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卦山
11345000000003

第3章 鬼斧神工——山形卦象的地形地貌

卦山群峰环列,其高低错落的峰顶沟壑,与文王八卦图形相巧合。它以突起的山峰象征阳爻“-”,以低凹表示阴爻“——”,这样就发现了卦山的奇特现象。如西北方按八卦是乾卦“”,三个阳爻符号组合,而卦山西北方恰好是相连三个峰头,像笔架一样;再如正北方向坎“”,而卦山恰好是中峰高耸而两肩低平。其他方位类皆吻合。

卦山柏树800亩,为柏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扁平,叶细小呈鳞形,小枝与叶呈一平面形。种子繁殖,木质坚实细致,气味芳香,耐腐朽,可供建筑雕刻、家具等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风景林木。其嫩枝与叶还是中草药,性微寒,味苦涩,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衄(nǚ)血、便血及崩漏等症,也治老年慢性气管炎。

千年古柏扎根于悬崖峭壁,虬干扭曲,千姿百态。清代一位来自江浙的官员称赞说:“黄山之松,云栖之竹,皆东南之胜景也,而卦山之天宁寺独以柏名,……其生长七星柏、连根柏、文武柏、牛头柏、虎头柏、唐柏、龙爪柏等,流传有许多神秘美妙的故事传说。当代画家郭礼成先生的国画巨作《卦山独翠图》16米长卷,用艺术语言讴歌了卦山柏树的风姿。

卦山到底是姓“道”还是姓“佛”?有人提到卦山,顾名思义,说是卦山既然以“卦”命名,就不该是佛教寺院,自以为:“肯定卦山原来是道家的地盘,后来被佛家侵占了。”等而因之,提出质疑,要给道教“落实政策”。

也艰,成材也劲(清·王宝莹《重修天宁寺暨卦山书院碑记》)。”著名的有绣球柏、这种说法是想当然,是一种对“卦”与中国佛教华严宗二者关系的片面理解。

有人问,“卦山”(或者“万卦山”)这个山名到底起源何时?是谁给起的名字?暂无定论。清代学者阎尔梅(1603—1679年)游卦山所作《卦峰唱韵》五首中有一句“烟波处处逢嵇阮,竟把爻山当竹林”,他就没有把卦山完全当成道家的,而认为是儒道两家兼而有之的魏晋玄学嵇康、阮籍的“竹林”。阎尔梅所以如此讲,总是事出有因。追根溯源,东汉末年,并州原是袁绍的地盘,其外甥高干(?—206年,字元才)贵好名士,招纳四方文士;曹魏取得并州后,梁习为刺史,更是招纳人才,曾介绍一批有学之士到中原去做官,如常林、杨俊、王凌、王象、荀纬(参见乔志强《晋文化志·导言》)。河东太守杜畿(163—224年),任职河东十六年,创办学堂,亲自讲学,继续招贤纳士;河东名士乐详被杜畿(jī)聘为博士,受教者数千人。建安十七年(212年),河东监高诱是大学问家,注《淮南子》《吕氏春秋》《战国策》。这个时期里,河东是名士云集之处。正元三年(256年),玄学大师嵇康曾避河东(《晋书·赵至传》),直到甘露三年(258年)因母丧才离开。卦山离并州治所很近,不难想象,这些背景因素,不会与卦山得名无关。

佛教流传的主要学说是把般若学与玄学调和起来。“般若”意译为“智慧”,是从深刻地体验真理所得到的特殊的智慧,如佛在菩提树下获得的体验真理的智慧。当时的佛教徒用人们熟悉的老庄思想比附般若义理,这种方法叫“格义”。这种纯以中国传统学术观念译解佛经的方法,反映了佛学对玄学的依附。僧肇(384—414年),是东晋著名的佛教高僧、学者、理论家。他的思想是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相结合的产物,僧肇将般若学中观理论与中国老、庄思想相融合,在“六家七宗”的基础上建立“不真空论”,完成了佛教般若学由对玄学的依附到融合的转变,玄佛合流蔚为时代思潮。由于玄学本身是儒道兼综,因而两晋的玄佛合流,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三教融合的意义。这是中国佛教华严宗产生的土壤。卦山天宁寺有唐碑《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第一句就是:“坎象至高,山位表阴阳之度;佛乘最妙,四谛断生灭之疑。”

言简意赅,充分表明了唐代佛教寺院选择这里建寺的基本用意和两者的有机联系。

至少说在唐贞观元年(627年)卦山天宁寺建寺之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里已有道教寺观的存在。贞观元年时,唐太宗李世民并不支持佛教,他反对佛教的“报施之征”,态度十分明确,在这个背景下佛教胆敢“侵占”道教的“地盘”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佛教在东汉时代传入中国,而道教也在东汉时代成型。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所以能在中国打开市场,关键在于它与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合拍、磨合、协调,成为“中国佛教”。卦山天宁寺所奉行的“华严宗”,成立较晚,而它的理论经典中融洽了更多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包括玄学,乃至儒、道家的东西在内。从这个立足点来看问题,佛教天宁寺与“卦山”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就不足为怪了。千万不可认为“卦”是道家的专利。

卦山周边有杏坛山、王山(原名虎头山),有白鹿山,有卧牛山,有锦屏山,有石壁山等,都是以山的地形特点命名的。卦山得名可能很早,并不是非得建起道教宫观才会给山命名;换句话说,天宁寺建在“卦山”,并不等于是对道教的侵权。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像卦山这样地形环境优美的条件,肯定不会例外。上溯到北朝时期,晋中、太原地区的名山胜迹也都是佛教占优势的,没听说过有哪座山原是道家的被佛家侵占了。其次,卦山所以名“卦”,是自然地形地貌的某些巧合,实际上卦山有些方位所表现的“卦象”就十分勉强。如果真要以卦山的“卦象”巧合来研究卦易哲学,是不科学的,千万不能把卦山作为研究易学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