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宁寺——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大型道场。卦山天宁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处于卦山中腰的石佛堂,是天宁寺的雏形,是从悬崖岩石上雕琢石佛开始的。
卦山石佛堂现存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万卦宝灯王佛殿金妆彩画圆满碑记》记载说:“……肇自唐贞观元年九月内始建梵刹,山名万卦,地号爻峰。按三十三天之形,立七处九会之法。”证实了天宁寺的创建时间与所属宗派。
唐代和尚法藏(643—712年)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开创了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印度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华严经》在唐代十分流行,一些高僧如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李通玄等人均有注疏,流传广泛。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在前已有法顺(557—640年)、智俨(602—668年)著书立说,弘扬华严。法顺俗名杜顺,号华严和尚,相传他在卦山讲过《华严经》,后建天宁寺。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在佛教内部调和各派思想,对外则主张融合佛儒道三家。
华严宗的第四祖澄观(738—839年),从唐兴元元年(784年)开始,历时4年攻研东晋时所译《华严经》(60卷)和唐武则天时所译《华严经》(80卷)两种版本,撰写出《华严经疏》60卷,并在五台山和太原区域频繁举行讲经法会。澄观和尚被唐德宗尊为教授和尚,诏授“镇国大师”称号,任天下大僧录。唐宪宗给他金印,赐“僧统清凉国师”之号,主持全国佛教。唐穆宗、唐敬宗又相继封他为“大照国师”,唐文宗又加封为“大统国师”。澄观生前连续受到五个皇帝的恩宠,在佛教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华严宗由此发达。唐贞元、元和(785—820年)年间,卦山天宁寺连续出现了六座华严道场塔和二通华严道场碑,是八次讲经说法的重要记录。其名目有“华严三会”“第四之会”“第五之会”“第八重会”“华严九会”等,一会一塔或一会一碑,可见法会规模之大。
晋中一带,早在澄观之前还有长者李通玄(635—730年)弘扬华严教义。他初研《易经》,后攻华严经典,撰有《新华严经论》40卷。然而澄观与李通玄在卦山天宁寺的行迹,目前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明。
唐建中、贞元(780—805年)年间,先后在汾州与太原担任要职的李说(740—800年)夫妇笃信佛教,特别是当时全国上下尊崇华严宗的时候,卦山天宁寺作为著名华严道场,自然受到李说夫妇的青睐。李说是唐高祖李渊堂弟李神通的五世孙,历官御史郎官、御史中丞、太原少尹、汾州刺史、河东节度使等。
李说在卦山大做功德,在石佛堂前的山怀之中另辟新址,扩建寺院,使天宁寺由石窟寺院转化为殿堂建筑寺院,因而又有唐贞元二年(786年)创建天宁寺之说。李说在担任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后,对卦山天宁寺更是大做功德。唐贞元十六年(800年),李说夫妇捐助兴建的浩大工程普光明殿竣工,并举行华严三会道场。
贞元十二年(796年),昭义军(辖泽、潞、邢、怀、磁数州,相当于现在的晋冀豫三角区域)节度使李抱真(733—794年)也在卦山大做佛事,资助举办了华严九会道场。就在这一年,朝廷命李说备礼迎请澄观法师晋京,参与审定注释最新翻译的《华严经》40卷。
卦山天宁寺在唐宋时期为华严宗巨刹,金代随着华严宗的衰微而转为禅宗(曹洞宗)寺院。
金代,帝室官府崇奉和支持佛教,两河三晋区域禅刹相望。约在这个时期,天宁寺受曹洞宗名僧觉体(1119—1171年)影响,转为曹洞宗丛林。金代中期,禅宗名僧万松行秀(1166—1246年)曾来到卦山云游。
金末元初,天宁寺第21代住持虚己长老请到元朝开国宰相耶律楚材(1190—1244年)为功德主。他还“槌拂”启导玄中寺和尚惠信(1194—1278年),改革已经衰微的律宗门派,将玄中寺纳入南禅曹洞宗,实施“禅净合流”。并请得元朝中书左右丞耶律楚材、粘合重山支持,使五百年一贯律宗的玄中寺“格律为禅”,转为曹洞宗丛林。
明清时代延至民国,卦山天宁寺一直是曹洞禅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