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藏拙的智慧
11322000000011

第11章 由愚化智大智若愚,由拙化巧大巧若拙

古语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表现得很愚钝,身手很灵敏的人往往都表现得很笨拙。其实,这是一种境界。人生中适当地“傻”一下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有所拒才能有所取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鄙夫,意义几乎等同于小人,就是不上台面的鄙陋的人。

孔子曾经说过,像这样的小人你能让他去谋国家大事吗?不能。这样的人在没有得到利益时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后又害怕会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会不择手段维护既得利益。

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大丈夫不论得不得志,皆能恬然处之。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观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不忘记义理,在得志的时候更不违背正道。孟子还认为君子是不受外界动摇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违反礼义的事,则纵使有什么突然降临的祸患,也能够坦然以对,不以为祸患了。

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侯、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

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

我们应采取顺境不骄矜,逆境不颓唐的生活态度。

春秋时期,孔子率学生们出游。

一天,孔子观赏瀑布的景色,见那水流从二三十丈的高处飞泻而下,撞入江中,激起滚滚波涛,直冲出数十里之外,那地方,鱼虾龟鳖都无法生存。

忽然,只见一个男子跳进急流之中,孔子以为那是自寻短见的,便急忙让学生顺着河流去搭救他。不料,这人游出数百步之外,便从水中走出,在河边悠然自得地唱起歌来。

孔子赶上去问他:“您能在这种地方游泳,有什么秘诀吗?”那男子回答道:“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凭着人类的本能开始我的生活,依靠人类的适应性而成长,顺其自然成功。游泳的时候,我同漩流一起潜入水底,随同涌流而浮出水面,完全顺从水性而不凭主观意志从事。这便是我能驾驭汹涌急流的原因。”

孔子又问:“什么叫做凭本能开始生活,靠适应性而成长,顺其自然而成功呢?”那男子回答:“我生在陆地而安于陆地,这就是本能;长于水上而安于水,这就是适应性;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而结果这样,这就是顺其自然。”孔子点头顿悟。

这个男子能制服汹涌奔腾的急流,遨游其中,得心应手,就因为他不以主观意志从事,而是根据自然法规,尊重客观规律,按着生活的逻辑去办事。人之处事亦应顺其自然,正所谓适应世事适应万物。

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试着去想美好的东西。不是抱怨你的薪水低,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乐趣。

一个能够笑看输赢得失的人,他们深信自然和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就必须倒下千万个失败者是不对的,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

如何培养富足之心,笑看输赢得失呢?

(1)赞美孤独

富足之心是宁静的。个性并不害怕孤独,反而赞美它。孤独是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问题。

笑看输赢的人总是能够给自己留出时间,享受独处的欢乐,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象出类拔萃的美好生活。内心贫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将备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窄得令人窒息。笑看输赢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享受宁静和孤寂,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2)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笑看输赢的人愿意任意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3)不自怨自艾

笑看输赢者对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他们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4)放弃“多多益善”的想法

只要你拥有“多多益善”的想法,认为物质生活“越多越好”,你就永远不会满足。

每当我们得到什么,或达到了某一目标,我们大部分人就会立即再继续到下一件事。这压制了我们对生活和我们许多幸福的欣赏。

学会满足并不是说你不能、不会或不该想得到比你的财产更多的东西,只是说你的幸福不要依赖于它。你可通过更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太注重你想得到的东西来学会安享现有的一切。

你可以建起一种新的欣赏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维,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它。当你建起这一新的意识,你将会发现,当新的财产或成就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欣赏程度将被提高,而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肯舍得才能有获得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菜根谭》

关紧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更难过,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所以,人要学习放下心情,拒绝让它折磨才行。

下决心割舍掉坏心情,才能给好心情腾出地方。想要有个好心情,就要从坏心情中解脱,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请注意,肯放下心情的包袱,好好检视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实,把它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这就能应付自如,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所以,任何人都应学会放下,放下的同时,学会割舍。

