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书与成才
11338700000003

第3章 读书絮语(3)

的切肤之痛,感受到在走向未来的征途上肩上承受责任之重和腹中藏书之少的矛盾危机,章 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统一,客观物质世界是人们永远读不尽、摸不透也永远百折不挠地努力持续读下去的天然大书。在一遍又一遍地解读章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次说恨。用时觉少而生恨,一个恨字,既把人们在客观事物面前腹无运筹良谋、手无应对之策的尴尬与困窘写得活灵活现,又把对昨日放纵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的忏悔表现得形神毕肖,把悔恨交集痛定思痛后的弃旧图新和神勇振奋描绘得跃跃欲试。孔子说:“知耻近乎勇。”这里所说的“恨”,就其思想境界而论,当在耻与勇之间,就其载荷功能而论,当是由耻向勇转化的必由之路或必需的中介环节。倘或某个人因为不学无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尴尬,他为此深深引以为耻仅仅是引以为耻而已,那么,他同勇之间哪怕是只有毫厘之差,这毫厘之差却是永远的千里之遥,因而他将永远无法跳出“尴尬知耻尴尬”的生活周期律,永远与勇无一面之缘。只有当他在遭遇尴尬之后,使自己的情感在深以为耻的基础上升华到了恨的境界,才使得由耻向勇的转化有了情感的冲击力和现实的可能性。当然,具体到每一个人而言,在具备了这种情感的冲击力和现实的可能性之后能否实现由耻向勇的转化,还要看他是否把自己的情感和决心付诸于行动。我们应当赞叹孔子的伟大,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他就垂示我们,知耻和勇之间仅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近乎”,而这个“近乎”是什么呢?

善于“引而不发,导而弗牵”的孔子不说了,留给我们自己来悟。我们悟出了什么?恨和行动。

再说少。为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呢?此处所谓少恐怕有真假之别。所谓真少,即真的“脑中羞涩”,腹中空空,胸无点墨,唱的是着着实实的“空城计”,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厄,自然就捉襟见肘,无一兵一卒可派,到头来只能叹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眼睁睁无可奈何花落去。据说,李鸿章有位不学无术的亲戚,居然异想天开试图通过科举致仕,考场上面对着天书般的试卷自然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陷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和无奈之中,别无他途,只好打出了李鸿章这张“王牌”在试卷上写下“我是李中堂大人之亲妻(戚)”交卷了事。主考官看到这张试卷不由忍俊不禁,提笔旁批道:“故吾不敢娶(取)也。”所谓假少,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非可用,书倒是读了不少,只可惜读书时没有选择,没有计划和目标,一味地跟着感觉走,修德检行之书,经世致用之学,一无所读,甚或装了满腹污染感官玷污灵魂的文字垃圾,一旦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自然就无所措手足;一种是学无以致用,虽然读得满腹诗书,但只掌握了书本的死知识或一些死条条,无力突破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瓶颈,特别是当面对着客观世界的某些富有挑战性的场面需要立即“出招”或“支招”时,更是觉得老虎吃刺猬有劲使不上又无处下口。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历史人物颇值得一提,一个是战国时的赵将赵括,一个是三国时的蜀将马谡,两个人都学得满腹文韬武略,且在当时颇负盛名,然平生所学不过是些许僵死的教条,唯能纸上谈兵而已。前者长平一战致赵卒40多万被秦军坑杀,从而使赵国从此国势式微,从根本上丧失了参与群雄逐鹿的资格;后者衔命守街亭失陷,使蜀军功亏一篑,从此一蹶不振,使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伟业毁于一旦。

14.人生“三日”贵在今

人生唯三日:昨日、今日和明日。我们从昨日已经凝固的历史中走来,在今日正在凝固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并从这里走进明日的希冀和憧憬里。古人曾赋《昨日诗》《今日诗》和《明日歌》,奉劝人们不要为昨日时光的流逝和碌碌无为而扼腕长叹,不要为今日的偷懒和虚掷光阴而浑然不觉,不要为明日时间的富有和倏忽将至而聊以自慰,而应当紧紧抓住今日,惜时如金,有所作为。诗曰: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知多少!

昨日凝固成历史,成事立业在今朝。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决定了昨日永远静立不动且不可改变,明日近在眼前却又咫尺天涯,我们所能把握的唯有今日,唯有现在。时间是大自然对生命的恩赐,谁获得了生命,也就同时获得了时间,一旦失去生命,也同时失去了时间,所以说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不同价值,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里各自不同的特殊运动所铸就的,因而,寻找生命价值的源头就只能循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于是我们发现这个源头就在“今日”,或者说就在现在。

怎样才能避免“但知悔昨日”,走出“我生待明日”,真正做到“努力请从今日始”呢?

