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73

第73章 开发老子文化资源,建设涡水文化景观带

涡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原地区一大精神和物质财富。开发建设涡水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是豫皖两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是中原经济发展重要环节。根据涡谷二水沿途城池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发掘涡谷二水沿途各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合力推动谋求合作共赢开发建设涡水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积极实施振兴中原经济推动豫皖两省建设文化强省工作。

1.中游突破

积极发掘涡水中游老子文化资源,参照历史资料记载的苦县、相城、濑乡、曲仁里和唐宋兴盛时期曲濄间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的历史资料,及涡水中上游和中下游的老子文化资源,可以组织编制谯城、涡阳、鹿邑所有老子文化资源的近十座旅游景点建设规划。同时组织编制曹魏文化和华佗中医药文化载体的系列旅游景点建设规划。以涡水中游为突破口,可以在谯城、涡阳和鹿邑规划建设不少于十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推动涡水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开发建设。

2.沿涡两翼发展

涡水上游的淮阳县是一座远古时代积淀凝重而深邃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60多处名胜古迹,12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伏曦就带领部族沿黄河东下,来到淮阳开创了中国畜牧业先河,实现了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开发建设涡水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的龙头。伏曦作八卦,大禹创五行,在涡水入淮处的禹会村是大禹治水会诸侯的禹文化遗址。大禹治水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千秋万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涡水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涡水文化的和谐精神,作为道家文化资源发祥地的主体更应该继承道家文化和谐思想的优良品德。建设和谐涡水文化旅游景观带,是对豫皖两省付诸实践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的实际行动。

3.锦上添花

涡水下游附近的蒙城县和古城父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和道家亚圣庄子文化发祥地。蒙城县有3300多年的攸久文化史。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庄子蒙人为蒙漆园史。楚威王慕其才遣史厚礼延聘许拜为相,庄子嘲而不纳。著《庄子》52篇,现存33篇,多寓言,内容丰富,笔墨锋利,气势磅礴,有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其哲学思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之学。”均诞生于涡水流域,涡水流域是道家文化不可替代的发祥地。

涡水中下游另一个古老城池,城父县故城与谯城是春秋时期的姊妹城,城父南有乾溪沟,傍有章华台,为城父四台之一,是楚灵王的宫苑遗址,城父西八里有黛台,城父东有望花台,系楚太子建玩花尝景之台,城父南有青凤岭,据考古发掘发现有原始社会人类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传说古代住过三百六十家员外,天天轮番请年酒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日无一日间断。

文化是人文景观的魅力之源,是自然景观的精气神,历史文化与旅游交汇融合,是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文化旅游业要认真探寻文化本源,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引领创意,拓展旅游空间,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促使历史文化与旅游业共生共融,浑然一体健康发展。

4.珠联璧合

串起涡谷二水沿途城池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明珠,建成名振中原的生态文明型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建立生态技术、文化智能、创新管理的各个领域,各种产业纵向有机结合的新机制新平台,为振兴中原区域经济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文明化、文化旅游智能化协调发展做出涡水文化应有的贡献。

5.和谐发展

沿谷涡二水的城镇以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自身做起,制订规划建设历史文化旅游景观带,积极创造和谐发展条件,适时建立协调组织,统一修订规划促进谷涡二水历史文化景观带协调快速发展。为振兴中原区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涡水文化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