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11363200000023

第23章 我们怎样才能将它们挽留下来?(4)

海洋珍稀濒危物种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海洋中的各种珍稀物种及其主要栖息地、繁衍地和重要洄游路线,以及其他有科研、教学、医学等特殊价值的海洋动植物而设立的保护区。这类保护区既是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地、拯救地或恢复发展地,又是具有价值的野生生物资源发展培育或合理利用的试验地。目前我国已建立的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属此类。

六、我们该怎样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灭绝的原因

一次自然灾害,如地震或火山,可以破坏一个生态系统,毁灭群落,甚至一些物种。人类活动同样也威胁生物多样性。这些活动包括:毁坏栖息地、偷猎、污染和引进外来物种。

毁坏栖息地 引起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毁坏栖息地,即自然栖息地的丧失。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森林被砍光用来建镇或做牧场。在草原上耕种或填充沼泽地也会极大地改变原来的生态系统。些物种可能会由于栖息地的改变而无法生存。

把大的栖息地分割成小的、孤立的碎块,称为分割柄息地。例如,在森林中修建公路会分割生物栖息地,导致树木更易受风暴袭击,植物成功散播种了的可能性变小。分割栖息地对于哺乳动物也非常有害,因为这些动物往往需要大范围区域来寻找充足的食物,在小区域里它们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也可能在尝试穿越到其他区域时受伤。

偷猎 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猎杀和捕捉的行为,称为偷猎。为了取得它们的皮、毛、牙齿、角或爪子,用来制造药物、装饰物、服装、皮带和鞋子,许多濒危动物都遭到了猎杀。

热带鱼、乌龟和鹦鹉都是很普遍的宠物,人们从生物栖息地将它们非法捕来贩卖以获利。濒危植物可能被非法采掘作为室内观赏植物贩卖,或用来做药物。

污染 有些植物的濒临灭绝是由于污染造成的。引起污染的物质称为污染物,它们可能通过动物饮用的水或呼吸的空气进入动物体内。污染物也可能存在于土壤中。土壤中的污染物被植物吸收以后可以通过食物链在其他生物体内集结。污染物可能导致生物死亡,或降低其免疫力、引起先天缺陷。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威胁生物多样性。几百年前,欧洲航海者最初考察夏威夷的时候,船上有老鼠逃到岛上。由于夏威夷没有老鼠的天敌,老鼠繁殖得很快。它们吞吃夏威夷雁的蛋。为了保护这些雁,人们从印度引进了獴来帮助控制老鼠的数量。不幸的是,獴更喜欢吃雁蛋,而不喜欢吃老鼠。由于老鼠和獴都要吃夏威夷雁的蛋,夏威夷雁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很多人正在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而努力。有些人致力于保护个别濒危物种,像大熊猫或是灰鲸。也有些人正在努力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像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许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计划把科学方法和法律手段结合了起来。

圈养 一种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的科学方法就是圈养。圈养是指在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地为动物提供交配繁殖环境。生物学家们悉心照料着这些生物幼体,以期提高它们的生存机会。这些幼体随后被放回野外。

圈养对于加州兀鹫来说是惟一的希望。加州兀鹫是北美洲最大的鸟,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偷猎和污染使之濒临灭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野外的兀鹫数量已经不足10只,动物园中也不到30只了。科学家们捕捉了所有的野外兀鹫放入动物园中进行圈养。不久,第一只兀鹫繁殖成功了。至今,动物园中已有了超过100只的兀鹫,有些已被放回野外。虽然这项计划很成功,但是花费了2000万美元。如果用这么大的代价去拯救更多物种,那是不太可能的。

法律和协议 法律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也起了积极作用。有些国家规定贩卖濒危物种及其制品为非法。在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保护法案禁止进口或买卖濒危、受胁物种制品。为保护濒危物种,这个法案同样需要进一步的修订。美国鳄鱼、太平洋灰鲸以及绿海龟,都是由于法律的保护而开始恢复的物种。

保护野生动物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80个国家在这一条约上签字。这个条约列举了近700种濒危物种,规定不可以牟利为目的对其进行贸易。像这样的法律执行起来是很困难的。即使如此,这个条约对于减少偷猎濒危物种,如非洲大象、雪豹、抹香鲸以及大猩猩还是有帮助的。