首先是不以昨日学无所获而厌读。读书求学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当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借用古代三位著名诗人的词句来形容读书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个人学养大厦的营建,远不像建筑工人垒砖砌石建造高楼大厦那样,每天都能看见墙体在渐渐增高,而是像往一张充值磁盘输入价值量,充值之前与充值之后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当然,只要我们每天都倾心尽力地“垒砖砌石”,我们学养大厦的墙体实际上也在日渐增高,只不过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每天都看到或摸到它罢了。学养大厦营建过程的这种“隐形”性质,往往使我们对昨日的读书求学成果产生怀疑:凝目回首,衣带渐宽,书读了不少,时间耗去了那么多,可是究竟取得了多少进步呢?读这些书之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呢?没有。再加上急功近利心理的作祟,于是,厌倦情绪油然而生,从而也丧失了今天继续读书求学的信心和动力。用心体悟王国维先生关于读书求学“三个境界”的比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读书求学过程的漫长与艰辛,保持健康向上的心境,紧紧抓住今天的分分秒秒营建自己的学养大厦,或许会有所启迪。

其次是不因“等待明日”而推迟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然明日虽多它尚不确实。所谓不确实,是指明日并不像今天或现在一样就在我们的把握之中,它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举目可见,但我们现在又无法伸手去捉住它,至于明天那云里会不会滴出雨来,既要看那云团里蕴含有多少水气,更要看明天的天气变化,说不定什么时候眼看要下雨了,骤然狂风大作,把那云一古脑儿吹到天边去。所以,宁肯把不太急的事推到明天去做,决不把今日可读之书推到明日去读,即使那书就放在你的书桌上或书柜里,即使你觉得明天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把今天所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明代《泽山杂记》记载了洪武年间御史大夫景清的一则故事: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旦即还书。生旦往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

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

我们在这里抄录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找到一个什么秘诀,也像景清一样能够在一夜之间把一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像景清这样博学强记过目不忘的人,世间少有,难能可贵,这种本事未必人人都能学得来,但景清这种抓紧时间努力读书的精神,是人人都有条件学得来,也有条件做得到的。有书不读与没有这本书没有什么两样,抓紧今天的宝贵时光尽一切努力去读书,这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再次是不以时间零碎而不读。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伏尔泰曾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在世界上它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时间。对时间的不同分割和利用,是铸就天才和庸人的一个关键。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在告别了学生时代之后,读书学习便主要靠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能否把分布在每天24小时生活各个环节间隙的零碎时间有效地“焊接”起来,用以读书,并且日复一日地长期坚持下去,对于一个人能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成长进步至关重要。

三国时期的董遇是一个学冠群儒的饱学之士,每日登门求学的人踏破门槛,他向前来求学的人袒露自己治学的秘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求学者抱怨苦于没有时间时,董遇动情地说:“当以‘三余’读之,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欧阳修说,自己一生读书写作的时间多来自于“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我们未必一定要机械地照搬古人的“三余”或“三上”,但章 熄灯之前等业余时间挤出20分钟用于读书,每天可读5000字,每月可读150000字,每年可读1825000字,那么10年呢?20年呢?一生呢?可见看起来并不起眼儿的零碎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修养成才是多么重要。

最后是不以任何借口而放弃读。一个人不想坐下来好好读书,总会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诸如天气热啦冷啦,觉得累啦困啦心情烦躁啦,蚊虫叮咬、环境嘈杂、光线太暗、板凳太硬啦,或者电视节目太精彩、象棋扑克太诱人、朋友来约不好驳面子、社会应酬不好意思不去……正如古人所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叶落秋来冬又至,花开等待到明年。

曾国藩在接到弟弟要求到京中读书以求深造的家书后,给弟弟写下了这样一番话:“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所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曾国藩的这段话我们足可以用以自诫。

15.粟裕将军倒骑木椅读地图的启示

粟裕将军威名震中外。他一生戎马倥偬,百战百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据《解放军文艺》2000年第十一期载吴东峰《开国大将》称:粟裕有四宝地图、手枪、指南针和望远镜,尤以地图为最。他平时尽一切可能搜集地图,每到一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挂地图,然后反锁房门倒骑木椅读地图,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军务,任何人都不敢打扰。章 读地图的习惯终其一生,直到全国解放以后,他的办公室、书房、卧室仍然挂满地图,一俟有空闲依旧忘情地趴在椅背上读地图。粟裕将军倒骑木椅读地图,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首先,读书须善于排除各种干扰,不为繁冗缠身,不可急于求成,明了“板凳须坐十年冷”。

