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1349500000021

第21章 津门“天下第一坊”

清末民初的京、津人,几乎无不知天津有个天一坊饭庄的。当时有“未进天一坊等于未品尝天津风味”之说法。天一坊饭庄创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坐落在天津旧城北门的闹市区,靠近水旱码头。门前即是通往京师的通衢大道,北面不足百米是钞关,即南运河漕税收衙门。当时运河是华北、江南运送各种物资进京的主要通道,来往船只很多。天津水旱码头又是京津物资集散地,游人如织,商贾云集,所以天一坊饭庄位置得天独厚。故《津门精华实录》称之为:“水陆交通,商贾云集,为商业荟萃之巨。”天津北距北京不足百公里,南与济南、南京、苏州、杭州水旱相通,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想领略津门大都会的风采,品尝传统的津菜的美味。因此,天一坊饭庄名扬四海,遂有“天下第一坊”之美称。

天一坊饭庄最初由林永福、李庆山、张德贵、燕得林、魏庆远、王三爷等六股合作经营,依次领东。民国初年,由魏庆远领东,他精明强干,整修门面,结交名流,聘请名师,广集菜谱,形成色、形、味俱佳,独具特色的天津风味。其中以挣蹦鲤鱼、煎熬花鱼、官烧目鱼、炒清虾仁等最享盛名。当时,天津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每宴请宾朋都来这里。魏庆远为适应业务需要,又在南市荣吉大街开办了天一坊饭庄分号,使生意更加兴隆,成为该饭庄自开业以来的鼎盛时期。1922年益智书馆出版的《商业汇编》刊登天一坊饭庄的广告为:“专办喜庆寿筵,应时小酌,无不完备。”1935年出刊的《天津游览志》记载:天一坊饭庄是“天津市饮食业同业公会”所在地。由此足见其地位之显赫。

后来,由于军阀混战,来往商贾、游人减少,加之领东更换,经营无方,曾一度中衰。抗日战争时期,天一坊饭庄本号改为中和楼饭庄,又重整旗鼓,整修门面,改进服务设施,汇集津菜名师,增加饭菜品种,恢复经营传统,以纯正的天津风味炒菜,吸引了不少“津门老饕”,声名一时再起。

中和楼饭庄50年代曾经改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1988年重又恢复天一坊饭庄称号。聘请原天一坊厨师长,津菜大师杨再鑫、赵克勤分别料理,按照津门八大成的传统做菜,使天一坊饭庄再次重振声威,成为一家专做正宗津菜的高级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