谈到放下与割舍,在《星云禅话》中有一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具启发性。这故事大略是,有一位旅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攀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佛陀慈悲营救,这时佛陀真的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执迷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旅者这时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下。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坏心情就是紧抓住某个念头,死死握紧,不肯松手去寻找新的机会,发现新的思考空间,所以陷入愁云惨雾中。

其实,人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或者更动一下作息,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只要我们敢于稍作改变,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机会。

有个女人习惯每天愁眉苦脸,小小的事情似乎就引起烦躁不安、心情紧张。孩子的成绩不好,会令她一整天忧心,先生几句无心的话会让她黯然神伤。她说:“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会在我的心中盘踞很久,造成坏心情,影响生活和工作。”有一次,她有个重要的会议,但是沮丧的心情却挥之不去,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庞,竟然无精打采。她打了电话问朋友,“该怎么做?我的心情沮丧,我的模样憔悴,没有精神,怎么参加重要的会议?”

朋友出主意给她:“把令你沮丧的事放下,洗把脸把无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饰一下仪容以增强自信,想着自己就是得意快乐的人。注意!装成高兴充满自信的样子,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很快地你就会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她照着去做,当天晚上在电话中告诉朋友说:“我成功地参加这次会议,争取到新的计划和工作。我没想到强装信心,信心真的会来;装着好心情,坏心情自然消失。”人要懂得改变情绪,才能改变思想和行为。思想改变情绪会跟着改变。经常培养好心情,认清坏心情的背后,一定有不少消极思想和情绪,要把它扫地出门。

这里有几则“砍”掉坏情绪的小窍门,不妨照做:

多读励志的书,它能给我们许多改变情绪的方法。

注意我们的仪容。挺直身子,抬起头来,衣着更要端庄。

萎靡不振的表情,是招惹霉运的根本原因。

学习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在紧张时给自己松弛的机会,如运动、静坐、旅行等。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艾克曼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要受试者装出惊讶、厌恶、忧伤、愤怒、恐惧和快乐等表情,却发现他们的身心跟着起了变化。当受试者装作害怕时,他们的心跳加速,皮肤温度降低等等,表现其他五种情绪时,也有不同的变化。我们怎么装,心情就怎么改变。确实,即使你装作快乐,忧伤也会离你而去。

舍弃眼前的诱惑

才有最后的辉煌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菜根谭》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常遇到要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的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地权衡轻重得失,以决定牺牲的分量和等级。

为了工作,我们可以牺牲娱乐;为了孩子,我们可以牺牲睡眠;为了保全生命,我们可以抛弃身外之物。但是当我们遇到比生命更宝贵的事物时,则不得不牺牲生命。如果不懂得这一道理,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1846年10月,多纳尔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他们被困在关口里。40天后,有一半的人陆续死于饥饿和疾病。

最后,终于有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他们在徒步可以到达的范围之内,很快就到达了一个村庄,并带回一个救援队,使其他幸存者得以获救。

你是否觉得好奇,在面临饥饿和死亡的状态下,他们为什么等待了40天,才决定放弃那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冒险出去求援?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意放弃身边的财产。

他们曾试图把马车和财物拖走,结果搞得筋疲力尽却徒劳无功,只好作罢。就这样任由大雪围困在关口,直到耗尽所有的食物和供给。

想想看,我们是否也经常陷入这种“关卡”呢?由于害怕失去既有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多少人放弃了新工作的挑战,宁可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虚度数十年的光阴。当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积越多的包袱和负担——财产、名位、习惯、人际关系、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不断地增加,于是更加依恋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由于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多少人不愿意冒险、恐惧突破,不敢离开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致平凡无趣地走完一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可留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走进陌生的天堂。为何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困在无形的牢笼内,而无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纳尔关口”的原因。

