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81

第81章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在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始,西方思维敏锐的学者曾经断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是中国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比较以后指出:“中国人的融合与协调的智慧”最适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但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而且中国历代领导人也一再表示:“中国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中国只希望把自己的事办好,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促使人类社会和谐起来,美好起来。但是,如何理解和谐,怎样实现和谐,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的问题。从字意上理解“和谐”就是在人人都有饭吃的基础上,皆言各自的发展和奋斗目标。如何实现和谐统一,有必要参考老子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4章)的主张,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升华,实现多样性的统一。至于如何积极的迎接东方文化世界中心时代的到来,是需要我们主动思考实施的世界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们对文化和文化建设也有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我们曾经有过注重经济建设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教训,目前我国行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少,特别是一些富人和富二代的极端消极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以及中国人民的形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急待出台积极的行动措施和有关的可行性法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

第一、大力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推动全国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价值的基本认识和评价。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解决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关系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认识和行为的表达。价值观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价值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大众文化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魂,具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大力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政治理论向全民灌输,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推动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科学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理想的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人民的道德底线。我们要共同努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经济建设以人为本,政治建设以法为本,文化建设以精神家园为本,社会建设以幸福家园为本,生态文明建设以美丽家园为本。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家园、精神家园和美丽家园。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精神的旗帜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总结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由盛转衰,由强转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长盛不衰的健康光明的发展之道。

第三、广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建设文化强国冲锋陷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文化环境,围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增强国家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实现重大突破。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融合为动力,以壮大软实力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提高质量效益,努力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四、广泛开展国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且以其创造性的历史活动,为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提供创造性的基础和源泉。国民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伦理素质,诚信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为此,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都是与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一切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利益联系起来发展的。而且都应当成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的研究对象。目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通过学校、社区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途径广泛开展行为文化建设并切实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一些人的消极行为,例如“富人”的忘本行为,“富二代”的“衙内”行为,“不劳而获”的“盗窃”行为,对“现实不满”者的破坏行为,和缺乏环境意识的不文明行为等,在充分发挥先进榜样力量的同时,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的法规,认真贯彻实施,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为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五、全面弘扬诸子学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更加纷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紧迫。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要求民族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以道儒释和诸子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形成的中华文化的复兴,绝对不是中华文化中某一学派文化的独自复兴,更不能把诸子文化学派的核心价值拿来变为自己一家学派的文化内涵,实现一家学派的文化复兴。意欲以自己一家学派的思想文化塑造中华文化去改变中华文化思想面貌,更是中华民族的广大人民所不能接受的。为此,我们应该为诸子学的全面复兴而努力。

先秦时期的诸子学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髓,认真开掘先秦诸子学的现代价值,可以为构建中华现代文化添砖加瓦。任何一个学派不论对构建中华文化价值贡献的多大,旨在代表中华文化的学术宣传甚至欲以其独家学派的文化内涵改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面貌,都是不符合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举动。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的先秦诸子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近六十多位学者、专家就建设文化强国与先秦诸子学的现代价值的再认识,是为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与会学者认为,道学创始人老子以东方第一哲人著称,他所创始的道家学说,作为东方文明中心标志的道,与儒墨法等诸子学派的思想应为中华文化的元典,后有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道、儒融合。汉唐以来以道儒互补,再加上佛教的调适,形成三教合流,从宋代最终形成了以道儒释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价值理念、心理密码、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的基因,并以其强大的思想哲学成为中华文化大树的主干。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人的许多思想来源于道家。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作为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道家学说深邃、抽象并以超然通达的心境出现,具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又是以较多地批评者的面目出现,有别于孔孟追求事功的进取型人生。

为积极健康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倡议在涡水中游老子文化资源原始发祥地谯城设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院与老子文化资源钦定发祥地涡阳和老子文化资源漂移发祥地鹿邑,共同欢迎世界著名研究道学文化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宣传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根——道学文化,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工程的根深叶茂和顺利发展,做出道家学说应有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复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强烈。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同样是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频繁,交流之密切,融合之深刻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风靡全球,方兴未艾,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从更大的历史纵深去归纳总结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采取精细化的文化战略理性的宣传以道儒释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不仅要大力开创“孔子学院”,更应提倡开创“老子学院”和诸子学院,全面理性地宣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以人为本、自强、正义、公平、包容、和谐、真诚合作的价值取向的传统美德。同时深入研究让外国朋友零距离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