保护栖息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保护整个生物栖息地不仪保护了濒危物种,还保护了其他的依附物种。

从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很多国家已把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设为公园或保护区。另外,很多私人组织还购买了几百万公顷的上地作为濒危物种的保护地。今天,世界上大约有7000个动植物公园和保护区。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生物,保护区还必须有多种生态系统的特性。比如,必须能容纳许多物种,具有多种多样的小生境。当然,还要有新鲜的空气、富饶的土地和清洁的水源,同时迁走外来物种,并严禁偷猎。

七、我们如何行动

19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给皮吉特濠印第安人写信,要买他们的土地,酋长西雅图回了一封非常深刻而动人的信。大意是说,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动物和植物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怎么可以出卖他们呢?

100年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当站在38万多千米的远处看到小小的地球时,他深切地感到,地球不仅是一个绿洲,一个孤岛,而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地方。他说:“我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那样突然警觉到,保护和拯救这个家园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作为生物界的精华而又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来到这个宇宙间仅有的地球,很偶然,很幸运,也很自豪。所以,我们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爱这个统一和谐的大自然,爱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现象,更爱我们的子孙——希望他们永远享有和我们同样美好或者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爱这个“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爱地球上的一切物种。那么,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我们如何去爱呢?

简单说来,就是要按照大自然本来的面目和自身的规律,来认识自然,研究自然,保护自然。地球本来是个有机的统一体.一切生物都生长、繁衍、进化在这个统一体之中。大诗人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话适用于人,同样适用于一切生命。任何组成天然群落的物种都是共同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各个生物区系的存在和作用,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的巨大宝库,各个物种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环节,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共同维持着自然界的稳定、和谐和进步。在这个五花八门的生物圈中,谁能适应,谁能发挥优势,或是谁被淘汰,这都是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物竞天择、不断演化、不断优化的结果,既非上帝所创造,更不能由人类来主宰。这就是大自然为什么拥有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变异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大自然为什么空气清新,生机盎然,山清水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万木争荣;为什么大熊猫、树袋熊、蓝鲸、巨杉、金花茶、热带雨林和我们同在;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亚马逊河、贝加尔湖、阿尔卑斯山、太平洋和我们同在。地球是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天堂。她很大,但不是无边无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饶,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放眼宇宙,大小星球无数,又有哪个可以和地球相比?

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种,特别是濒危的物种。但现实已使我们痛感到,生物物种的急剧消失,已经威胁着整个自然界,也威胁着人类自己。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保护一个物种,就意味着保护若干物种,就意味着保护一个生物群落,就意味着保护一个生态系统;反之,破坏一个物种,就意味着破坏若干物种,就意味着破坏一个生物群落,就意味着破坏一个生态系统。而世界是相互关联的,这种保护和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地球的稳定和人类的未来。有位生态学家打了个比方:消灭一些物种,就好比拔掉飞机上的一些铆钉,看来问题似乎不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飞机已经不再是安全的了。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至少每分钟有一种植物在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在灭绝,目前自然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灭绝的速度高100O倍。人类开始行动起来,着力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国家公园来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尝试。进入20世纪60年代,因为物种越来越多地处于濒危状况,人们开始用法律手段保护这些濒危物种。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开始建立。

当然,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的事情,每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让我们在每个人的心中,建起一座自然保护区。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拒食野生动物

在世界范围内,近150年来,鸟类灭绝了80种;近50年来,兽类灭绝了近40种。其中很多是在人类的口腹之欲的追逐下渐渐消失的。

2.不猎捕野生动物

我国已建立400多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育基地、100多处植物园及近800个自然保护区。我国于1988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约9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穿山甲、黑熊、天鹅、鹦鹉等230种。

3.不参与买卖野生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产品。商业部规定,禁止收购和以任何形式买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产品(包括死体、毛皮、羽毛、内脏、血、骨、肉、角、卵、精液、胚胎、标本、药用部分等)。我国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

4.做动物的朋友

为挽救野生动物和生存,一些人捐钱认养自然保护区中的指定动物,并像看望亲属一样去定期看望它们。很多人常去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关心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并吊唁已灭绝的野生动物。在美国,一些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给动物园的动物过生日。

5.不买珍稀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