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利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考验,尤其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依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及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仅仅是高校不得不解决的一个工作问题,而是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崭新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于是便有人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过度,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然而,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一直是比较低的。有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而高收入国家1996年就达到了62%的平均水平,美国、加拿大则超过了80%;2001年中国每十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为594人,仅为1996年韩国、加拿大的1/10、美国的1/9、日本的115;1999年OECD国家与中国25~64岁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表明:OECD国家平均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2%。加拿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39%,日本为31%,韩国为23%,英国为25%,美国为35%,而中国仅仅为5%。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出现过度,相反,还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大学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是需求方,而大学是供给方。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由单位在目标市场上的经营发展战略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其人才需求决策受市场的影响最大。表现在供给上,就需要高等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使之适合不同岗位的需求。因此,从市场角度而言,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滞后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上,首先是存在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并没有走向市场,而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了,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岂能平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脱节,供需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反馈到高校。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而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及素质水准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以教学为主的学科院校,还有社区学院等。社区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大学显着不同,学制短,偏重于职业技术应用教育、培养基层部门岗位人才、是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虽然对高校也实行了分层定位,如“211”工程大学,省属本科院校、地市级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但从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来看,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职业学院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结果是,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造成人才市场的拥挤及不平衡。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在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中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晋升机会多;次要劳动力市场一般具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不稳定、晋升机会少等特征。目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大都不愿回到农村,于是,国家行政部门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对象。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学生求职队伍,用人单位就会提高用人标准,使得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是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大多仅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二是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讲座和专题报告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不完善,使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无法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较弱。尽管高校都设有毕业生工作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系统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四)毕业生择业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