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1327600000076

第76章 人当知足

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绍熙之末,以新天子临御,未敢遽有请,故玉隆满秩,只以本官职居里。乡衮赵子直不忍使绝禄粟,俾之因任,方用赘食太仓为愧,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以为耿耿。予诵白乐天《初授拾遗》诗以语之曰:“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因略考国朝以来,名卿伟人负一时重望而不跻大用者,如王黄州禹偁,杨文公亿,李章武宗谔,张乖崖咏,孙宣公奭,晁少保迥,刘子仪筠,宋景文祁,范蜀公镇,郑毅夫獬,滕元发甫,东坡先生,范淳父祖禹,曾子开肇,彭器资汝砺,刘原甫敞,蔡君谟襄,孙莘老觉,近世汪彦章藻,孙仲益觌,诸公皆不过尚书学士,或中年即世,或迁谪留落,或无田以食,或无宅以居,况若我忠宣公者,尚忍言之!则予之忝窃亦已多矣。(《三笔》卷十二)

李宗谔:字昌武,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进士。宫至右谏议大夫。著有《续通典》、《家传谈录》等。

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以北)人。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乖崖集》等。

孙奭(shì):字宗古,博平(今山东聊城东北)人。官至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著有《五经节解》、《崇祀录》等。

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今属河北)人。进士。官至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著有《道院集》、《法藏碎金录》等。

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庐州。著有《刑法叙略》、《册府》、《肥川》等小集。

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景文。著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西州猥稿》、《唐书》(与欧阳修等合作)等。

范镇;见前《文字润笔》注。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进士。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杭州、青州,提举鸿庆宫。著有《郧溪集》等。

滕甫:字元发,见前《文字润笔》注。

东坡:苏轼,见前《长歌之哀》注。

范祖禹:字淳父(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进士。学者尊为唐鉴公。官至州别驾。著有《范太史集》、《唐鉴》等。

曾肇:见前《文字润笔》注。

彭汝砺:见前《文字润笔》注。

刘敞:字原甫(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进士。学问渊博。官至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著有《公是集》、《春秋传》等。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守杭州。卒谥忠惠。著有《蔡忠惠集》、《茶录》、《荔枝谱》等。

孙觉: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舒州吴仙观。著有《龙学孙公春秋经解》等。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官至显谟阁学士,出知徽、宣二州,以事夺职,去永州无屋庐以居。著有《浮溪集》。

孙觌(dí):字仲益,晋陵(今江苏常州)人。进士。官翰林学士、吏户二部尚书,知临安等郡,因逆执政,归隐。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牍》等。

尚书、学士:指有职无权掌管六部政务和替皇帝起草诏命之类的官。

忠宣公:洪皓,字光弼,谥忠宣,迈三兄弟之父。进士。奉使至金,被留十五年,因逆秦桧,安置英州,后复朝,徙袁州,途中至南雄州卒。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等。

忝窃:愧得其职。

“点评”

人,应当满足于自己已经得到的一切,包括名誉、地位、权力、金钱、婚姻、家庭等等,但人们往往是在拥有这一切时并不感到满足,而当失去这一切时才会感到珍惜。这恐怕是历来人们的通病。洪迈对此看得很透,可有助于开导后人。洪迈辞官归里已年过七十,辞了官便失去俸禄,回到故里,还得靠同乡赵某给他一个官职,使他继续任职,为的是不断绝俸禄,而他却为此感到不安,亲友们为他的地位待遇抱不平,他却举出那么多能力强而官位和遭遇并不佳的名人,来申明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馀的知足心态。其中有人虽有尚书、学士之类的头衔,其实并无什么实权,有人寿命不长,有人被贬远地,有人久不被升迁,有人无田供养,有人无房居住,他父亲洪皓遭遇更为不幸,相比之下,他辞官后还被故里返聘给官职,是该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