《左传》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现代医学又早已证明,吃太饱、喝太足会让人萎靡不振。至于那些整日贪图享受的人剩下的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他们的血管已经被堵满,身体已经被掏空。

大名鼎鼎的日本东芝公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不良记录,当时经济萧条,日本局势风雨飘摇,偏偏这时,东芝公司高层的某些人不思进取,整日困于酒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业绩一落千丈。高层的行为影响全公司,整个东芝一时弥漫着一股奢靡腐朽的死亡气息。

土光敏夫改革东芝的主要手段便是“撤其酒食”,强行命令下属戒掉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恶劣风气。东芝由此才又慢慢走上正轨。

此事非常值得中国企业与企业家借鉴,很多人在赚了一笔小钱后马上就去挥霍享受,而没有远大的计划和抱负。不改掉这样的习惯,必无大成就。

固执的人不会明白事理,

狂妄的人不会通情达理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孔子

子贡是孔子门中的恃才自傲者。他学识渊博,反应敏捷,口才出众,自以为是个全才,也非常希望像宓子贱那样,让孔子肯定为君子。孔子知道子贡有辩才又能尊师,认为子贡以后必成大器。但是他又看到子贡善辩而骄、多智少恕,只能称得上是一块瑚琏。瑚琏是宗庙的一种用来盛粮食的贵重华美的祭器。孔子借此比喻子贡还没有达到高级别的“器”,还需要继续加强修养。

恃才自傲者通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只要有机会标榜自己,就会抓住不放地大吹大擂、口出狂言,常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感觉,仿佛周围人都是一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全不把他们放在眼下。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狂妄”。

狂妄与骄傲不同。骄傲通常是对自己的长处自吹自擂,自高自大。尽管骄傲也有夸大的虚假成分,即夸大自己的长处,把自己说得花好桃好,但绝不会夸大到肆无忌惮、恣意妄为的程度,也绝不会达到口出狂言、放肆无礼的程度;而狂妄则是骄傲的极端,完全是目中无人,得意时忘形,不得意时照样忘形。

祢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很有才华,但也很狂妄。当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急欲招募一些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祢衡有才,就想将他招为自己的属下。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不仅不肯来,还说了许多不敬的话。曹操知道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爱惜他的才华,就没有杀他。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便强令他到自己的麾下做一名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就让祢衡击鼓,并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青衣小帽。当祢衡穿着一身布衣来到席间时,侍从官大声呵斥:“你既是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

祢衡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曹操在整自己,于是不慌不忙地脱了外衣,又脱下内衣,最后就当着满堂宾客,一丝不挂地裸身而立,然后才慢慢地换上曹操为他准备的鼓吏装束,击了一通《渔阳三弄》。曹操再三容忍,始终没有发作。

曹操并没有死心,又一次备下盛宴,要召见祢衡,并准备好好款待他。可狂傲的祢衡并不领情,还手执木杖,站在营门外大骂。看到这样的情况,曹操的属下都要求曹操杀了他,曹操这一次也很生气,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只得说:“我要杀祢衡,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只是因为这个人有点虚名,我如果杀了他,天下之人定会以为我不能容他。不如把他送给刘表,看刘表怎么处置他吧?”

刘表当时正做荆州的太守,他很明白曹操的意图,就是想借他的手除掉祢衡。他也不愿落个杀才士的恶名,不得已,只好将祢衡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可不像曹操、刘表那样有心计,他的脾气很暴躁,也不图那种爱才的美名,碰到像祢衡这样的狂妄之人,自然是水火不容。

一次,黄祖在一艘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出言不逊,黄祖呵斥他,祢衡竟然盯着黄祖的脸说:“你整天绷着一张老脸,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呢?”

