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静升古韵
11344900000066

第66章 旌介村名的来历

旌介村名来源于介之推,其意为“旌表介之推”。这是一个为人熟知的真实的历史故事:

介之推,今旌介村人。晋献公十七年(前660年),介之推被封为晋国大夫,从此开始辅佐晋献公。晋国“骊姬之乱”后,于晋献公二十二年(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跟随公子重耳从蒲(今交口县蒲依村,原属隰县,汉武帝时置蒲子县)出逃。同行者有狐偃、狐毛、赵衰、胥臣、魏犨、狐射姑、颠颉、先轸等名士,还有壶叔等数十人。此后,介之推跟随重耳出亡达19年之久,他们先逃到狄,在狄居住了12年。后来经过数月跋涉,抵达卫界,卫文公不礼,只得忍饥挨饿继续前行。在五鹿,没有乞到食物,之后又坚持走了十几里,重耳饿倒在树下,这时所带壶餐不足一人之食,且未到,于是随从争采蕨、薇(均属野菜)充饥,重耳不能下咽。这时,介之推捧着一盂肉汤献给重耳,重耳端起来就吃,吃得很香。吃完之后才问道:“是从哪里弄到的肉?”介之推回答说:“是臣大腿上的肉。臣听说:‘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饱公子之腹。”重耳听了介之推的话后,痛哭流涕,说:“亡人累子甚矣!将何以报?”这时,介之推说:“但愿公子早归晋国,以成臣等股肱之义。臣岂敢图报!”介之推“割股奉君”后,忍着大腿上的伤痛,护从重耳辗转于齐、曹、宋、郑、楚,最后落脚到秦。

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晋文公元年),秦穆公派重兵送重耳过黄河,在黄河岸边,介之推听到重耳与狐偃的誓言后,笑着说:“公子之归,乃天意也。子犯(狐偃字)欲窃以为己功乎?此等贪图富贵之辈,吾羞与同朝!”从此便产生了隐逸之意。待到重耳即位后,介之推便托病居家,甘守清贫,躬自织屦,以侍奉老母。

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不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邻人解张,见之推无赏,心怀不平,于是写了一首《龙蛇歌》,挂在朝廷门上,内容是:

有龙矫矫,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览毕,大惊曰:“此介之推怨词也!昔寡人过卫乏食,之推割股以进。今寡人大赏功臣,而独遗之推,寡人之过何辞?”于是立即派人召请介之推,而此时的介之推已经同母亲隐居绵上林中。文公于是封邻人解张为下大夫,以为前导,亲往绵上,访求介之推。然而,只见峰峦叠叠,流水潺潺,林木森森,芳草萋萋,竟不得之推踪迹。于是晋文公驻跸后悔沟,派人遍访,数日不得。后来,有人进言晋文公说:“介之推乃孝子,若放火焚林,必背母避难而出。”晋文公觉得此言有理,于是使军士于林左林右,放火焚烧,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结果介之推始终没有出来,最终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得其母子骸骨,文公见之,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立祠祀之,环山一境之田,皆作祠田,使农夫掌其岁祀。晋文公封赏介之推绵上之田后在介之推的故里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此,介子故里便更名为“旌介”,一直延用至今。2600多年来,尽管隶属几经变更,但旌介村名始终未变,同时,邻村“记过”、“旌善”也因灵石东乡方言而演变成“集广”、“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