许多同志不读书或读书甚少的一个“过硬理由”就是忙忙工作、忙家务、忙应酬、忙酒场牌场娱乐场等等,似乎如果不是章 更宝贵了,他手里攥着的是千百万人的鲜血和生命,是他所指挥的章 箭上弦的严峻时刻,一个战场指挥员的时间价值何止一刻千金!然而,在章 悬崖曲径、林木村舍的蜘蛛网上,粟裕将军一遍又一遍苦苦地读着、读着……直至他从上面读懂了敌人,读懂了战场,读懂了战争的过程和规律,他就章 年复一年地读着、读着……不经意间把敌军几十万、上百万的兵马读得灰飞烟灭,也把自己读成了一代名将。当我们打开一本书,如果只是飞鸿掠影般仅仅满足于识认那一行行文字,并不去咂摸蕴涵于文字之中和文字之外的意味,或者只是把阅读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琐事,不能把它作为一种习惯而长期地坚持下来,我们便无缘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当我们为种种琐事缠身而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的时候,当我们为外面世界的精彩所吸引而心浮气躁的时候,当我们为长期攻读不见功效而寻求另辟“捷径”的时候,一句话,当我们为自己编织种种“理由”而企图逃离书籍的时候,想一想曾经有一位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将军,在冲锋号即将吹响之前,却“躲进小楼成一统”,一个人默默地倒骑木椅读地图,并且将这种习惯终其一生,不知我们当作何感想?

其次,读书也须树立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不为利诱,不为物惑,奋力“咬住青山不放松”。

在粟裕将军倒骑木椅读地图的岁月里,有两件事可以看出他在个人名位问题上的高风亮节:一次是1945年10月,党中央为统一山东、华中的部队,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接到任命后力促党中央收回成命,改任张为正,己为副,然后才又心安理得地去倒骑木椅读地图;另一次是1948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陈毅出华东,粟裕升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闻之,急见毛泽东,请求陈毅继续留任,直至征得了毛泽东的同意,他才又高高兴兴沉沉稳稳地趴到了他的椅背上。粟裕为什么要两让司令?或许是他怕当司令干扰了自己坚持已久的倒骑木椅读地图的习惯生活,或许是他以为不当司令才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或许是另有别的什么隐衷。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辞掉了司令他依旧一如既往的倒骑木椅读地图,在他倒骑木椅读地图的地方我军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开辟了解放区一片又一片新天地。逝者如斯,在粟裕将军当年倒骑木椅读地图的地方,如今早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波涛汹涌,潮头直奔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身处章 沉寂、专注忘我和全身心投入。当某些人为跑官、泡官忙得惶惶不可终日但却独与书卷久相违的时候,当某些人读了一两本书便自以为天下无敌而仰天长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当某些人心如浮尘见异思迁却悲呼“世无伯乐”的时候,倘或他们能够亲眼目睹历史的这样真实一幕有那么一个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为了他脚下的这片土地能够早一天解放,曾经两次把别人已经戴到自己头上的司令员桂冠自己摘下来拱手奉还,然后自己依旧关起房门倒骑着木椅读地图不知当作何感想!在两军对垒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倘无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就难免全线崩溃一败涂地的必然下场;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波涛滚滚的今天,倘或我们的眼睛只是直沟沟地盯着哪个发了,哪个赚了,哪个摸彩中了巨奖,抑或哪个淘金而一夜暴富,哪个玩了什么投机手段而一举成名,哪个靠了什么猫腻飞黄腾达而一飞冲天,守不住自己的心理防线,耐不住寂寞,遗弃了数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人类渐次走进文明和发展文明的书籍这根手杖,那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最后,读书须能够坐得住,钻得进,提得出疑问,悟得出新意,须知“书从疑处幡成悟”。

粟裕将军曾组织指挥了“苏中”、“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所向披靡,连战皆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章 流水、沟壑、村舍、林涛和青纱帐中去寻找种种疑点,又从中探求破解章 科学、艺术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便永远只能是“老片新放”,永远只能有量的简单增减和排列组合的简单变化,永远没有创新与发展,没有质的变化和飞跃。粟裕将军倒骑木椅读地图,首先是使自己的思想成为敌方千军万马驰骋的战场,然后又通过地图的方寸之地使万千敌营和千山万壑成为自己的思想驰骋的战场,并且把思想上的金鼓齐鸣、旌旗摇撼和浴血奋战,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的战略战术和作战行动,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