黄祖可没曹操那样的雅量,一气之下,便将他斩首了。这就是祢衡狂妄的最终下场。

如祢衡一般狂妄的人,在历史上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杨修,是有名的聪明人,但最终落得让曹操“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的悲惨结局,究其原因,乃是“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空负聪明而无智慧;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聪明人,但他对为臣之道很不精通,缺少政治智慧,最后落得功成身死。

有些错误是在无知中产生的,还有些错误是由骄傲自大引发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所以,即便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也不应该自鸣得意和沾沾自喜。

不论是属于意外的幸运,还是经过长期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心中充满巨大的快乐,以至于一时间欣喜若狂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中还有什么比成功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呢。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一次成功,从此就一直这么欣喜若狂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处显耀自夸,总是表现出一种优胜者的得意忘形和骄傲自满,人们虽然不至于说他是疯子,大概也绝不会敬佩他,而只会鄙视他。

如果自鸣得意只是一种优胜者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能以此感觉不停顿地勇敢向前进击,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可以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功。但是一般来说,不谦虚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感觉控制在这个境界。恰恰相反,他只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而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乏“狂妄”者:他对工作和学习都不怎么踏实,工作学习的成绩当然也就比不过那些工作和学习努力踏实的人。但他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总认为別人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多,所以成绩比自己好,对別人取得好成绩非但不服气,反而硬要“狂妄”地认为自己就是比別人强。这种“狂妄”,是完全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狂妄”,是完全不理智也不现实的“狂妄”,其实质就是“极端盲目的自高自大”。这种“狂妄”无论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不会有任何好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狂妄”者还确实不少,它不但给“狂妄”者自身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狂妄”者周围的人群和团体乃至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这种“狂妄”之危害如此,肯定是要不得的,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不应该有它的位置。

欲成大事,则遇事多思考,全面分析问题,不可自恃聪明,不可轻视每一个对手,不可错过每一个细节,不可放过每一个机会。

面向未来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那位学识渊博的浮士德所大声宣称的“我永远不能满足自己”,就是一句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誓言。海德格尔的超越理论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他在竭力张扬“亲在”,即“人生在世”、“在世界之中”的前提下,对自我的必然被超越、自我如何被超越做出了深刻的思辨,概括了超越的三条途径——实际上是超越的三个方面,即超越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放在这样一个不断被拷问、不断被超越的境地,我们就会迎来“一个比一个更美丽动人的自我”,使我们的生命总是呈现为一种全新的状态。这样,一切自鸣得意,骄傲自满和高人一等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最后不得不在谦逊中找回自己的坐标。

自藏风头保平安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莎士比亚

大凡隐居,或身处长街闹市之中,与引车卖浆者为伍,或退居山野林泉,与田夫野老为朋。总而言之是脱离官场,不预朝政。还有一种隐居,名在官场之中,身有隐逸之闲,白居易把这种方式称为“中隐”,他还专门写了一首题名为《中隐》的诗,描述了这种隐居的特点与乐趣:

大隐居朝市,小隐入丘樊,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白居易晚年,摆脱了繁杂的政务与朝廷中的党派纷争,称病东归,挂了个“太子宾客”的虚衔,退居洛阳。洛阳在唐朝被称为东都,保留有一套与中央朝廷大致相同的行政机构,用来安排一些年老退休的官员。这些人,有官名,拿官俸,却无官责,不插手具体行政事务,终日优游林泉,饮酒赋诗,过着和隐士差不多的生活。

大隐也罢,小隐也罢,都不免有耕种劳作之苦,衣食饥寒之忧,唯有中隐,完全没有真正隐士的那份艰辛,却有着隐士们的逍遥自在,真是一种最美妙的隐居方式。

不过这种“中隐”,也不是白居易的发明,三国时代,东吴的陆喜就曾提出过避祸的两种方式:“沉默其体,潜而勿用者,第一也;避尊居卑,禄以代耕者,第二也……”

