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师缘”与成才
古语云:名师出高徒。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而外,还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特别要受到是否有机缘得到名师指点的影响和制约。或者说,在影响和制约一个人走向成才与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师缘的因素至关重要。什么是缘?《辞海》的解释是“缘分,机缘;佛教指事物生起或坏灭的辅助条件。”似乎颇有些深邃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缘之一字,十分精妙,十分难译,有天意,有人情,有死生流转,有地久天长。”可见一个“缘”字意蕴的奥妙无穷和回味悠长。
名师是开启心智和指引方向的“金手指”,追随名师就是追随成才和成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A?塞缪尔森说:“告诉你怎样获得诺贝尔奖的秘密吧,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当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中学时期的数学老师沈元的教诲。沈元用诗一般的语言向他的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著名数学家的歌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真的,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间有位同学,他了不得,他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章 特别是学者是否善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机遇和其他一些很难说得清楚的问题。虽然如此,正像历史一再向我们昭示的那样,名师效应在人们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作用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如果说人们在追求成才与成功的不懈奋斗征程中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追随名师,尽可能地走近名师,尽最大的可能和努力去争取得到名师的指点。
名师效应铸就了“师徒链”现象,“师徒链”给人们走向成才和成功注入了一脉相承的开拓创新的智慧和力量。“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有一种亘古及今盛传不衰的人才成长现象格外璀璨夺目,章 秦观、晁补之、张耒);苏步青谷超豪李大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汤姆逊卢瑟福玻尔海森堡魏茨泽克。特别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队伍中,这种人才成长的“师徒链”现象尤为突出。据统计,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半数以上是前辈诺贝尔奖得主的学生。1909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以研究化学平衡条件和反应速率的成果获诺贝尔化学奖,继而,他的学生能斯脱于1920年以创立热力学第三定律又获诺贝尔化学奖,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又于1923年以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成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又于1936年以发现正电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又于1960年以发明探测高能带电粒子径迹的泡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是看来,“近水楼台”所产生的名师效应对人才的孵化和催生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当然,追随名师并非只是为了向其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为了搞出什么发明或获取什么奖项,更重要的是在零距离追随名师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于潜移默化中铸造立身做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学习名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史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可见,子贡和子路在入孔门之前,都是狂傲不羁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伙儿,后来在长期追随孔子的耳濡目染中,日日浸渍磨砺,天长日久,痼习浊气渐渐消损,最后终于磨杵成针,成为孔子引以自豪的少数几位高足之一。“师徒链”现象昭示我们:良好的师缘不仅可以为人们的成长和成才指明方向,使人们在前进的征途上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而且可以给人以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走向辉煌的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
在师承众长的基础上不懈开拓进取,成长成才的道路便越走越宽广。“师徒链”创造的辉煌举世注目,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木匠带徒弟式的“从一而终”,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信息社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们走向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单向度或少向度的师承名师不但不排斥多向度的拜能者为师,而且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有清醒的追随名师的意识,对名师要有杨时程门立雪的尊崇与虔诚,有杨振宁万里追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与执著;另一方面又要有广采博取师承众长的意识,有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创新理念,站在众多的巨人肩上去采摘开拓创新的绚丽花朵。《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刊登了杨振宁《我的治学经历与体会》一文,文中这样写道:“1938年2月,我们家到了昆明,我在当年秋天进了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念了四年大学,两年硕士学位。这六年时间,在我一生的学习历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曾多次地回想这段时间,我觉得我得到了西南联大师生努力的精神和认真的精神的好处。1945年,我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博士学位。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我之选芝加哥大学最主要的是因为费米教授在那里执教。……另外有位非常重要的物理学家叫泰勒,人们称他为‘氢弹之父’。在芝加哥大学的两年,给了我另外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在我一生的研究过程中,这两个训练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是不同的影响。……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中国时是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影响下,得到了其中最好的精神;在美国,我又在一个绝然不同的教育哲学影响之下,得到了其中最好的精神。”正如杨振宁所言,他真的是非常的幸运,因为他不仅有机缘得到了不止一位世界一流名师的指点,而且有机缘得到中外众多老师的教诲,两脚踏中西文化,“得到了其中最好的精神”,在名师金手指的指引和这种“最好的精神”的陶冶下,勤奋努力,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跻身于世界科坛巨擘的神圣殿堂。
53.“五量”与成才
所谓“五量”,指人的胆量、眼量、热量、含量与肚量。
一个人欲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成长为有用之才,就不能不倾尽全力在“五量”的修养上下工夫。
一是要有胆量。有胆量就是敢想敢干,就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敢于突破束缚自己手脚的种种条条框框,并且勇于迎接挑战,勇于面对和不断修正自己的弱点、不足或失误,勇于一往无前地踏平坎坷成坦途。
倘若“狮子的雄心跳蚤的胆”,披戴着思想的枷锁,章 成才道路上的价值。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当时的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威廉?麦金莱急需同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而加西亚在哪里呢?美方掌握的唯一信息是加西亚藏在古巴大山里的丛林中。章 怎样找到章 送信途中会遇到什么风险、怎样应对这些风险,以及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做那些必要准备等等,但是若等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以后再去送信,恐怕一切都为时已晚,送信本身便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在人们为取得某项事业的成功而奋斗的时候,往往面临着“罗文送信”章 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今日集团总裁何伯权、青岛啤酒集团总裁彭作义等等,他们的具体成长成功之路尽管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罗文送信”的超人的胆量。倘或他们当时不能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敢于打破种种条条框框,勇于冲破重重禁区,就不可能有今日事业的辉煌。
