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论生存状态的选择
生存状态的选择是一种人生哲学。
章 生活着、快乐着或烦恼着,犹如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地球、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月球、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行一样,其自身的情愿或不情愿、赞成或不赞成,都无济于事。正像任何一个星球都无力摆脱万有引力的作用而随意选择自身在太阳系、银河系和整个宇宙中的坐标一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也无力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否则,整个社会就非乱套不可。试想,如果每一个星球都可以由着性子无遮无拦的横冲直撞,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将是怎样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怖景象!
这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缘自于人们各自所处的不同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缘自于人们各自赖以生存的谋生方式。
就前一个方面而言,任何一个人都无力选择自己的出身和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从而也无力选择个体生命的维持和发展及其赖以依存的平台――一定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任何生存状态的选择都是以章 逗乐儿、尥蹶子的生存方式,是因为他有幸生在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钟鸣鼎食之家,成为这个封建家族的主宰者贾母的心头肉和命根子,受到上上下下众星捧月般的娇宠,在大观园里又有金陵十二钗的垂青和众多女子的百般抚弄;相反,老家奴焦大虽然也和贾宝玉生活在贾府的同一片蓝天下,却只有住在大厦旁边透风漏雨的茅草房里终日像牛马般拼死干活的份,充其量也只能骂几句“爬灰的爬灰。”
之类,快活快活嘴巴而已。贾宝玉和焦大各自生存状态的选择都是他们各自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使然。或许贾宝玉和焦大还可以做出其他这样那样的种种选择,但是无论他们选择多少次或做出多少种选择,都不可能摆脱各自所面对的客观环境的决定和制约。被尊为佛祖的释迦牟尼,本名乔答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之所以在29岁时毅然抛弃了王子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出家修行终生传教的生存状态,同样是由于他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使然。倘无他29岁以前王子生活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倘无当时作为小国的迦毗罗卫国在周边的大国夹缝中生存的险恶处境,倘无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便不可能有释迦牟尼对人世冷酷无情的苦恼,对人们生老病死诸多苦难的同情与悲悯,当然也不可能有释迦牟尼菩提树下的悟道成佛。
就后一个方面而言,不管人们面对的是上帝赐予的什么样的客观物质世界,他都必须坦然面对,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竭尽全力生存下去。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章 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章 特别是近200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人类文明才以超级加速度向前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谋生方式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原始初民们要能够使自己生存下去,便只有依靠部落群体的力量,选择集体打猎、捕鱼、采摘野果的谋生方式;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传统农业社会,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便成为人们谋生方式的必然选择;在生产力有了跳跃性发展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雇佣工人活的躯体成为死的机器的附件或延伸,其谋生方式便只能是随着机器的紧张节奏牛马般的拼死劳动,以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从历史发展的横坐标来看,人们的谋生方式又总是同其所在的国度、地域以及人际环境、社会分工或职业类别等密切相关。就国度而言,某种谋生方式在某些国家允许合法存在,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被视为非法而明令禁止,所以,国家的政策、法令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谋生方式的选择;就地域而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识鱼情,傍山知鸟音”,一定地域的资源和自然地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谋生方式的选择;就人际环境而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所处的一定社会人文氛围状况和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谋生方式的选择;就社会分工或职业类别而言,在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到来之前,劳动将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而远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将长期地奴隶般的服从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或职业束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谋生方式的选择。
如是说来,人们在生存状态的选择面前岂不无能为力了?
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说生存状态的选择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们之所以把生存状态的选择看做是一种人生哲学,是因为除了它的客观必然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为人的追求。什么是追求?追求就是以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行动力争达到某种目标或目的。它的关键词有两个:目标和行动。
如果说目标是人们在追求自身人生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过程中,自己为自己设置在前进道路上的横杆,那么,行动则是向着章 耐力和技巧的选择;围绕如何不断提升人生价值追求境界的跨越横杆后横杆高度和方位永不停息地再度调整的选择。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处理好了这样三个向度方面的问题,才算是正确发挥了主观意识在生存状态选择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能否正确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其生存状态的选择,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着其生存状态的选择。
章 年复一年地不懈努力着、冲击着,直到有一天终于越过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绝活”横杆――面对着柜台上摆放的80多种糖果,不管你要几样、称几两,都能做到手上“一把准”、嘴里“一口清”。许振超是青岛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论文化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可他经过30年的勤学苦练,创造了“无声响操作法”,成为码头上下人人交口称赞的“许大拿”和闻名全国的桥吊专家。许振超何以能够在众多的码头工人中脱颖而出?