历代官僚,固然害怕杀头灭门之祸,真让他面朝黄土背朝天,拿起斧头上山砍柴,驾起扁舟下河捕鱼,谁也受不了那份劳苦,于是中隐便是最好的为官之道。人们常常指责历代官场上有那么多“尸位素餐”、吃着皇粮不干事的人,在他们那一方面,却也有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我是怕犯错误呀!于是,古代中国的官场上便充斥着为拿俸禄而当官、怕犯错误不干事的阶层。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他通晓古今,博览群书,诸子百家、左道旁门,无不知晓。当他最初到长安,为了谋得一官半职而上书朝廷时,竟用了三千枚竹筒,需要两个人勉强才能抬得动,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汉武帝颇赏识他的才华,经常召见他,并赐他酒肉。

可他自入朝以后,对国家大事再也无所建白,反而表现得十分贪鄙。每次赐宴之后,便将剩下的肉揣在怀中带走,皇帝赏赐给他的绸缎,他也连背带扛,全部席卷而去,然后以这些财物,在长安城中娶个漂亮女子,可每娶一妇,只过一年便要离弃,还要从女子那里索回原先给人家的财物,然后再娶一个。

朝中大臣对他颇不以为然,尽称呼他为狂人,并指责他道:“先生仰慕古人情操,效法古人行为,读百家之言,著书立说,自以为天下无双。可先生入朝数十年,旷日持久,而官不过一名侍郎,地位不过是皇帝身边一名随从,莫非先生还有什么出色的本领、过人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吗?”

东方朔回答:“春秋战国之时,天下分裂,诸侯争霸,得到人才的国家就强盛,失去人才的国家就灭亡。那个时候,有识之士的主张能被国君所接受,计谋能被国君所施行,自己也能得到高官显位,传及后世。可如今就不同了,皇帝圣明,四海臣服,天下统一,政通人和,贤君与庸主都能安于其位。而且以如今天下之大,人才之众,哪能都得到高官厚禄呢?我能做一名侍郎,还算是幸运的呢!古人讲过:‘天下没有灾难,虽是圣人也无处施展其才能;政通人和,虽有贤人,也无处立功。’我不过与世浮沉罢了,古时有人避世于深山之中,我呢,却避世于朝廷。既然宫殿之中也可以全身免祸,我又何必藏身于深山茅屋之中呢!”

东方朔的做法是不能令人苟同的,但他的一些见解却颇有见地。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列国纷争时代,是一个急需才智之士的时代,那时国君们也都显得大度,能包容,敢用人。而在国家安定、天下和平的时代,有才有志之士却不能过于崭露锋芒,而是藏头缩尾,隐居避世,这大概是由于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国君们的心态有了变化的缘故。东方朔不同于范蠡、张良,既不浪迹江湖,也不求仙学道,而是以朝廷为山林,隐身于官场之中,他成功了。在汉武帝那个酷吏横行的时代,他得以全身避祸,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不贪高官,不出风头,自藏锋芒,与世浮沉。

君子才华勿太露

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老子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我知,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人便言语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都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无此时,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挞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的先干涸。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隋代薛道衡,十三岁便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做内史侍郎。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炀帝看了颇不高兴,说:“不过文词漂亮而已”。因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道衡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便下令把道衡绞死了。天下人都认为道衡死得冤枉。他不正是太锋芒毕露遭人嫉恨而命丧黄泉的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庄子》中提出“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最佳办法。

南朝刘宋王僧虔,是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中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纪很轻的时候,僧虔就以善写隶书闻名。宋文帝曾看过他写在扇子上的字,赞叹道:“不仅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当时,宋武帝一心想以书法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出自己的真迹。故而,常常把字写得很差,因此也平安无事。所以有才华的人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

