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11362500000010

第10章 互动与轨迹(2)

民族的发育与统一,既与经济联系性的加强分不开,也与文化的整合分不开。战国以来,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铸币的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兴起,华夏族各族群在共同经济生活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华夏族各族群之间文化的整合,也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情景。民族大互动、大融合的浪潮在更广更深的范围里进行着。

历史常常有它自己巧妙的安排。战国七雄鼎立的形势,被合纵和势横打破,最想统一中国的楚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无心插柳的局处西方的秦却最终统一了中国。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堕名城、治驰道,以及统一货币的运作中完成了对华夏族的统一。中华民族的核心在第一个互动高潮之中,华夏族经过了5个半世纪的风雨,开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汉承秦制,在“大一统”中,华夏族在两汉发展转化成了汉族。于是,经过公元前770年起到东汉灭亡的公元220年一千年历史风雨的洗礼,中华大地这个民族大熔炉中锻造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在这近千年的历史风雨中,真可谓云起龙骧,破旧立新,开辟了中华民族形成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新纪元。

4、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与隋唐新平台

华夏族的横空出世乃至汉族的形成,中华民族的核心终于诞生在人杰地灵的中华大地。从此以后,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历史范式以宏大气魄完全转型,即从“万国”互动走向“大一统”互动。具体地说,就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中华民族形成的互动,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其中包括了汉族的少数民族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同化、组合与融合。如果说“万国”互动从夏代算起至秦朝的统一乃至汉代的转化,历时二千多年,那么,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公元220年魏国的建立算起,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互动的历史,也有1729年的沧桑了。所以,魏晋南北朝之时,可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形成互动不同范式的分界线。

魏晋南北朝,上起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一220年),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统一天下(公元589年灭陈),历时约400年。在这人才辈出、群星崛起、豪杰争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除西晋统一外,这一时期经常处于百舸争流、群雄闪烁的状态,呈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所建政权鼎立并存的局面,是我国分裂混战时期,也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时期。与春秋战国相比,这时期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融合。史家所谓的“五胡乱中华”实际上是进入中原腹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以及被汉族吸纳的历史过程,汉族得到了旷古绝今、空前绝后的发展。此时此刻,在中华民族形成互动历史上,先秦以来出现的民族或族群,除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外,绝大部分都在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了,而这时开始活跃在中华民族形成舞台上的却已是一批面目全新的民族和族群了。

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至公元907年梁王朱全忠篡夺唐朝王位,建立后梁。隋唐王朝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个大一统时期,既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又是汉族的发展时期。隋朝(公元581一617)的统治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隋朝灭陈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朝统一中国时,中国北方的铁勒各部日益强大起来,成为隋唐时期创造北方草原文化的主要民族。唐朝(公元618一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以其璀璨的辉煌与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构架了中华民族互动形成的新平台。隋唐疆域辽阔,许多新面孔的少数民族纷纷亮相,精彩纷呈。北方的突厥、回纥,西南的吐蕃、南诏等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开拓祖国边疆,各民族互动频繁,亲密接触,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推动了各兄弟民族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比以往更加稳定与牢固,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加快了民族汉化的进程,而璀璨恢宏的唐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互动、整合、认同的结晶。

处于唐宋之际的五代十国,就是在隋唐这个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新平台上,汉族与新兴的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沙陀等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又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精彩荟萃的历史话剧。在这759年的历史变迁中,胡汉融合,大破大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又一个新纪元。

5、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宋辽夏金的再发展与元明的新整合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汉族的发展,以及在隋唐新平台的互动,唐末五代十国的大动荡、大分化,汉族在宋辽夏金进入了再发展时期,迎来了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第二个高潮。

