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49

第49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

从马竞恩、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算起,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斗争的一百多年历程里,有高歌也有低潮,有胜利也有挫折,甚至也有局部的失败。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伴随着激烈的阶级冲突和你死我活的斗争,都经历着胜利与挫折,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过程。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要从根本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社会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建立一个全新的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社会真正平等自由、全面文明的完美社会形态,一定会伴随着更加激烈复杂的冲突和斗争。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受到敌对势力疯狂地反抗破坏,必然会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顽强的进攻和侵袭,剥削阶段必然要通过暴力和非暴力的围攻,妄图在世界上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社会主义进入20世纪以后,从理论变为现实,以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就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相继建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一个科技进步,生产力发达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抗衡的超级大国的客观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其内在的优越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导致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总结了中国近40年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仅以30年暂短实践,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在世界上的社会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经验教训,逐步探索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奠定了社会主义运动复苏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治路线,保持清醒头脑,在国内外思想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运用发展的理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的突出问题,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斗争,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针对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特殊性,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能够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民意,得到了人民支持和肯定。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贵君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使社会主义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存在着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但是计划经济体制,有比较严格的责任制度和监督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贪污浪费现象。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以快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数倍的速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科技和军事工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随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限制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应有的潜力发挥。面对这样的局面,苏共高层又不知道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新体制,连参与决策的苏共领导人雷日科夫、科加乔夫和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承认,把当时的改革理解为“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和“革命”等同起来,更引起了苏联人民的不安。因为经典作家向来是把革命和推翻一个制度联系在一起。此后果然从对人物的批判扩展到对制度的批判。从对斯大林的批判扩展到对苏联70年历史的批判,导致全盘否定苏联70年历史,动摇了马列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在全国掀起了反共思潮,并一反过去处理事情优柔寡断的常态,支持刚晋升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提出取消国家对国营企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

与此同时,在战略上又被美国里根政府“星球大战计划”的暗器击中,迫使前苏联采取重工轻农的经济战略,造成军备开支猛增,重工业产品滞销,陷入经济困境,人民生活必需品短缺,苏联民众怨声载道,动摇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面对动荡的社会政治形势,苏共领导层出现了分裂,社会上出现了反对派。即使如此,如果这时能认识到领导层的某些失误,苏联历史也有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可能。法国海姆大学雅恩教授指出:“如果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能抓紧签订新联盟条约,苏联不一定解体。”然而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抓住这个机会,而且正在忙于批判斯大林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思想文化所有领域的政策,准备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五百天计划”,拟用一年半的时间实现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完全放开价格,取消政府控制经济的改革措施。并且举行有反对派参加的全民自由选举,致使曾经拥护社会主义的苏联民众,纷纷转向拥护激进改革的叶利钦,否定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导致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

叶利钦以反腐败赢得民众支持,于1991年上台以后积极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采取出售、拍卖中小型国有企业;对大中型国企实行股份化改造,搞“凭证私有化”和“货币私有化”;发放出售证券,向私人和外资出售国有资产股权、法人购股持股基金和产权重组,实现“人民资本主义”,违反产权演化定律,致使俄罗斯民众名誉上虽然是股东却根本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实际上沦为雇工,经常受到拖欠工资和失业的威胁。加上大搞“放开价格,管紧货币”、“休克疗法”的改革骗局,俄罗斯政府和民众都殷切盼望忍受西方“规范经济理论”宣传灌入的“短期阵痛”之后的经济奇迹,天真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盼来的却是高达2000%的恶性通货膨胀,逼使他们把私有化证券或股票低价出售,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沦为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美英联合倡导的“规范化经济理论”的改革药方中,有意识总结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历史经验,系统的发掘了爆发经济危机灾难时期的教训,集中了最具破坏性的各种经济政策的组合,特别巧妙的是,倘若某一项经济政策在特定的条件下,以合理的力度恰当的时间实施,可能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把这些经济政策以错误的方式组合起来,在错误的条件下,以错误的剂量实施,就变成了无比厉害的烈性毒药。这些经济政策所产生的相生相克作用,能够有效遏制彼此的正面效应,相互激荡放大彼此的负面效应,促使受害国家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且很难将其产生的破坏作用归结于某一项具体经济措施,一时难以发现隐藏的因果关系。这副经济烈性毒药是以毁坏整个国家,令其庞大的工业和金融系统陷入瘫痪,以低廉的价格落入西方垄断财团手中。致使一个接着一个国家受骗上当。为什么无论是拉美、前苏联、东欧或亚洲国家,尽管彼此之间远隔万里,具体国情有很大差异,服用了所谓“华盛顿共识”的规范化改革药方之后,所患病症几乎完全相同,到处是工业企业纷纷破产,银行坏账成堆,失业人员剧增,激起社会动荡。就连许多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甚至包括国际组织推荐的权威专家面对上演的一幕幕经济悲剧,再也无法掩盖国际权威机构达成的“华盛顿共识”这套规范化改革药方的破坏性,也难再以“改革阵痛”的借口来搪塞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顾问斯蒂格茨也尖锐地批判国际货币基金推荐的规范经济理论和改革药方,已被拉美、俄罗斯、亚洲的实践证明是灾难性的。现在应该进入“后华盛顿共识”时代。美国向俄罗斯推荐改革药方的基本原则来源于“华盛顿共识”,完整地遵循了西方规范经济理论,主要是科斯产权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供求,完全取消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明晰产权界定提高经营效率;推行银行体系私有化和商业化的金融自由化;财政改革取消政策性补贴,严格限制对国有企业贷款,实行高额所得税,增值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取消政府管制外贸和外商投资,实行全方位开放等。这些改革措施的骗局,是美国隐蔽经济战的主要杀手锏和交叉火力网。

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欲望更加膨胀,把中国视为其建立霸权秩序的主要威胁,广为流传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暴露美国右翼已将中国视为重点战略目标。李登辉焊然提出了分裂中国的“七块论”,与美、英国际战略专家的设想,具有惊人的相似,绝非偶然。所以我们对于西方推荐的经济理论和改革药方,不论是“华盛顿共识”或”后华盛顿共识”,都应该审慎地剖析并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我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条件,以恰当的时机,巧妙的组合,即要学习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又要提高“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境界,走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子,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能力,严防重蹈前苏联、东欧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