在洛阳有一位男子因与人结怨而处境困难。许多人出面当和事佬,但对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只好请郭解出面。为排解纠纷,郭解晚上悄悄地造访对方,热心地进行劝服,对方逐渐让步了。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为对方的转变而沾沾自喜,但郭解却不同。他对那位接受劝解的人说:“我听说你对前几次的调解都不肯接受,这次很荣幸能接受我的调解。不过,身为外地人的我,却压倒本地有名望的人,成功地排解了你们的纠纷,这实在是违背常理。因此,我希望你这次就当作我的调解失败,等到我回去,再由当地有威望的人来调解时才接受,怎么样?”这种做法实在是异于常人,细想起来真是一种使自己免遭众人嫉恨的明智之举。既保护了自己,又留下了为人称道的美名。谁能说郭解不是大智之人呢?比较起来,那些极力显示自己才能的人,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老子·洪德》章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交往,锋芒切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猜忌,避免功高盖主,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对国对家对人对己都有真正的用处。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据《庄子》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君子有三戒: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

“君子有三种戒忌:少年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孔子说的一段话,在此他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的慎戒提出了训告。

“欲”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有“欲”,生命才得以发展与完善。从这方面说,“欲”之于人的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为了让生命能更好地发展,人在本能上又具有张扬生命正当之欲的力量和主动抑制有害之欲的意志,所以,人是朝着美的规律建构自己的人生。孔子的“三戒”之说,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也是人身体、性格规律的总结。少年之时,身心各方面的发育都没有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主要在戒“色”。孔子这里讲的“色”指女色,男女的性关系和性行为。为什么少年之时要戒色呢?因为少年之时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精力和时间应放在学习上。如果过早的沉迷于女色,必定会对学习学业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到了壮年,古人以三十岁以上为壮年,身体各方面都发育成熟,此时精力旺盛,生命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好使气、逞能、称雄,有的人往往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好,就大打出手。结果盛气过后,是伤害,是后悔,是不可挽回的损失。还有的人在事业上运用不正当的手段与对手竞争,并处处打击他人。结果不但自己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将对手打倒。古往今来,这类教训实在太多。故壮年之时,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忍耐,不冲动,不感情用事。

到了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逐渐衰老、退化,为了健康起见,戒之在“得”。为什么戒之在“得”呢?因为人到了老年应该是该经历的经历了,该得到的得到了,有如平静的大海。比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有的人年轻时候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却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对权力、事业更是舍不得放手。

《官场现形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当过官的老人,做官上了瘾。久病在床,早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可是在病危的时候还要过把官瘾。临死时躺在家里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在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仆人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念道:“某某官长驾到!”另一人说:“老爷欠安,挡驾”。这样演习了几遍他才合上了眼睛。

还有一个老先生,他很有钱,并且偏爱美钞。每天睡觉前,他都要打开保险柜,拿出美钞来数一遍,才能睡着。

由此可见,老年人“戒得”的修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岂止是为名为利而已。

我们都知道,生命的成长虽然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它会呈现一个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青少年的成长关键在于高处不胜寒,最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师长的理解。所以青少年的学习关键应是立志向学,要能珍视生命,展现活力、追求卓越。

中年人的成长关键在于无怨无悔。为了家庭,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恨;为了事业,即使奔波劳累,也在所不惜。所以,中年人的成长关卡在于不为名利所惑,并把事业当成乐业。

人过中年,就会突然明白许多道理:不能爱的不要去爱;不该想的不要去想;不可求的千万莫强求;不要说的坚决不说;不会来的永远都不会来。

人过三十,也会变得越来越实际。不温不火成了性格的内里,不急不躁成了生活的外观。中年人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很多人都会这样说:中年是理智的年龄。宗白华先生云:“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培根也说:“感情炽热而情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

老年的成长关键在于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的学习关键在于多闻少言,要能多一份修为,少一份炫耀。因此,老年人要舍得,能舍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待纷繁世事。

人生活在社会里,要无欲无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的确很难找到答案。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恬淡虚无”。“恬淡”是指内心安静;“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只有心无杂念,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皆有所愿”。

