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11368500000013

第13章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2)

一是信心不足,缺乏主动。一些毕业生在择业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对自己评价过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择业时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不敢主动、大胆地与用人单位交谈,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躲躲闪闪、胆小、畏缩,不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一部分毕业生正常的就业竞争,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陷入“不战自败”的困惑。二是因自负而失败。部分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产生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结果被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三是被动等待坐失良机。部分毕业生持无所谓的心态,不重视自我推荐,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推荐材料体现不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校千方百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尽力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可是,招聘单位在校园等待求职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四是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的人数越多,她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公司、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五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分析和认识、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一些学生在学校只顾埋头读书,而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国际的发展趋势不闻不问,与社会接触少,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社会实践经验少,怕苦,怕累,畏惧困难,不能接受到基层锻炼的安排,但又一心想找一个薪金与待遇高于本身能力的工作。很多学生参加人才双选会都带有一种盲目性,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六是自主择业能力差。现在的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再加上父母亲的过分呵护,客观上造就了他们的依赖心理。这些毕业生大多缺乏主见,自我意识模糊,在择业中常会茫然不知所措,自己独立进行择业决策的能力差,以致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亲友代替本人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狠抓学科结构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效果,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专业建设的效果决定。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国家不断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讲究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职业和岗位口径的对应性,学习内容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应该由强调“对口性”转向强调“适应性”。

高等院校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高度,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科结构调整力度,密切关注社会用人市场的变化,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与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毕业生应对市场变化的多种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总潮流的历史大背景下,要强化外语及计算机教学,在金融、会计、法律、旅游等有条件的专业试行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拓展外向性办学道路,以“2+2”、“3+1”等与境外发达国家联合办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精通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等知识、技能及运营规则,能够在跨国性企业就业的国际化素质,使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良性互动。

(二)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开始,大学生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利用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去实施这个目标。在实施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进行不断调整,最终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发展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这个发展规划意识。高校应对此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并把该课程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这个体系应当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生涯辅导、职业咨询。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发展中所涉及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加以解决。创业课程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生涯辅导、职业咨询主要是引导大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其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评估,促进自身更系统地发展。

(三)在注重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多种能力开发

有调查显示,对于成绩排在前25%的毕业生、获得过奖学金的毕业生、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毕业生、党员、辅修生或双学位学生、有工作或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比其他毕业生要高。可见学生的学业情况对求职结果有显着的影响。

与此同时,针对大学生择业能力较弱的现状,高校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高度的责任感、说服他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这八条能力也是衡量大学生择业竞争的标准之一。二是要加强大学生求职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果断决策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测试、评估,除了渗透在学校日常教育环节中外,还应纳入学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核心工作,进行科学研究、设定培养方案、在较强的针对性目标性指导下,开创大学生能力培养及开发的显性教学体系和机制。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建设,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联系

首先,高校要对所开设专业和毕业生就业意愿以及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进行综合分析,选定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的区域。选定标准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快,人才需求量大,经济待遇好,个人发展机遇多的地区和单位;二是人才匮乏,社会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空间大的地区和单位;三是与学校有着长期的联系,常年接收毕业生,学校在用人单位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地区和单位。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一是学校抽调工作人员到选定的地区,注册成立自己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站,依法开展本校毕业生在该地区的就业推荐工作。二是与当地的有关单位协商,成立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站,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站挂靠到该单位或部门,联合完成学校毕业生在该地区、行业的就业推荐工作。三是在与学校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将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派到该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委托其负责对该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并从中择优推荐到本单位相关岗位就业。

第三,要明确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大学生就业工作基地管理办法。主要是收集、反馈所在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及时向学校提供所需人才的规格、专业、人数和相应的聘用条件等;协调处理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应聘期间所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保持与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的联系,协调处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到有友人单位跟踪调查,征求意见,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等。

(五)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健全和创新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务必要实现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和渠道作用。高校要切实作为“一把手”工程,破除认识上的误区,就业不仅是全社会的事,更是高校自身的头等大事。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同时,要主动架桥,强化高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联系与沟通,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连通。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充满了挑战性的新课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这项工作,以求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在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达到均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