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08

第8章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道”的作用即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概括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物质基础,也是从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发现的。“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同上,第14章)。老子在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发现,万事万物都存在相反对立的关系和相辅相成的转化道理,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二者又共处于一中,矛盾相反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处,前后相随。恒也。”(同上,第2章)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必定要向着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相反相成的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作用。所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同上,第14章)道虽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沉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需依赖的力量。

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对立面斗争的结果。老子在2500年以前认识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一种力量,并且把这种力量指明是“道”的作用。“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同上,第32章),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哲学思想。恩格斯说:“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是认识物质运动形式的源头,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奠基石。

老子在无限有形物的多样性中找出了物质的统一,万物生于“道”,“道”含宇宙万物的始基;世界万物又复归于“道”,宇宙万物的一生一灭是“道”的一次运动过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同上,第34章)整个自然界的发展,都是“道之动”的作用。“道”的本身就是无限宇宙永不停息的生成与转化的过程。天地万物就是由相互对立斗争,相互依存转化的辩证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发展为不同形态的过程。而这种转化有其自身规律的情结,绝非是神秘的不可知论。从这可以看出,老子把“道”的物质属性和“道”的运动作用,还是说清楚了的。“道者,万物之注也”是说,是万物的宗属(同上,第62章),又把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统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