俗话说:知足常乐。过于追求荣禄得失,贪图名利富贵,就会永无满足的时候,心里永远也就不能平静,就会徒增烦恼。因此,孔子提出的人生三戒可做“恬淡虚无”的处世良方了。

要做到“恬淡虚无”并不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素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心境难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行为,就会达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人生境界了。

人生有三重境界,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对于孩子来说的。因为孩子从认识这个世界开始,就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和习惯,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这是什么,不会故意认错。这就是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群成年人在举行智力竞赛,主持人出了“7 5等于几”的题目,大家都在想,既然是智力竞赛,就绝对不会出这样简单的题目,结果谁也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这时,一个小孩子站起来说等于12,人们都向他投去惊疑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想得太多了,以至于错过了抢答的机会。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以致出现了许多现代版的“指鹿为马”的故事。甚至有的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沐浴在这水,又想着那水更纯净,因此欲壑难填,永远都不满足。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活得很累,其实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就行,何苦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重境界是对老年人说的,因为老年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后,心态已经变得随和平淡,对事物的得失也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了。有的人在退休以后,开始反省自己的前半生,总结自己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为了实现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最后却失去了诚信。

生命是个过程,就像一条河流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景致。孔子的“三戒”说是对生命之树共性的概括,个性的具体描述,体现了哲人的智慧。

有这样一段处世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和处世了。

能输得起,才能赢得彻底

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拉伯雷

人生亦忌恋战。有些事,大局既已无望了,就要赶快放弃,另谋出路,不可空耗自己,不可空耗一生。有的人碍于面子,而即使注定失败却不愿意认输。

抛弃虚荣心,哪怕降到低一档的地位上,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干出更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不做可有可无的人,应是人的基本品格。所以,人要懂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学会认输。

学会认输,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学会认输,就是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学会认输,就是学会承认失败,学会选择与放弃。

用美国投资家贺希哈的话说:“不要问我能赢多少,而是问我能输得起多少。”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贺希哈17岁的时候,开始自己开创事业。他第一次赚大钱的时候,也是他第一次得到教训的时候。那时候,他一共只有255美元。在股票的场外市场做一名掮客。

不到一年,他就发了第一次财,赚取了16.8万美元。他为自己买了第一套像样的衣服,在长岛买了一幢房子。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休战期来到了,贺希哈聪明得过了头,他以随着和平而来的大减价的价格,买下了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结果却受到了欺骗,只剩下了4000美元。这一次,他学到了深刻的教训:“除非你了解内情,否则,绝对不要买大减价的东西。”

但是他并没有被失败打倒,后来,贺希哈放弃证券的场外交易,去做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开始,他和别人合资经营,一年以后,他开设了自己的贺希哈证券公司。到后来,贺希哈做了股票掮客的经纪人,每个月可以赚到20万美元的利润。

1936年是贺希哈最冒险,也是最赚钱的一年。早在人们淘金发财的那个年代,成立了一家普莱史顿金矿开采公司。这家公司在一次火灾中焚毁了全部设备,造成了资金短缺,股票跌到不值5美分。有一个叫道格拉斯·雷德的地质学家,知道贺希哈是个思维敏捷的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贺希哈听了以后,拿出2.5万美元做试采计划。不到几个月,黄金就挖到了——仅离原来的矿坑25英尺。这座金矿,每年给贺希哈带来250万美元的净利润。

贺希哈懂得认输,输得起,所以才赢得彻底。有的人认为认输很难做到,其实,认输之所以难做到,是因为它看起来就是承认失败。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强者是不认输的。所以我们常被一些高昂而英雄的光彩词语所激励,以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意志坚持到底,永不言输。

是的,人需要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勇气。但是,奋斗的内涵不仅仅是英雄不言败、不屈不挠和坚定不移,还包括修正目标、调校方位。

在死胡同走到底的并不是英雄,死不认输只会毁掉自己。这种人连自己的心结都没有胜过,怎么可能成为强者,成为英雄?

人活着有时需要学会认输。认输就是适时的放弃,放弃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机会获得成功。