他在30年前走进码头的时候就为自己设置了一条人生追求目标的横杆――“我当不了科学家,但一定要练一手‘绝活’,做一个能工巧匠。”并且为跨越这条横杆一鼓作气连续发起了30年的冲击。事实上,当张秉贵和许振超为自己确立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时候,他们已经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运行的轨迹做出了选择,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
当然,世上的售货员和码头工人千千万万,不可能人人都可以像张秉贵、许振超一样,成为万众瞩目出类拔萃的“羊群里的骆驼”。正如茫茫苍穹漫天数不尽的繁星都静静地守望在自己的星座上,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按照自身固有的轨迹运行,只能偶尔有流星骤然划破苍穹向世人展现其光辉和灿烂。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章 许振超一样于平凡中成就其伟大和辉煌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只能是凤毛麟角,然而,我们切不可小觑章 奋斗和进取。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多样性的统一,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军人、政府官员、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个体工商业者、打工者、自由职业者等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大多都在本行业特有的相对统一的生存状态模式下工作和生活着,不同的个人由于各自追求目标的不同又各有各的生存状态的选择。尽管人们对生存状态的选择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但是从生命运动的旅途中是否处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否处在积极的永不停息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状态的角度来审视,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划分为问题生存状态和非问题生存状态。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发轫之功无疑应当首先归于处在问题生存状态的人们。倘或自从盘古开天地,至今没有一个人向人们赖以生存的章 刀耕火种的原始生存状态的封闭圆圈艰难地爬行,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
纵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业的辉煌和世界的未来永远属于选择问题生存状态的人们。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被苹果为什么是垂直坠落的问题所吸引,长期沉浸于“为什么”的问题生存状态,于1687年整理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出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划时代的巨大飞跃;瓦特看见开水壶盖子在蒸气的冲力下被频频掀动,被蒸气为什么能够推动壶盖运动的问题所吸引,长期沉浸于“为什么”的问题生存状态,于1774年发明了通用蒸汽机,开创了人类的蒸汽力时代;跟随父亲在煤矿当见习司炉专职为蒸汽机添煤加油的斯蒂芬孙,看见马拉运煤车在轨道上缓慢地行驶,被如何用蒸汽机动力代替马力的问题所吸引,长期沉浸于“为什么”的问题生存状态,于1814年发明了火车,实现了人类交通运输史的历史性飞跃;达尔文于1831年登上“贝格尔。”
号军舰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悉心观察花鸟鱼虫,被为什么物种会发生变异的问题所吸引,长期沉浸于“为什么”的问题生存状态,恍然悟出物竞天择之理,于1859年整理出版了《物种起源》,实现了人类科学认识史上的伟大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我们又怎样来判断一个人生命的运动是处在问题生存状态或是非问题生存状态呢?划分的依据有三条:一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的视角,看其身陷于其中的问题是否为着推动科学技术或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产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二是从问题本身的价值和解决问题过程的视角,看其身陷于其中的问题是否对于推动科学技术或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创新意义,是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还是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重复性简单劳动;三是从对待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态度的视角,看其是否脑袋上架着一根探索的天线凡事总爱问一个“为什么”,是以不懈的跋涉者和探索者的热切目光关注着自然、社会和人生,还是像过客或消极遁世者一样面对周围的世界满腹冷漠和无动于衷。当然,理论上的分析往往繁缛琐屑,使人如坠雾中,当我们撩开理论的幔帐,放眼社会生活的舞台,顿时就会感到眼前豁然开朗:那些挣脱了或尚未完全挣脱名缰利锁的羁绊,以探求关注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客观世界,一门心思专注于某种事业孜孜以求的人们,特别是那些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人们,便是处在问题生存状态的一族;那些将自己终生束缚于以重复性简单劳动谋生者,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终日只是为生计或名利奔波者,小有所为即裹足不前安于现状者,以及利欲熏心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者,即为处在非问题生存状态的一族。
或问:为什么有的人选择了问题生存状态,而有的人选择了非问题生存状态呢?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一个人活在世上,是处在问题生存状态还是非问题生存状态,这既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又是人的意识能动性在人生根本态度问题上的一种主观指向,是不同的个人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生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运行轨迹的选择,事情似乎马上又复杂起来。因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发现处在大体相同的客观条件下的人们有些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也有些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处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的人们有些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有些则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对于人们在相同或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对自身生存状态运行轨迹做出的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我们应当持什么态度呢?读一读叔本华《论书籍与阅读》中的这段文字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无知只有伴随着豪门才会贬低人的身价。穷人为贫困和需要所迫,劳作取代了思想,并占有了知识的地盘。但无知的阔佬则无异于荒原上的野狼,正如我们每天见到的那样,仅仅为着无尽的贪欲而活着,对于能给他们带来极大价值的闲暇与财富,他们不擅使用,因而为人所指。”
74.论人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以感情和人格的力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格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的内在综合品质及其控制机制,是人的思想、性格、行为等的惯常模式。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铸造健康向上的人格,无论是对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还是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格的核心是一种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