如果不能在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思想驰骋的战场之后,创造性地使别人的思想再成为自己的思想纵横驰骋的战场,那么前者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坐得住,钻得进,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思想驰骋的战场,还远不是读书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它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序幕而已。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在接受别人的思想要旨的基础上,掩卷深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读出新的疑问,提出新的问题,并且努力探索释疑解惑和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和途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

16.向名人学习读书方法

名人的成名之路各不相同,但不同的成名之路都是用相同的“铺路石”勤学苦读修筑而成的。我们未必一定要成什么“名”,但却一定要通过勤学苦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谋求事业的成功。成功之路千条万条,但每一条成功之路的起点都同自身的勤奋努力和科学方法密切相关。学习和研究名人读书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借鉴名人的读书治学经验,指导自己的读书和修养,“站在巨人的肩上”去采摘科学真理的果实,而且可以一窥名人成功的奥秘和风采,启迪我们的思维,锤炼我们的意志和品格。

(一)孔子的“一以贯之法。”

孔子一生手不释卷,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千古流传。他不仅教导自己的学生“笃信好学”,而且自己也能躬身力行,“学道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晚年埋首习《易》,“韦编三绝”。《论语》记载了他和学生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二)子思的“五之法。”

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哲学家。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推崇为世界的本源,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被后世尊为“述圣”。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子思一生刻苦读书,勤奋著述,其读书“五之法”备受后人推崇,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朱熹的“三到法。”

朱熹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读来,决不能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读书理论和读书方法的人,他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苏轼的“八面受敌法。”

苏轼读书讲究熟诵深思,精读细研,主张“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在《又答驼?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勿生余念。有别做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五)郑板桥的“注重专攻法。”

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在读书的方法上,他不反对博览,但更注重专攻。他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他还说:“五经,二十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他举例说:既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

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他主张读书学习要“略其迹”而“取其意”,要“有补民生国计”,反对死读书,反对把读书视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读书诗:“读书数万卷,胸中适无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六)顾炎武的“自督法。”

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的顾炎武终生不仕,常年以二马二骡载书籍自随,边旅游考察,边读书写作。读书治学以勤奋刻苦而著称,主张“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日知录?卷七》)。为了鞭策自己勤勉奋进,自己为自己规定了每天必读的书目和卷数,而且坚持每读完一篇必写读书札记,未尝一日稍有懈怠,积30多年之心血,集腋成裘,整理编纂《日知录》凡32卷,涉及经义、政事、史地、艺文、兵事、天象、术数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每论一事,都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根极底,考证得失,而且从现实出发,着眼于匡时救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水平。

(七)张稷若的“纸条贴墙法。”

清代学者张稷若,读书每遇精妙处,必用纸条抄下来,反复朗诵玩味,再贴于墙上,如斯每天读书、每天摘录、每天诵读、每天取下不再需要的旧条,补上新条,满墙纸条成了书斋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几十年的纸条贴墙,造就了一代学问大家。

(八)费孝通的“摘录盘点法。”

费孝通主张读书一是要在苦读熟读的基础上做好读书摘录,二是要对摘记下来的东西进行“定期盘点”。通过认真做读书摘录,以博采群尖,“敛财聚宝”,通过“盘点”,以对摘记的材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他认为,没有分类,摘记的材料就是一团乱麻;没有比较,就选不出“最佳”;没有归纳,就无法认识规律;没有提炼,就达不到升华。

(九)钱伟长的“三级跳远法。”

钱伟长认为,书海浩瀚,要读的东西很多,如果照直一条道读下去,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去死抠,势必像小脚老太太走路那样走走停停,举步维艰,进度缓慢,效果也未必好。因此,读书要采用“三级跳远”的方法,首先弄懂最要紧的地方,次要的地方一时弄不懂的就跳过去。初次读不懂的地方,有些通过读后面的部分会渐渐清楚起来;有些回过头来再读,就迎刃而解了。

(十)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学习要“用慢功夫打基础”,把读书归纳为“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愈是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学?思?锲而不舍》)

(十一)蔡元培的“四字苦读法。”

蔡元培读书有一个四字诀,即“宏、约、深、美”。所谓宏,就是博览群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下苦功努力拓宽知识的视野,打下一个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所谓约,就是在打好知识基础之后,逐渐由博趋约,有计划地收缩作战阵线,渐次形成自己的学科专长,在某一学科方向或方面形成自己独特丰厚的知识积累;所谓深,就是在宏和约的基础上,选准目标,主攻精深,尽全力取得突破,究本穷源,力求创新;所谓美,就是指经过长期苦苦求索所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章 约、深的苦读台阶,经过漫长的艰难跋涉,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