在唐末五代十国中国民族关系大转型中建立起来的宋王朝,一开始就面对北方“金戈铁马”的辽,继而又遭遇西北“英雄之生”的西夏。在宋辽西夏三国鼎立之中,战争与和平交织,民族互动与认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逐步展开而不断深入,及至南宋与金的南北对峙,在战争与和平的博弈之中,中华大地上再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互动、大认同、大融合的潮流。这时,不仅仅是汉人的大量南迁,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民族互动的潮流中,汉族再一次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南方发育一向缓慢的少数民族,进入了新的民族形成过程,壮、瑶、侗、布依等民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悄然亮相。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崛起。从“用兵如神”的成吉思汗,历近70年之久,降服畏兀儿和哈喇鲁,吞西夏,征服金朝,招抚吐蕃,平定大理,灭亡了南宋。蒙古族终“以马上得天下”,统一了中国,建构了统一多民族的元王朝。

但是,元王朝将国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等的民族藩篱,并没有能改变中华民族形成互动新整合的历史潮流,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脱颖而出,灭元建立起了明王朝,把元明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新整合推向了高潮。

历史的重演,往往是在新的基础上的重演,是一种螺旋形的上升。继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第二个高潮后,在宋辽西夏金到元明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第三个高潮中,汉族得到了再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互动在元明时期得到了新的整合,不仅仅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认同加深了,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萌芽,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精神支柱。在这684年的历史风雨中,激荡洗礼,整合交融,开辟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又一个新纪元。

6、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清的大发展与民国的新认同

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经历了宋辽夏金的再发展与元明新整合的互动,在历史的轨道上缓缓地、坚定的前进着。

进入清代,由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继蒙古族建立元王朝之后,再次以少数民族的身份成为中国的统治民族而“君临天下”。满族虽然“君临天下”,但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方向,中华民族形成的互动仍然沿着汉族大发展的轨迹前进着,清初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迫同化政策,但其结果不是汉族的“满化”,而是满族的“汉化”。

与此同时,满族与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互动、整合和认同,不仅巩固了中国的边疆,也大大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以及边疆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互动和整合。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中华民国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梁启超在1903年就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却是在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从“天下”观念向“国家”观念的转变,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历史是一个过程,中华民族的形成就是一个民族过程;历史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多次互动的高潮,到清代和民国时期,终于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华民族到达呱呱坠地的前夜。就是在这个中华民族形成的“前夜”,由于中国在晚清与民国时期同西方列强的抗争中,各民族团结对敌,在扞卫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加强了互动和整合,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都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形成互动在晚清和民国得到了新的认同。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逆转。从1644年满族入关,建立清王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虽然不到三百年,但这个时期激荡的社会、革命的洗礼,为中华民族的最后形成打开了通道,铺平了道路。

7、中华民族在国歌声中诞生

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当人们穿越时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作了历史的巡礼之后,会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形成之沧桑,形成之漫长,形成之曲折,形成之壮阔。现在我们可以豪迈地回答说:中华民族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华民族从历史中走来,是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千百个民族或族群互动、磨合、整合、认同的必然结果。

当中华民族从根上萌芽,历经了中华民族的开端,中华民族核心的熔铸,中华民族形成互动的新平台、新整合,新认同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义勇军进行曲》的国歌在中华大地上空响起时,也正是中华民族诞生之日,也宣告中华民族从多元正式走向一体。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历史的千锤百炼,建构了稳定的民族结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民族大调查,经过民族识别,从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自报登记的400多种民族名称,到1979年确认第56个民族——基诺族,基本完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身份认同。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订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通过扶贫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状态;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现代文化,发展了现代教育,既强化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在完成了其形成的伟大过程之后,又大大步向前迈出了发展过程的坚实步伐。

在国歌声中诞生的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认同,在中国和平崛起中,中华民族必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样,我们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起点:夏、商、周的相继崛起;中华民族的核心:华夏族的横空出世和汉族的形成;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与隋唐新平台;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宋辽夏金的再发展与元明的新整合;中华民族核心汉族在清的大发展与民国的新认同;中华民族在国歌声中诞生6个阶段的轨迹,展演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华民族的形成作为一个过程来说是已经结束了,但一个新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仅仅是开始,现在的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婴儿”,中华民族的复兴还只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