二是要有眼量。有眼量就是站得高,看得远,目光敏锐,有见识,善于审时度势,“风物长宜放眼量”。诚如上述,当人们面对某种机遇或挑战,如果没有胆量,必将一事无成,但是如果仅有胆量而没有眼量,盲目蛮干,或者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必然难成大器,即使能够一时侥幸取得成功,最终也逃不脱从成功的巅峰跌落谷底的必然命运。据王安石《伤仲永》记述:仲永5岁,即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养育了这样一位聪颖早慧的儿子,实乃门楣之幸,倘能悉心教诲,循循善诱,必能成为栋梁之才。然而,在仲永父亲的眼里,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是光宗耀祖,相当不错了,无须再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于是,他带着仲永终日挨家挨户去表演作诗,并通过表演赚一口酒饭和些许钱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样仅仅过了几年,仲永便“泯然众人矣”。可怜这位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少年,他的光辉灿烂的未来和远大前程,竟被埋葬在其父亲的短浅目光中。古往今来,在人们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像仲永这样囿于眼量的限制和束缚,“不踬于山而踬于垤”者何止万千!回首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的时代弄潮儿,不少人曾经名噪一时,成为升起在天空的耀眼新星,倏忽之间又从那闪耀的星座上陨落,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具体原因,固然千差万别,然其中一个共同原因恐怕是眼量的束缚和限制。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着一身胆量纵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又因为缺乏必要的眼量而纷纷落马,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企业家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内涵:在80年代表现为胆量,到了90年代光有胆量就不行了,还必须有眼量。如果小富即安,就像《论语》中所说的‘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注定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三是要有热量。热量就是恒久不变的热情,就是为某一事业或目标持续地全身心的投入,就是在前进道路上长时期一以贯之地百折不挠和孜孜以求。热量是生命力的象征,如果人体不能保持恒久持续的热量,人的生命之树就要枯萎了。一位伟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如果仅仅具备了胆量和眼量,而没有恒久的热量做支撑,任何胆量和眼量都失去了其意义。看一看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成长年表,或许会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更为清醒的认识。1809年,林肯出生于肯塔基亚州哈丁县,自幼干农活一直到22岁;1816年,7岁,随全家人被赶出住宅,开始了居无定所的流浪日子;1818年,9岁,母亲去世,悲苦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1831年,22岁,经商失败,债台高筑;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1833年,24岁,再次借钱经商,再次破产,后用了17年的时间才还清债务;1834年,25岁,当选为州议员;1835年,26岁,结婚前夕,女友突然病逝;1836年,27岁,取得律师资格,开始从事律师业务;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遭拒;1840年,31岁,连参选议员的资格也被剥夺;1842年,33岁,与玛丽?托德结婚;1846年,37岁,当选为国会议员;1848年,39岁,欲连任国会议员,失败;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1856年,47岁,争取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次竞选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从一个穷困流浪的苦孩子成长为总统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都必须保持对生活的深深的热爱,保持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恒久充分的热量,否则,必将一事无成。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应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使命感。努力拼搏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对章 耐心、毅力和信念。”
四是要有含量。含量主要是指人的政治含量、道德含量、知识含量和能力含量。敢于开拓创新的胆量、善于高瞻远瞩的眼量和恒久而充分的热量,只有在人的修养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也只有当它们转化为具有一定程度含量的人的意志和行为的时候,才能够成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因此,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含量的水平,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和走向成才的必由之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含量,才能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觉地将个人的奋斗进取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之中,使个人的成长进步成为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地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含量,才能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各种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浩然正气,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永葆健康向上的勃勃生机。
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并且注重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含量,在永不停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处事应变的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才能使我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五是要有肚量。有肚量就是要有开阔的胸襟或博大的胸怀,与人为善,善于与人团结协作,携手共进,任何时候都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以一己私利为利,努力做到:谋名,谋中华崛起、民族振兴之名;谋利,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利。有人借用《周易?乾》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有胆量、有眼量、有热量和有含量,都可以用自强不息来诠释,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有肚量理解为厚德载物。在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宏观大背景下,在举国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新形势下,我们也应当赋予有肚量以新的内涵。它不仅包括厚德载物,善于团结所有的人包括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一道工作;包括善于弃旧图新,在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错误和虚心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吸取前进的力量;也包括善于学习和掌握信息,在熟练掌握传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特别要学会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能够装得下全世界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还应当包括善于更新观念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一句话,要大腹能容,容得下整个宇宙和未来。
54.创新思维与成才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章 发现、革新、写作、设计、绘画、雕塑、谱曲等等,以及从事各种独特高效的组织管理活动的主观前提。
创新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甚至找到了答案仍然不肯罢休,还要追问“为什么的为什么”,总爱打破沙锅问(璺)到底。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应邀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关于声学和光学的研究报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一对母子的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妈妈,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年轻的妈妈一时语塞,含着微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拉曼。拉曼告诉男孩:
“海水之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同那一对母子分手以后,拉曼对自己的解释总有一种莫名的惶恐和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天真童稚,那双求知若渴闪亮的大眼睛,使拉曼深感愧疚和不安,他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心灵不禁为之震颤!一回到加尔各答,放下行囊,拉曼便立即着手“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题研究。在章 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好奇和年轻妈妈的求助眼神,把拉曼推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使拉曼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