神教育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塑造大学生完整、健康的理想、信念意识,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实现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轴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日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交错杂织。转型时期的中国,“躁动”成为社会一种较普遍的心态。这一点的影响在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出发点在于抚平“躁动”的形态,构建与人和谐、脚踏实地的大学生人生指导理念。“以扭转陷溺于物质文化中的‘单面人’的片面、狭隘的状况,消除病态、畸形的人格心理,促进人性的丰富与高扬,使人都能够以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社会变革的种种挑战。”发扬整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的目的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贤能与选,讲信修睦。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规范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局部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其潜意识里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把这种精神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第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爱是情感之双向交流,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爱人、尊亲、互助、谦虚等文化礼仪传统,仍是当今青年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到“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部分大学生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第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赡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他们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困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不仅可以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健康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慎言力行”。“慎言力行”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砥砺成才和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他们对“美好理想抱负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的磨炼”这一道理的理解不深,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决心强于意志,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对于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来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何伟全.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焦点及德育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1991(14).

[2]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

[4]陈萌.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2005(02).

[5]王康康、徐延平.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